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國學經典故事少兒 少兒國學經典故事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國學經典故事少兒 少兒國學經典故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講述了7個經典故事。小編今天爲大家選取的這7篇國學經典折射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又體現了國學經典的深厚底蘊,讀來饒有趣味,蘊含哲理。快來讀讀國學經典故事,我們一起長知識~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鐵杵磨成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唸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閒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裏讀書多沒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着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老婆婆擡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頭繼續磨着。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爲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故事點評:一個人無論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花費一番心血。只有經過無數血汗、苦淚和功夫磨礪後,你才能成爲一個成功的人物。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國學經典故事少兒 少兒國學經典故事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曹衝稱象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名叫曹衝,曹衝的爸爸是個大官。

有一天,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隻大象有多重,於是就對手下的官員說:”你們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我想知道它有多重。”

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麼稱它?手下的官員開始使勁想,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擡起來,這可怎麼辦啊!大家都圍着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稱象的辦法。

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

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衝,大家心裏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會有什麼辦法!而且大象這麼重,他怎麼可能想到辦法稱它呢!

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衝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也想不出來。

他爸爸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曹衝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把大象牽了過來,跟着他到河邊去。他的爸爸,還有那些官員們都很奇怪,曹衝去河邊幹什麼呢?大家都想看看他到怎麼稱大象,就一起跟着來到河邊。

河邊正好有隻空着的大船,曹衝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很多。曹衝說:“在船挨着水的地方畫一條線做記號。”記號劃好了以後,曹衝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着,就往上浮起來很多。

大家看着,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裏想:“這孩子在玩什麼把戲呀,他這樣怎麼能稱出大象有多重呢?”

接下來曹衝叫人搬了很多石塊過來,裝到大船上去,搬了很多很多,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曹衝看見船上的記號到了水面,就大喊:“行了行了!不要再搬啦!”就叫人把石塊一塊塊搬下船來。

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個記號的地方,這時候,石頭和大象是一樣重的;再把這些石塊稱一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大家都說,這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衝做給大家看,大人還真想不出來呢。

所有的官員還有曹衝的爸爸都豎起大拇指說:“曹衝真聰明!”

故事點評:曹衝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孩,曹衝利用大石頭成功稱出了大象的重量,至此曹衝稱象的故事就廣爲流傳了,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讓我們的思維受限制,要多角度思考,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國學經典故事少兒 少兒國學經典故事 第2張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完璧歸趙

戰國時期,趙國得到了一塊楚國丟失的寶玉——和氏璧。

秦王聽說了這件事,也非常想得到和氏璧,便派人給趙王送了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趙王想:如果我不答應秦王,他肯定會興兵來進攻;如果我答應他,有可能既丟了寶玉還得不到城池。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正當趙王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藺相如對趙王說:“大王,請您讓我帶着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就算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也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機智又勇敢的人,就同意了。

藺相如到秦國後,秦王在王宮裏接見了他,秦王說:“天下人都說這和氏璧是世間難得的寶玉,我倒想見識見識。”藺相如用雙手把“和氏璧”遞給秦王,秦王接過來看了又看,讚歎道:“果然是塊寶玉。”說完,他又把和氏璧傳給大臣們看。

可是,過了很久,秦王始終不提割讓十五座城池的事情,這時,藺相如終於明白了,其實秦王根本不想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可是,和氏璧已經到了秦王手裏,怎樣才能拿回來呢?藺相如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計策。

藺相如走到秦王跟前,說:“大王,這塊和氏璧雖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您看。”

“在哪?”秦王趕緊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

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便迅速後退幾步,怒氣衝衝地對秦王說:“我認爲您並沒有用城池換和氏璧的誠心,現在,和氏璧在我的手裏,如果您搶,我就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說完,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就要撞向柱子。

秦王大驚,連忙擺手說:“大夫不要着急,我說過的話怎麼會不算數呢?”說完,便叫人拿來地圖,假惺惺地指着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池,都劃給趙國。”

藺相如可沒那麼容易相信秦王,他想了想,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聞名的寶貝,如果您要接受這塊寶玉,必須先齋戒五天,然後在朝廷上舉行盛大的接受儀式,到那時,我一定將寶玉奉上。”秦王見他態度如此堅決,只好答應了。

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回到旅店後,馬上讓侍從打扮成買賣人的模樣,並吩咐他把和氏璧藏在身上。隨後,侍從偷偷地走小道,連夜跑回了趙國。

幾天後,當秦王發現這件事時,和氏璧早已回到了趙王的手裏。秦王十分惱怒,可又覺得藺相如機智勇敢,是位難得的人才,便沒有扣押他,讓他回了趙國。

故事點評:我們做事情既要有勇氣也要有智慧,面對強勢,要有勇氣與之抗衡,同時做事情應當靈活,隨機應變,用機智與強勢力抗衡。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國學經典故事少兒 少兒國學經典故事 第3張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買櫝還珠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爲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爲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薰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裏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爲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裏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裏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着頭一邊欣賞着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裏。他原本以爲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捨本求末的不當取捨;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故事點評:人的眼睛只盯着那隻精美的盒子,結果卻丟掉了真正有價值的寶珠。做什麼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則就會像這位“買櫝還珠”的鄭人那樣做出捨本逐末、取捨不當的傻事來。所以說,我們應分清主次,不能取捨不當,本末倒置,喧賓奪主。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國學經典故事少兒 少兒國學經典故事 第4張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姜太公釣魚

商朝的末代君主紂王,暴虐無道,荒淫無度,驕奢淫逸,爛殺百姓。紂王手下有個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見紂王如此胡作非爲,便棄官而走,隱居在渭水之濱。

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範圍。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懷大志,求賢如渴,爲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邊“釣魚”。

一般人用彎鉤釣魚,彎鉤上掛着魚餌,然後把魚鉤放入水中,誘騙魚兒上鉤。可是姜子牙用的魚鉤是直的,上面不放魚餌,而且離開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邊高舉釣竿,他一邊釣一邊說:“魚兒呀,願意的就上鉤吧!”

在水邊釣魚的姜子牙七十歲時,巧遇在渭水河邊出獵的姬昌。姬昌同他交談,談得非常投機,文王瞭解姜尚確有真才,便讓姜尚與他同車而歸。

姜子牙入朝後,被姬昌封爲太公。姬昌曾問姜子牙:“怎麼樣才能得到天下呢?”姜子牙說:“王者之國,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國,使士富裕;僅存之國,使大夫富裕;無道之國,國庫富裕。這叫做上溢而下漏。”

後來,姜子牙連續輔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紂王的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年代最長久的周朝。

“太公釣魚”比喻心甘情願上圈套。

故事點評:運用逆向思維,有時會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比如,要達成某個目標,如果採取正常途徑,非常難;如果從目標到當前任務逆向來看,逐層分析,會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國學經典故事少兒 少兒國學經典故事 第5張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笨鳥先飛

王守仁出生在一個封建貴族家庭。他父親官至兵部尚書,但是,王守仁似乎一點兒也沒有遺傳到父親的聰明。

他5歲還不能說話,當時大家都以爲他是個啞巴,有的人還以爲他根本就是一個白癡。但是他父親不這樣看,他覺得王守仁只是生病了,他四處尋訪名醫,只要聽說哪裏有名醫,他就派人去請。到王守仁6歲的時候終於把病醫治好了。

王守仁病好之後,智力卻顯得一般。因爲小時候不會說話,也沒有讀過書,因此,比起別的小孩子,他顯得更笨拙一些。有人風言風語:“他這麼遲纔開始學說話,當然笨啦!也別指望他以後會有大出息。”

小守仁本來就覺得自己比別人笨,現在又聽到別人這樣嘲笑自己,心理更加難受。他跑到父親懷裏哭訴:“父親,別人都說我笨,我真的很笨嗎?”

父親聽了他的話說:“孩子,你不笨。爲父一定好好教你,你會有出息的。不用在乎別人的嘲笑,你自己發憤努力,爭口氣讓那些人瞧瞧,好嗎?”

有人父親的鼓勵,王守仁又有了信心。他始終記得父親曾經給他講過的“笨鳥先飛”的故事,並時時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平時讀書,別人讀一遍,他就讀兩遍、三遍,甚十遍。他抓緊時間,把別人玩耍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了。白天他認真聽先生的課,放學後,趁着還沒有吃飯或者吃飯後的時間,他一個人跑進父親的書房,認真讀書,直到家人催促他吃飯、睡覺。年年如此,從不間斷。

父親見守仁如此爭氣,心裏很是高興。他也耐心給小守仁輔導功課,有時還請一些大學者給他輔導。家裏來了客人,談論天下大事的時候,也讓王守仁站在一邊,向別人學習。母親見了也非常欣慰,更加細心地照顧他。她不僅給他收拾出一間書房,還不許別人去打擾他讀書。

就這樣,在父母的鼓勵支持和他自己的努力下,王守仁的學習成績提高很快,先生的提問,他也回答得很有主見,最後竟成了先生的得意弟子。

就這樣,王守仁憑藉笨鳥先飛、刻苦勤奮的精神,長大後,成了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

故事點評:其實,我們大家都是在同一個階梯上的,只是因爲自己想不想學習,想不想努力的願因,如果你稍稍落後於別人,你就要有一種上進的心態,去付出更多,趕上大家的腳步。只要你能努力,笨鳥也能聰明,領先起飛,飛到那遙遠的屬於他的世界。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國學經典故事少兒 少兒國學經典故事 第6張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時代,有一名琴藝十分高超的樂師,名爲俞伯牙。伯牙有一位特別瞭解他的朋友,名叫鍾子期。

一天,伯牙彈琴給鍾子期聽。伯牙小時候曾拜名師學琴,琴藝原本就很棒,長大後,他開始自己作曲,琴藝又大大提升。凡是聽過他彈琴的人沒有一個不讚嘆不絕。但是很少有人能每次都準確地道出伯牙彈琴的心意,而唯獨鍾子期可以做到這點。

一日,俞伯牙坐在高山之上彈奏《高山流水》這首曲子時,心中想到了挺拔的高山,琴聲就像一座雄偉的山川豎立在聽者耳旁。路過的樵夫鍾子期駐足傾聽,陶醉在其中,聽後拍手讚歎道:“彈得真是太好了,琴聲慷慨激昂,就好像巍峨挺拔的高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先生志在高山。”伯牙心中想到流水,琴聲猶如一條翻滾着的江水流進了聽者的心中。鍾子期聽後高興地說道:“真是妙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面前流過” 。俞伯牙萬分驚訝,於是與鍾子期成爲知心好友。他們倆融融洽洽,從來沒有發生過沖突。連遊人也讚歎道:“鍾子期真是俞伯牙的知音呀!”

可惜,這件事過去幾年後,鍾子期去世了,伯牙這世上唯一的知音去世了。伯牙泣不成聲,悲痛欲絕。

鍾子期死後,伯牙經常自己一個人在屋中彈鍾子期生前最愛聽的《高山流水》。聽着自己彈的曲子,伯牙彷彿又聽到了子期一句句讚賞的話語。伯牙想:“子期死了,誰又能說出我的心意呢?那彈琴又有什麼意思呀!”想完,他又愛惜地撫摸着琴,心裏暗暗地說:“沒了知音,彈琴還有什麼樂趣可求,子期已經去世了,沒有人能像子期那樣瞭解我了,就讓我的靈性隨逝去的琴聲去陪我的知音吧!”說完咬咬牙,長嘆一聲,便把自己心愛的琴“啪”的一聲摔碎,決定終身再也不彈琴。

故事點評: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故事,這則故事千百年來一起感動着人們,人們不是羨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藝,而是羨慕他遇到了一個能聽懂他的琴聲的人——鍾子期。這就是後人也說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小學生國學經典故事】國學經典故事少兒 少兒國學經典故事 第7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