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手抄報 >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手抄報圖片最好的 關於孝道的手抄報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手抄報圖片最好的 關於孝道的手抄報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是我國流傳至今的一項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中國人對於孝道的推崇是 自古以來就有的,父母養育我們成人,我們也應該要孝順父母,讓他們安享晚年。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現代孝道

此處的孝道,乃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討論此話題,是因爲在生活中無法避免此類問題,因而需要探討一個符合理性的處理方法。

有的人認爲自己出生是父母的恩德,這是不假,沒有父母,我們依何因緣得此人身呢?

然而“生育之恩”的另一方面,對於作爲父母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喜悅獲得。否則爲什麼許多人去拜佛求子呢?

至於養育兒女,於他們自然也有許多天倫之樂的獲得,因此,生育,養育之恩德,究其根本並非是單方面你欠父母的,父母也同樣欠你的。

基於互相感激,感情才得以維持的長久。所謂“母慈子孝”,即是顯著一種通俗的因果關係,便是講述的一種理想狀態。如此每個人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關係才能穩固。

然而,如果只是某一方,一味的付出,而沒有任何回報,任誰也會寒心。所以善巧的維持平衡,父母子女的關係才能維持的長久,不要拘束於世俗禮教的教條,追求一味的付出,那可能會換來 一方變得理所當然的冷漠,以及自己的竹籃打水式的寒心,最終所導致的是抑鬱與憤怒。無論是“焦仲卿”的哀怨,還是老漢怒殺親子的倫理悲劇,都本身源自於對於孝道,單方面無條件的誤解而得來的。

孝道和世間萬法一樣,也是有條件的,有因有緣,有賴於父母和自己共同維繫。把孝道看作是單方面的無條件的,在邏輯上,違背了因緣法則,敢問,有爲法有非因緣和合而成者?如此便落入了“無因生”的外道論。

【注意:我們這裏只談世俗倫理,而不談神聖道德,神聖道德是指無條件關懷的 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如果用神聖道德的標準,則任何一個衆生,都是獲得無分別的對待。既然孝道是對於特定個體的行爲,那麼當不適用神聖道德】

因此,孝道的實踐,並非在於一味的付出,而是有條件的,依靠智慧維持平衡狀態,從而使得每一個人都從中有所收穫,如此才能長久穩定。

悲劇見“焦仲卿”,"賀雙卿"……

既不贊成一味的追尋傳統禮教,玩一場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寒心遊戲,拘束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也不贊成受之無愧的享樂主義,把父母的恩義看做理所當然,由此而增長內心的麻木不仁。

應該贊成的,乃是琴瑟和鳴的和諧境界,以有限的付出,以智慧,換取自己需要的情感或物質補償。即,有付出而有回報的因果機制,如此可以確保良性發展。

有道是養不教,父之過。

善業成熟而生善趣,人天生即存善良之秉性,童稚無知,父母若施以合適的關心與教育,怎麼可能會出現“不孝”的情況呢,既然出現了不孝的情況,父母當佔了很大因素,何以唯把不孝歸爲子女的責任,其論何其怪哉!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手抄報圖片最好的 關於孝道的手抄報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的主要內容

養親與敬親

養親是子女對父母的最基本義務,是基於人的報恩觀念而產生的。每個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顧而長大成人,這種生命創造及養護的客觀事實使人類產生了報恩意識,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後要竭盡全力贍養父母,盡“反哺”義務。孟子曾提出不孝的五種情況,即“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爲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在這五種不孝的情況中,有三種均爲“不顧父母之養”,這也可以從反面證明養親是爲人子的基本義務。

傳統孝觀念不僅要求子女對父母盡奉養的義務,更重要的是子女對父母有敬愛之心。孔子對“敬親”特別重視,而且把能否敬愛父母作爲人與畜、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爲政》)傳統孝觀念中,敬親是比養親更高層次的孝。只有上升到敬親

順親與諫親

敬親,不僅表現在態度上對父母長輩和悅,在行爲上事之以禮,而且更爲深層的是要順從父母長輩的意志,唯命是從,所以常看到孝順連用。“孝者,畜也;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禮記.祭統》)這裏的畜即順之意。“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順就是要聽從父母的話,按父母的意志辦事,凡事以父母的標準爲標準。

但如果認爲,只要是長輩的,無論在一切情況下都是對的,並且要求子女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絕對服從,顯然是片面的。那麼當父母長輩有過錯時,子女應怎麼辦呢?儒家倫理給出了答案,即子女要委婉諫諍。孔子主張“事父母幾諫”(《論語.里仁》)即委婉勸諫。孟子也曾說:“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就是說,子女對父母的過失,違背道義的行爲不怨,不諫,甚至盲目順從,就是不孝。

傳宗接代

傳統封建的孝觀念認爲人在結婚之後必須生子,生子育孫能使家庭以至整個宗族得以穩固和延續,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這一重任,就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孝,對祖先最大的不尊。《孝經.聖治章》也說:“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即使奉養父母錦衣玉食,但終無後人再續家門,讓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會感到無限遺撼,感到愧對父母。可見傳宗接代觀念在古代是報答、安慰父母的一種方式和情結。

喪親與祭親

孝的基本含義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兩個層面,後者是前者的繼續和延伸,它表達了子孫對逝去長輩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傳統孝觀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現存者,這是孝的最高表現。孟子曰:“養生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孟子.滕文公上》) “養可能也,敬爲難;敬可能也,安爲難;安可能也,卒爲難。”(《禮記.祭義》)從以上可看出傳統孝觀念非常重視“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說的喪親。曾子將喪親之孝概括爲“慎終追遠。”慎終是父母死亡的喪葬行爲,追遠是父母死後的祭祀禮儀。可見,子女表達喪親之孝的形式就是喪葬和祭祀,也就是說父母或長輩去世後要舉行葬禮和祭禮。

立身、立功,以顯父母

百善孝爲先。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幾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須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體。因爲“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禮記.祭義》)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章》)意思是說,自己的身體是父母遺留下來的,如果毀傷了自己的身體就等於毀傷父母的遺體,就是不孝。

傳統孝觀念不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礎上要立德、立言、立功, “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章》)子女們寒窗苦讀,躋身仕途,求取功名,爲的是秉承父志,善繼善述,實現父母對子女的希望,“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爲的是保持家風淳樸,維護家道興旺,爲父母、爲家庭取得榮譽,延續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門,這是傳統孝道對子女在家庭倫理範圍內的最高要求。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手抄報圖片最好的 關於孝道的手抄報 第2張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的積極價值

首先,傳統孝觀念中的“養親”、“敬親”具有普世價值

孝的基本含義就是“善事父母”。養親就是保證父母物質需要的供養。子女在幼小時受到父母的撫養和教育,而當父母年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時,子女則有贍養、扶助和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社會責任感。

對於贍養父母僅僅有養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在贍養的過程中體現出“敬”。每個人生下來都離不開父母親人的養育,在這種養育的親密關係中,必會自然地形成子輩對養育自己的父母親人的愛戴、尊敬之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際關係中最自然、最親密的人際關係。因此,很難想象一個人連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愛不敬,他怎麼能生髮對他人、社會、國家的愛呢?怎麼會有健全的人格呢?

傳統孝道中所講的“養親敬親”思想在任何人類社會中都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所以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永恆價值。

其次,“親親”、“敬長”觀念有利於調整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穩定

在古人看來,一切人際關係均是基於孝而發生的。中國傳統社會,特重家庭,在家庭中又首重父子關係,而調節父子關係的道德規範就是儒家提倡的“孝”。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孟子則說:“內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孟子.公孫丑下》)通過父子關係直接體現子孫與祖宗的關係。兄弟關係也是因爲雙方均是父母所生,我們敬重父母,也應該敬重由父母所創造的生命。夫妻關係也是爲了延續宗族的生命而得以建立的,家族、宗族、親戚等關係都是基於血緣關係而發生的。師生關係是精神關係,老師是精神生命之所出,因而古代社會強調對待師父要像對待父親一樣。朋友關係一樣是由精神或文化的關係而產生,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我們求友的目的就是藉助朋友之力來充實精神生命或文化生命,因此,友道實爲師道的擴大,中國的師友關係一樣是導源於孝道的。所以,孝是中國文化向人際與社會歷史橫向延伸的根據與出發點,是貫穿天、地、人、己、子、孫的縱向鏈條。

從精神機制上看,儒家文化就講究一個“推”字。提倡孝道要推及於人,要行忠恕之道,如果將對父母之敬愛,對兄長之尊重(即孝悌)精神推及於人,那一定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如此,不僅會和睦九族,以親鄉里,而且會以君爲父而忠君,以民爲本而愛民,由追祖宗而愛祖國,以師爲父而尊師,以長老爲父兄而敬老尊長等等,從而處理好一切人際關係。如果全社會範圍內的人都做到了“親親”、“敬長”,那麼整個社會的穩定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再次,傳統孝觀念中的“立身揚名”之孝造就了許多忠君愛國的傑出英才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開宗明義章》)。立身然後方可言孝。而中國古代的“立身”,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這三者之間雖有區別,但總體上來看,都已不再是侷限於家庭內侍候父母的範圍,而是一種社會的事業。衆所周知,儒家對“立身”最爲關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始終不移的追求。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正在於治平,在此意義上,立身之孝就會導致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國事關懷。當然,古人行事、建功立業的促動因素是非常複雜的,可能是因爲各種偶然因素,也可能是出於現實功名利祿的引誘,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父母的教誨曾對他們的心靈產生過巨大的震撼力。傳統孝觀念強調對父母的遵從,因而父母教誨的權威性在古代社會是不容置疑的,其影響是終身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岳飛的母親爲勉勵他英勇抗金,在岳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的故事家喻戶曉,感人至深;楊家將滿門精忠報國,前仆後繼,正是由於佘老太君夫婦的諄諄教誨與榜樣示範;漢代的司馬遷爲了了卻父母的宿願,寧可承受着沉重的打擊而隱忍苟活,完成了其父尚未完成的《史記》。由此可見,傳統孝道也爲社會造就了許多傑出的英才,他們爲國家、爲人民所創造的業績,正好也說明了在古代社會中親親的愛國可能。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手抄報圖片最好的 關於孝道的手抄報 第3張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的積極作用

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養性。

從個體來講,孝道是修身養性的基礎。通過踐行孝道,每個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則,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碼的德性。因此,儒家歷來以修身爲基礎。在今天,倡導孝道,並以此作爲培育下一代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融合家庭。

從家庭來說,實行孝道,可以長幼有序,規範人倫秩序,促進家庭和睦。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則社會穩定,家庭不穩定則社會不穩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強調用孝道規範家庭。在新時代,強調子女尊敬和贍養老年父母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

3、報國敬業。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導報國敬業。在封建時代,君與國有時候是同一個意思。據此,儒家認爲,實行孝道,就必須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達於至高無上的國君。雖然其對國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蘊藏其中的報效國家和愛國敬業的思想則是積極進步的。

4、凝聚社會。

儒家思想產生於亂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規範社會的行爲,建立禮儀的一些制度,調節人際關係,從而凝聚社會,達到天下一統,由亂達治。客觀地講,孝道思想爲封建社會維持其社會穩定提供了意識形態,爲中國的一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5、塑造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於諸子百家,歷代都有損益變化,但孝道的思想和傳統始終統領着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方向。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同化無數外來文化,其根本原因在於孝道文化。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成爲古代世界文明延續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於孝道文化。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手抄報圖片最好的 關於孝道的手抄報 第4張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消極作用

孝道文化作爲歷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經歷了孔子、孟子以及後來歷代儒家特別是統治階級文人的詮釋修改,已經成爲一個極爲複雜的思想理論體系,其消極的一面也是突出的:

1、愚民性。

中國歷史上的孝道文化強調“三綱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爲了實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歷代統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蓋下,實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爲其封建統治服務。

2、不平等性。

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關係以及“禮制”中的等級觀念滲透着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利不平等的關係表現爲上對下、尊對卑的單向性服從,雖然也有尊老愛幼的思想,但長永遠在上,幼永遠在下。無論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還是社會生活,充斥着扼殺平等的價值觀念。

3、封建性。

儒家思想在本質上是爲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思想體系,併成爲幾千年來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意識形態。在封建階級處於上升趨勢過程中,相對於奴隸制來說,具有進步性。但是,在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封建階級處於沒落趨勢時,儒家思想幾乎成爲封建階級的最後避難所。

4、保守性。

儒家思想作爲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從政治上來說,在封建社會後期演變成爲統治階級的思想武器,扼殺創新力量,強調對聖賢的思想理念的守成;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守成主義,不思進取,給中華民族文化蒙上落後的色彩,而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難以肅清其保守性的影響。

【中華孝道手抄報圖片大全】孝道手抄報圖片最好的 關於孝道的手抄報 第5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