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要讓孩子學會宣泄

要讓孩子學會宣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要讓孩子學會宣泄

渲泄是指人的不滿情緒、心中的積鬱得到疏散和吐露。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充分肯定了情緒渲泄對維護心理健康的價值。他認爲當人有情緒時,講出一切來,能夠減輕精神上的症狀。所以,讓幼兒有機會通過言語的或非言語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就能減輕他們精神上的壓力,而這種精神壓力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變成精神創傷,一輩子刻印在心中。美國心理學家馬考貝認爲幼兒的行爲是缺乏思考的,衝動性是幼兒行爲的主要特點,尤其是嬰兒期和幼兒初期,幼兒的情緒完全表露於外不加以控制和掩飾;到了幼兒晚期,幼兒在對情境經過認真考慮的基礎上可以使情緒表現得比較恰當。但總的說,幼兒對個人情緒渲泄的認識水平和評價水平都不高,因而他們還不能根據場合合理地渲泄情緒,而不正確的渲泄方法對他們的危害也是無處不在的,它會助長急噪不安、倔強、無理取鬧的壞脾氣,在性格方面還會產生自閉症、退縮、缺乏信心等,甚至會造成侵擾其他幼兒,含怒不言,自傷等現象。不良的渲泄更會影響他人的生活及集體的規範。可見,幫助幼兒很好的渲泄,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確實是十分重要的。

 一、 提高認識水平,進行情緒疏導

幼兒情緒反應的強度和持久度,在一定程度上

取決於他們對觸發情緒反應的情境的理解、認識和評價,而且對於同一情境或刺激,不同的幼兒可以產生很不一樣的情緒反應。有一次,我班的戚子晗和馬俊傑爲了爭奪一個玩具發生爭吵。他們雖然同樣受到了我的責備,但反映迥然不同:馬俊傑只是不快地低下了頭,而戚子晗頓時面紅耳赤地指着馬俊傑的臉大聲說:“都是你,讓我被老師說,這本來就是你的錯,嗚-------”說完竟嚎啕大哭起來。我想,戚子晗會發生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對自身錯誤缺乏認識,對老師責備不能忍受的緣故。於是,一方面我遇到他做錯了事,儘量不去責備他;另一方面,我多次幫助他認識老師的責備是善意的,如果碰到不滿意的事或者哭呀鬧呀的時候,只要老師一提醒就應該停下來,老師對於改正錯誤的小朋友仍是喜歡的。通過多次交流,他漸漸提高了認識。打那以後,戚子晗的不滿情緒一發作,我就提醒他,他渲泄的強度在不段減弱,時間也在不斷縮短。

幼兒的攻擊性行爲較爲普遍,如果排除其他原因,則可把某一些攻擊性行爲歸結爲是幼兒情緒渲泄的一種表現,當然這是不良的渲泄。那麼這不良的渲泄又來源於何處呢?經過觀察發現,幼兒在其意願沒有得到實現或者顯得無聊等等時,都會出現這種現象。這類

幼兒的脾氣往往比較暴躁,而且一觸即發。我班的陳哲第小朋友個性強,喜歡玩皮球,可老是拍不好,每次屢遭“失敗”後他就會頓時顯出一副悻悻然的樣子,隨後就順勢推一下,打一下身邊的同伴轉身就走,同伴霎時被無緣的一擊給激怒了,於是難免引起一場糾紛。遇到這種事,我就對他進行情緒疏導,幫助他克服因情緒波動而產生的壞脾氣。我用“移情法”讓他多想想:“如果你被哪個同伴突然欺侮會怎麼想,怎麼做?”於情於理讓他設身處地體會到自己的錯誤,然後,再跟幼兒們一起討論:“玩皮球老是拍不好怎麼辦?”小朋友們爲陳哲第想了很多辦法。我邊表揚他們邊說:對,以後碰到不高興的事可以自己想想也可以請小朋友幫忙想想辦法,通過教育陳哲第,他也真的冷靜地想了,也真想了不少自我控制的辦法,並把辦法說了出來:我請別人來教我;我待會兒再玩,我先去踢足球,我想可能我玩累了,我休息一下再玩,等等。在不間斷的疏導過程中陳哲第漸漸明白瞭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既提高認識水平,又能使幼兒明白道理,分清是非,一旦正確的認識在他們的大腦中形成,當內心滋生不滿情緒時,就能起到指導行爲,緩解情緒,控制渲泄強度的作用,長此以往,幼兒的不良發泄將會有所改善。

二、 進行暫時隔離,重在自我發現

幼兒對於觸發情緒反應的情境的認識和評價可通過種種學習方式,如模仿、嘗試錯誤、條件反射等獲得。日常教育中可見,當幼兒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發脾氣,而成人爲了讓幼兒不發脾氣或生怕幼兒的心靈受到傷害則一味遷就。顯然,這是不行的。因爲這樣做,有意無意地起到強化幼兒無理取鬧的作用,使幼兒的不合理要求越來越高,發展到嚴重時,稍遇不順心的事就會出現呼喊、腳踢、打滾等暴怒現象。由於家庭教育的缺陷,幼兒在家中形成的、不良的表達情緒的方式方法會在幼兒園中表現出來,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對此,我採取“暫時隔離法”,以使幼兒的情緒更好地、更快地平靜下來。

記得帶小班時,我班的李盛小朋友適應能力較差,稍有不順心就會在教室裏大叫。這類幼兒的行爲表現,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情緒的牴觸性,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他想用叫聲引起老師的注意,向老師發出要求關注的信號,然而卻大大影響了幼兒的集體生活。碰到這種情況,我就請李盛暫時離開集體到教室的外面,並提醒他,在教室裏大叫已經影響了別人,現在老師同意你在外面叫,待會兒再進教室,既然老師同意你叫,就不會批評你。這種“暫時隔離”一開始效果不明顯,李盛在教室

外面仍舊大哭大鬧,但二、三次下來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叫聲並不能起認識作用,特別是他觀察到自己在叫時,老師和小朋友們“看都不看自己一眼”,於是他覺得這種叫的方式沒意思了。經過多次、反覆“脫離現場”後,老師和小夥伴等促使他“叫”的強化物在他的腦海中消失了,他現在已經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地交往了。當然,這種“暫時隔離法”要小心使用,只能針對某一些幼兒,而且每一次時間不應過長,隔離的環境應適當地避免其他刺激物。

三、 培養廣泛興趣,轉移不良情緒

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各種活動,廣泛地與他人特別是同齡幼兒交往,是讓幼兒學會積極的情緒渲泄的又一種有效方法。尤其要教育幼兒在出現不良情緒時,不能將自己長時間地束縛在引起自己不滿的地方或活動上,要讓他們學習運用轉移的方式消除不良情緒,真正懂得在遇到挫折或衝突時,不能將自己的思想陷入引起衝突或挫折的情緒之中,而應該儘快地擺脫這種情境,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其他活動中去。記得有一次,我帶孩子們玩“滾地雷”的遊戲。在第一批孩子中我請了孫家樂。看得出孫家樂是非常喜歡這個遊戲的,可惜的是第一個回合孫家樂就輸了,他急得要哭出來了。我卻笑着對他說:“孫家樂,你最愛講故事了,待會兒遊戲玩了,老師就請你給小朋友們講個故事好嗎?”他使勁地點點頭。遊戲完後,當我看到孫家樂正有聲有色地給小朋友們講故事時,我心裏樂了,因爲他不再爲“輸”生氣了,我的“興趣轉移法”“贏”了。這種“興趣轉移法”不僅使幼兒的情緒得到良好的發泄,,還能使幼兒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

四、 充分理解孩子,允許向“我”渲泄

幼兒在遭到衝突或挫折時,往往會將事由或心中的不滿感受告訴老師,以尋求同情和安慰。幼兒經常性的“告狀”曾在幼教界引起過一定的議論。其實,這種以尋求支持的方式應付心理壓力的策略,對於幼兒來說是可以理解的。它不僅體現了幼兒對老師的信任,同時也是幼兒消除心理鬱積的常用方式。在幼兒面對教師渲泄時,如果教師處理得不好,或批評,或不在意,那麼以後

幼兒會不知不覺藉助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應付各種不良情緒,擺脫情緒的困擾。如自我壓抑,向他人投射等。在這方面我是有教訓的。記得剛帶班時我的教育經驗不足,經常對於孩子的“投訴”“報告”不予重視。一天,張雨宣哭着說:“老師,彭譯偉把我的畫全撕了。”我氣急敗壞地找彭譯偉問個究竟。她理直氣壯地說:“上次她把我的紙撕了。”我這纔想起上次我確實敷衍了事地解決過那件事,使她在心理上、情緒上一直不能平靜,因而產生了這次不良後果。打那以後遇到幼兒“投訴”,我就認真地瞭解孩子“告狀”的內容、狀態和情緒反映。我仔細地聽,公正地評價,正確地引導,穩定“告狀”幼兒的情緒,傳遞“老師理解你”的信息,從而營造一個老師支持你,“讓你渲泄”的氛圍。

五、 設置“衝突”情境,給予“補償”教育

通過設置衝突的情境讓幼兒自己感受並給予補償性的教育,也是引導幼兒正確選擇與社會行爲規範相一致的渲泄方式的有效教育方法。教師對於幼兒表達的情緒體驗、感受,不應枉加批評或評論,而要通過設置“衝突情境”教會幼兒表述自己的感受,討論和商量出合理解決的辦法來。在衝突情境出現後要讓幼兒自己進行評論,並學會尋找解決矛盾、讓衝突雙方都高興的對策,讓幼兒通過討論,自覺的,心悅誠服地按照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去做。經過多次“情境衝突”的討論,幼兒是可以學會怎樣更好地渲泄的。

我曾組織全班幼兒討論過一個話題,這個話題的自我“衝突情境”是:“小明非常需要一雙溜冰鞋,但爸爸忘記了給小明一雙溜冰鞋的許諾,小明心理很生氣,小明於是怎麼樣,他會怎麼做?”在討論中有90%的幼兒說:小明會失望、不滿、氣憤;80%的幼兒認爲小明應該與爸爸大吵大鬧,不理睬爸爸等。可見對幼兒進行情緒渲泄的補償性教育需要多次反覆纔能有效。“補償教育法”既合乎情理,又能使幼兒接受。

六、 引發積極情緒,培養良好性格

積極的情緒是防禦外界環境或機體內部不良刺激困擾的有力屏障。通過對本班幼兒的調查研究,我認識到:性格活潑開朗的

幼兒大都能把握好自己的情緒,即使想要釋放心中的不滿,也會選擇較爲合理的渲泄方式;而抑鬱、孤僻的幼兒則反之。性格活潑的幼兒大都交往能力較強,接觸的面又廣,對自己充滿信心,遇到不順心的事,他們會尋找各種方法來調整自己的情緒,而抑鬱、孤僻的幼兒常常遇事無主見,膽怯,退縮,一有不順心的事就無法控制。我班劉家琪是一個性格較爲內項的孩子,平時很愛哭,連不會繫鞋帶、小椅子找不到也要哭,而且那哭聲有一發不可收之感。對於她,我除了給心靈上的撫慰外,還努力引發她的積極情緒。我常常對她說:“劉家琪,你笑起來最好看了。”平時一有進步(遇事不哭)我就表揚她,後來,她改掉了老是哭的壞毛病,在班級裏她也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認可,於是她笑得更歡了。

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幼兒總會有各種各樣情緒產生的,作爲教師,我很希望他們痛快地釋放和表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幼兒是一個有多種需要特別是表達自己情緒需要的個體,教師應通過各種活動有意識地來幫助幼兒懂得如何對待和處理自己的各種情緒情感,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和諧的方式來表達學會與他人友善相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