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手抄報 > 【中國地理手抄報圖片大全】地理手抄報初二 走進中國地理手抄報

【中國地理手抄報圖片大全】地理手抄報初二 走進中國地理手抄報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地理手抄報圖片大全,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在中國的領土上,地理分佈比較複雜,各種地勢地形都有,我們需要更加了解我們自己國家的地形,增進對於自己國家地理知識的瞭解。

中國地理手抄報圖片大全:中國的疆域

位置和麪積

中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5] 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中國領土的四端爲: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5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東經112°17’09”E),(英語:Lidi Ansha或Lydi Shoal)爲中國南海南沙羣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中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中國領土遼闊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爲美國。中國南北相距5500千米,東西相距5200千米。

疆界和鄰國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老撾、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中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爲中國內海。沿海分佈有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羣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

海洋

鄰近中國大陸的海洋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海域分佈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臺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渤海位於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到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的渤海海峽,與黃海水域相通,有廟島羣島綿亙峽口,面積7.7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處70米。

黃海北起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岸向濟州島方向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平均水深44米,最深處140米,面積38萬平方千米,海牀爲半封閉型淺海大陸架。

東海北起長江北岸至濟州島方向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到臺灣省本島南端一線,東至沖繩海槽(以沖繩海槽與日本領海分界),正東至臺灣島東岸外12海里一線,面積77萬平方千米。

南海的海底是一個巨大的海盆,海盆的山嶺露出海面就是中國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羣島,這些海底山嶺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南海總面積350萬平方千米。

豐富的海洋資源

大陸架:又稱“陸棚”或“大陸淺灘”,是大陸向海洋延伸的淺海地帶。大陸架淺海是海洋資源最富饒的部分,蘊藏着豐富的石油、煤、鐵等礦藏,也是海洋生物資源極其豐富的地方。

中國近海漁場很多。東海素有天然魚倉之稱。舟山漁場是中國性的大漁場,北方的渤海海灣漁場以盛產對蝦著稱。

中國的海鹽產量居世界首位。主要鹽場有長蘆鹽場,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

海底石油資源:中國海洋中礦產資源很豐富,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海洋礦產。蘊藏量以東海大陸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中國近海大陸架比較廣闊,渤海和黃海的海底全部、東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屬淺海大陸架。開發海洋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主要是在大陸架上進行的。

【中國地理手抄報圖片大全】地理手抄報初二 走進中國地理手抄報

中國地理手抄報圖片大全:中國的地勢地形

地勢特徵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佔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臺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峯海拔8844.43米,爲世界第一高峯。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峯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爲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着豐富的海底資源。

幾百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歷史上此一重大地殼運動形成了中國的地貌。從空中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就像階梯一樣,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撞擊,青藏高原不斷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構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高原上的喜瑪拉雅山主峯珠穆朗瑪峯高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峯。

第二階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過第二階梯東緣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峯山,向東直達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階梯,此階梯地勢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佈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邊緣鑲嵌着低山和丘陵。再向東爲中國大陸架淺海區,也就是第四級階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地形特徵

地形多種多樣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羣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佈,這爲中國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山區面積廣大

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爲山區。中國山區面積佔中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徵。山區面積廣大,給交通運輸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可提供林產、礦產、水能和旅遊資源,爲改變山區面貌、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資源保證。

地勢西高東低

呈階梯狀分佈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佈。

從中國陸地的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淺海大陸架,這是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較緩,海洋資源豐富。

山脈分佈

東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爲天山一陰山一燕山;崑崙山一秦嶺;南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從西而東爲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峯山;長白山一武夷山;臺灣山脈。

南北走向的2條:賀蘭山;橫斷山。西北一東南走向的有2條:阿爾泰山、祁連山。在中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峯一珠穆朗瑪峯,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峯。

【中國地理手抄報圖片大全】地理手抄報初二 走進中國地理手抄報 第2張


中國地理手抄報圖片大全:中國的區域地理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中國可分爲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三個自然區。其中東部季風區由於南北緯度差別較大,以秦嶺——淮河爲界,又分爲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因此中國可分爲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中國的20%,人口約佔中國的40%,其中漢族佔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

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爲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中國的2/3以上。本區的範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中國的25%,人口約佔中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佈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爲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位於大興安嶺以西,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這一地區國境線漫長,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相鄰。本區面積廣大,約佔中國面積的30%,人口約佔中國的4%,是地廣人稀的地區。西北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之一,少數民族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

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崑崙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積約佔中國的25%,人口不足中國的1%。這裏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

【中國地理手抄報圖片大全】地理手抄報初二 走進中國地理手抄報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