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尹建莉: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嗎?

尹建莉: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認爲,在家庭生活中,需要有一個“讓孩子怕的人”,這樣才能管好孩子……真正的權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如果家庭中“一定要有個怕的人”,說明同時也有“不怕的人”,那麼孩子就很難建立平等的公民心態,很難學會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

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嗎?

我最近看了一本家庭教育的書,還是一個像您一樣的教育專家作序推薦的。雖然還沒看完,但是書上寫的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已經讓我產生了很多疑問。比如書中提到的“父母要樹立必要的權威”,認爲對孩子要“立規矩”,不能與孩子“抱平等理念”,等等,這些好像和您的觀念不太一樣。

孩子要尊敬父母,我是認同的,但我認爲父母沒必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可是周圍也有很多人在說,“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這對嗎?我有些迷茫了,懇請尹老師指點。謝謝!

很欣賞你的獨立思考精神,你沒有把書籍當作標準來不假思索地接納,沒有把“專家”當作權威去崇拜,而能夠對自己感覺有問題的觀點提出質疑,這真是令人讚賞。

每個人都需要這種思辨力與批判精神,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開卷有益”。現在很多家長對一些所謂的專家和書籍盲目膜拜,對一些錯誤的觀點不加辨別地接納和吸收,使自己走了很多彎路,甚至是誤入歧途。因爲現在很多圖書是七拼八湊出來的,尤其家庭教育類圖書,由於沒有行業標準,市場又好,粗製濫造的東西就大量涌現,很多書只是在賣一個書名,內容卻非常不堪。尤其有不少“專家”,知識結構單一,理論水平及實踐經驗都捉襟見肘,無法對某個問題融會貫通,卻急於拋出自己的觀點,於是靠製造僞概念來抓眼球。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某些高學歷的家長在育兒過程中犯的錯誤卻是非常低級。他們確實“學習”了,但吸納的卻是糟粕。比如紅極一時的“虎媽教育”,它以“耶魯教授”“哈佛大學”“中國傳統教育”等這樣一些精緻的賣點來兜售最低劣的觀點,誘使很多家長施行嚴厲教育,這真是把人往溝裏帶。

尹建莉: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嗎?

所以識別出哪些書和觀點是有價值的,哪些是垃圾,也成爲家長必修的基本功。這個鑑別能力不是簡單的文憑高低可以決定的,而需要智慧的頭腦。智慧沒有“畢業證”,卻比學歷證明更加能夠左右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智慧有高低,鋪就它的臺階是真誠、善良、愛、學習,而不是名利、攀比、競爭、自以爲是等這些東西。當然,還是要廣泛閱讀,畢竟大多數的圖書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書讀得多了,你自然就有了鑑別力,知道哪本書值得反覆讀,哪本書是垃圾。就像古玩市場上的行家必定是經過經年累月的實戰,才能練就一眼看過去就能鑑定真假的功力一樣。閱讀鑑別力也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當你的鑑別力足夠成熟時,說明你已從書中獲得了許多的正面滋養。

回到你的問題上,父母的“權威”不是靠立規矩、強迫孩子服從來確立的。那樣樹權威,本質是成人恃強凌弱、以大欺小,可能會獲得孩子表面上的“順從”,卻會讓孩子在內心更鄙視你,甚至埋下仇恨和怨毒的種子。

你說得很對,真正的權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尊重孩子,給他與自己無異的自由。當孩子從父母這裏獲得充分的愛,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當他遇到問題時,總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幫助,他自然會對父母表達出依戀和信賴——父母的“權威”就這樣出現了。親子關係也可比作國王和民衆的關係。當國王視民衆是和自己一樣的人,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帶路者、協調者的角色,他就會真誠地尊重民衆,民衆在這個國度裏就是“公民”,這樣的國王內心是強大的,他通過魅力讓人崇拜;當國王視民衆爲低他一等的凡人,而自己則全知全能得像神,把自己凌駕於民衆之上,他就會通過貶低民衆來刻意樹立權威,民衆在這樣的國度裏就是“賤民”,這樣的國王內心其實極度羸弱,他通過強權讓人害怕和屈服。當民衆不堪忍受的時候,這個國王的末日也就快到了。

說到這裏,你就知道,“孩子一定要有個怕的人”這種說法是多麼可笑又可悲,它是虛弱又不成熟的成年人簡單粗暴地對待兒童的一個說辭,一個藉口。我們希望孩子活得像“公民”,而不是“賤民”,就不要讓孩子在家中感覺自己是一個被統治者。在家庭中被尊重的人,到外面纔有尊嚴。如果家庭中“一定要有個怕的人”,說明同時也有“不怕的人”,那麼孩子就很難建立平等的公民心態——他一方面是“怕的人”面前的臣子,另一方面是“不怕的人”面前的國王,既卑躬屈膝又頤指氣使。這兩種身份會帶出去,帶到幼兒園,帶到學校,帶到工作單位,帶到社會上。這就是爲什麼很多孩子家裏家外兩個樣,或一方面膽小怕事,另一方面驕縱蠻橫。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