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胎教知識 >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國學經典故事大全 國學胎教故事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國學經典故事大全 國學胎教故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講述了7個國學小故事。這些國學經典胎教故事有的講述典故淵源,有的闡釋人生哲理,有的表現傳統美德,大都膾炙人口、意蘊深遠。從胎寶寶起就他(她)讓感受這些經典,並伴隨他(她)的成長。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孔融讓梨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爲,心裏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

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裏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着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纔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故事點評: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啓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國學經典故事大全 國學胎教故事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木蘭從軍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數民族日漸強大,他們經常派兵侵擾中原地區,搶劫財物。北魏朝廷爲了對付他們,常常大量徵兵,加強北部邊境的駐防。

木蘭從軍講的是當時一位巾幗英雄的故事。木蘭據說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人,從小跟着父親讀書寫字,平日料理家務。她還喜歡騎馬射箭,練得一身好武藝。有一天,衙門裏的差役送來了徵兵的通知,要徵木蘭的父親去當兵。但父親年紀老邁,又怎能參軍打仗呢?木蘭沒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讓年老的父親去受苦,於是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木蘭父母雖不捨得女兒出征,但又無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蘭隨着隊伍,到了北方邊境。她擔心自己女扮男裝的祕密被人發現,故此處處加倍小心。白天行軍,木蘭緊緊地跟上隊伍,從不敢掉隊。夜晚宿營,她從來不敢脫衣服。作戰的時候,她憑着一身好武藝,總是衝殺在前。從軍十二年,木蘭屢建奇功,同伴們對她十分敬佩,讚揚她是個勇敢的好男兒。

戰爭結束了,皇帝召見有功的將士,論功行賞。但木蘭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財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馬,好讓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應,並派使者護送木蘭回去。

木蘭的父母聽說木蘭回來,非常歡喜,立刻趕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裏也殺豬宰羊,以慰勞爲國立功的姐姐。木蘭回家後,脫下戰袍,換上女裝,梳好頭髮,出來向護送她回家的同伴們道謝。同伴們見木蘭原是女兒身,都萬分驚奇,沒想到共同戰鬥十二年的戰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故事點評:木蘭的忠心、孝心和愛心,國家在危難當頭,她挺身而出,立下戰功,卻不貪圖榮華富貴,自願回家孝敬父母,這體現她寬廣的胸懷和高貴的品質。她是各忠孝能兩全的人,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國學經典故事大全 國學胎教故事 第2張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孔子學琴

一天,夕陽已經西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孔子還依然畢恭畢敬地盤坐着,一遍又一遍地彈奏着同一首曲子,興致勃勃,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他的老師師襄子對他說:“這首曲子,你已經練了足足十天了,可以再學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來,認真地說:“我雖然練了這麼長的時間,可只學會了曲譜,還沒有真正弄懂其中的技巧啊!”

好多天以後,師襄子看到孔子的指法更加熟練了,樂曲也彈奏得更加和諧悅耳了,便說:“你已經掌握了彈奏的技巧,可以再學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孔子又說:“我雖然掌握了這首曲子的彈奏技巧,可還沒有真正領會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呢!”

又過了許多日子,師襄子來到孔子家裏聽他彈琴。一曲終了,師襄子已經完全被孔子那洋溢着激情的彈奏所吸引,聽得出神入味。曲畢,才深深吸了一口氣說:“你已經彈奏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可以再學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是,孔子還是像第一次那樣認真地回答說:“我雖然彈得像點樣子了,可我還沒有體會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樣的人啊!”說完,孔子還像開始學習時那樣,一點兒也沒有厭倦,又畢恭畢敬地盤座下來,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彈奏起來。

不知又過了多少日子,孔子又邀請師襄子來驗聽曲子。孔子彈完後,師襄子對他說:“功到自然成,這次你應該知道作曲者是誰了吧!”

孔子眼睛一亮,興奮地說:“我已經知道作曲者了。此人魁梧的身軀,黝黑的臉龐,兩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此曲非文王莫屬,不知對否,還請老師指教。”

師襄子臉上浮起了微笑,激動地說:“你說的很對,我的老師講過,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文王操’。你勤學苦練才能達到如此境界啊!”

故事點評:學習不在多,而在於精。希望大家學有所專、修有所成,切莫像野牛吃草一樣,貪多嚼不爛,好像什麼都懂,但什麼都不精通。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國學經典故事大全 國學胎教故事 第3張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裏玩耍,捉迷藏。

院子裏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裏。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命了。

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馬光想了想,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了出來,裏面被淹在水裏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着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

故事點評: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沉着冷靜,鎮定自若,同時我們也應學習司馬光那種沉着冷靜,勇於救人的精神。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國學經典故事大全 國學胎教故事 第4張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年”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今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着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衆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衆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像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髮老人然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裏時,發現村裏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

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故事點評:原來我們現在過年還和“年”獸有關呢!古代的文化真是神奇呢!等小寶寶們長大啦,自己去一一探索吧!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國學經典故事大全 國學胎教故事 第5張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盤古開天地

傳說太古時候,天地不分,整個宇宙像個大雞蛋,裏面混沌一團,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東南西北。但雞蛋中孕育着一個偉大的英雄,這就是開天闢地的盤古。盤古在雞蛋中足足孕育了一萬八千年,終於從沉睡中醒來了。他睜開眼睛,只覺得黑糊糊的一片,渾身酷熱難當,簡直透不過氣來。他想站起來,但雞蛋殼緊緊地包着他的身體,連舒展一下手腳也辦不到。盤古發起怒來,抓起一把與生俱來的大斧,用力一揮,只聽得一聲巨響,震耳欲聾,大雞蛋驟然破裂,其中輕而清的東西向上不斷飄升,變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濁的東西,漸漸下沉,變成了大地。

盤古開闢了天地,高興極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攏在一塊,就用頭頂着天,用腳踏住地,顯起神通,一日九變。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隨之升高一丈,地也隨之增厚一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這時已經成爲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萬里長。就這樣不知道又經歷了多少萬年,終於天穩地固,不會重新複合了,這時盤古才放下心來。但這位開天闢地的英雄已經筋疲力盡,再也沒有力氣支撐自己,他巨大的身軀轟然倒地了。

故事點評:不要把自己時刻放在第一位,一個人不僅要有愛心,而且還要有博大的胸懷。希望小朋友們都能成爲這樣的人。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國學經典故事大全 國學胎教故事 第6張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伯樂相馬

伯樂相馬的故事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是善於辨認千里馬。

有一天,他想把自己的兒子也培養成相馬的能手。於是他給了兒子一本《馬經》,要兒子按照《馬經》上畫的圖樣去尋找千里馬。

兒子找啊,找啊,他每遇到一匹馬,都拿《馬經》上的圖樣來仔細覈對,看看與書上畫的特徵是否相符。可是每次總有些細節對不上號。

就這樣找了一年,還是沒找到一匹和書上畫的一模一樣的馬。他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去告訴父親。伯樂勸他不要灰心,叫他出去接着找。

無奈,兒子又踏上了尋找千里馬的征程。上哪兒去找呢?他撫摸着《馬經》,嘆了口氣,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兒子漫無目的地走啊走啊,心裏不停地問:“千里馬啊,你到底在哪裏呢?”

正在發愁間,一隻大蛤蟆一邊“咕咕”地叫着,一邊一蹦一跳地過來了。兒子看了半天,心下忽然“咯噔”一下:“咦,這不就是……”他大喜過望,掉頭就往家跑。

還沒邁進家門,兒子便大嚷起來:“我找到千里馬了!我找到千里馬了!”

伯樂聽了,忙奔出來問:“快說說,你找到什麼樣的千里馬了?”

兒子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我見過許許多多的馬,只有這一匹和書上畫的最像了。它也是頭顱高高隆起,眼眶深陷,背脊縮着。只是有一樣——它的蹄子卻不像。”

聽完了兒子的話,伯樂心裏明白了大半,他只得苦笑着說:“孩子啊,這匹‘馬’雖好,可是它蹦蹦跳跳的,人騎上去怎麼受得了呢?”

話音剛落,兒子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

故事點評:學習不是靠教條主義,而是通過自己的實踐,伯樂善於識別千里馬,但是伯樂想把自己的兒子也培養成相馬的高手,但是兒子完全按照教條主義去尋找,而沒有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每次找的都不對,最後伯樂的一番話讓兒子明白了,看問題時需要思考,而不是看別人怎麼做的就怎麼做,別人做的不一定是對的。很多時候我們追尋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學會觀察。

【國學經典胎教故事七則】國學經典故事大全 國學胎教故事 第7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