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談教育只會是本末倒置

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談教育只會是本末倒置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親子關係,比教育重要一萬倍,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談教育只會是本末倒置。我們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麼決定性格呢?

親子關係,比教育重要一萬倍,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談教育只會是本末倒置。

我們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麼決定性格呢?

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談教育只會是本末倒置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裏,成爲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我們的命運。

童年的關係模式,與我們今天的事業,婚戀,親子關係,有着絲絲入扣的對應,就像一個又一個輪迴。

這麼說好像人生是決定論,實際上親子關係決定的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當我們有願力去自我認識的時候,無論你過去的業力起點在哪裏,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可以自我認識,而自我認識決定了我們人生的終點。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們對自己的覺察體驗有多深,就會有多謙卑。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己。

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談教育只會是本末倒置 第2張

不要控制孩子

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你不讓我管是吧,那好,我以後再也不管你了”,然而事實是,每次媽媽都會繼續管,而且會用控制的方式管。

如果你的孩子把家裏搞得亂,可以給孩子劃一個空間,他的空間想怎麼弄就怎麼弄,久而久之,他的空間就會好多了。

如果你經常管孩子吃飯,讓他感覺到吃飯=痛苦;

如果你經常管孩子學習,讓他覺得學習=痛苦;

如果你經常向孩子控訴配偶,會讓孩子覺得婚戀=痛苦。

這些其實都是在用這種方式控制孩子,讓孩子感覺——“我的意志就不存在,存在的只有父母的意志。”只是想一下“我不存在”這件事,就會讓孩子感受到痛苦。

很多小時候被冷漠的孩子說,“我多希望我的爸爸媽媽管管我啊,我希望爸爸媽媽能夠陪陪我”。

這些“被控制”和“被冷漠”的孩子,如果沒有體驗過無條件的愛,就會誤以爲關係只有控制和冷漠兩種。要麼是控制和被控制的關係,要麼就是沒有關係。這樣的孩子沒有真正體驗過“你存在,我也存在”。

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通常都會遭遇反彈,不管是多麼正確的控制。

愛不需要多複雜,真的是我看見真實的你了,這就是愛。

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談教育只會是本末倒置 第3張

要不要給孩子定規矩?

我們先看一下,真正的規矩是怎麼來的?

比如在一個講座上,你來晚了,即使你想坐到前面來,也不會跟坐在前面的人說,“你起來,讓我坐”。

爲什麼大部分人都不會這樣做?

因爲這麼做了前面的人心裏不高興,拒絕讓座,你心裏也不高興。因爲你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感受,他人也能感受到你的感受,雙方都會有感受。規則就是這麼形成的。

規則的意義就是維護雙方的感受。規則只有在涉及雙方感受的時候,它纔有意義。

有的媽媽問我,他的孩子都會刷牙了,還要她幫忙一起刷,這樣會不會養成孩子不獨立刷牙的壞習慣?

我問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過程中,你們的感受是什麼。她說,都很開心啊。我說,那這還有什麼問題嗎?

如果孩子學到遵守規矩等於難受,那他以後怎麼自覺遵守這個規矩呢?

如果這個規矩讓孩子很開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規矩就是這樣產生的,兩個人的感受都被照顧到,這個時候的規矩就等於舒服,當沒有人監管的時候,他還是會願意遵守規矩的。

我們說成功的人都特別地靈活,就是他們的規矩是從感受中學習過來的,而不是從結論中學來的。

真正的好習慣一定是他不受打擾的時候,內心自然生髮出來的狀態。

有沒有世俗認爲的好習慣不重要,好的感受很重要,好的習慣一定是在好的感受的基礎上纔會保持下來,同時這種保持又不會變成一種僵化。

每個靈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個使命,這個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愛和自由,他自然就會體驗。父母不是老師,父母是看見孩子的那個人。

通常,父母認爲的孩子的所有問題,其實都是父母自己的投射和焦慮,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是“看見孩子”,看見孩子“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出於潛在的恐懼看到的想象投射的孩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