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們都去快樂教育吧,我就是要孩子上北大!”

“你們都去快樂教育吧,我就是要孩子上北大!”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高考成績出爐,關於孩子教育的話題又重新成爲了熱點。

昨天在朋友圈裏刷到一篇文章《你們去素質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華》,深深的震撼了我。我從來都不是個唯學歷論的媽媽,也一向主張孩子們除了學習以外,也要同時發展其他的能力和內在。例如獨立而理性的思考、寬以待人的胸懷和悲天憫人的性格。但誰能說,這些內在的東西,一定跟考清華北大就是衝突的?

“你們都去快樂教育吧,我就是要孩子上北大!”

以我自己爲例。我從小應該就算是那種傳說中的學霸,“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從來不讓父母操心,上了我們那裏最好的小學,最好的中學,以高考全省第三名的成績考上提前批北師大,繼而碩士又考上了北大。

現在我回想起校園生活的十幾年,大部分的記憶似乎都是跟學習相關的。下午放學,其他同學邀約去逛CD店,我還留在教室啃題目;週末暑假,同學們開心的窩在沙發上看《快樂大本營》,我卻在聽馬丁路德金的英文演講,並試圖模仿標準的美式口音;夜深人靜的時候,別人可能早已經進入夢鄉,我還在津津有味的讀着一本本世界名著,再把其中妙語連珠的句子和段落背下來或者抄在一個硬皮本上。甚至跟最好的朋友們閒扯的時候,都邀約好大家只能用英語對話聊天。

我到現在都記得我高三那年的日記裏寫着:“每一個不眠的夜晚和每一次挫折的挑戰,都給了我們迎難而上的堅韌和血吞牙的勇氣,而我們就在這一次次的困難和征服面前,涅槃重生,百鍊成鋼。”

“你們都去快樂教育吧,我就是要孩子上北大!” 第2張

有人問我,那時候你不覺得苦嗎?

當然苦!可這也很正常呀!沒有哪一種成就的獲得,不需要經歷苦的淬鍊;沒有哪一種輝煌的背後,不需要付出長期而持久的努力。憑什麼教育一定該是輕鬆愉快的?真正的成功之路,從來不會是別人早已準備好了鮮花、紅毯和掌聲,我們只是碰巧走上去就好。如果成就唾手可得,理想輕鬆成真,那最終贏的憑什麼是我們?

是的,很苦。可是,我也很快樂呀!

曾經有個詞叫“苦中作樂”,我覺得說得不全對。因爲有些苦,本身就是樂的一種。那些通過絞盡腦汁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題帶來的成就感、通過一路打怪升級逐漸靠近自己目標的幸福感,這些,難道不是快樂嗎?

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對於快樂的定義從古至今就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條框。

在草地上跟朋友野餐是一種快樂,沉浸於自己熱愛的事情,並長期的堅持下去也是一種快樂;看一部喜歡的電影是快樂,爲了夢想熬夜奮鬥最終實現也是一種快樂;參加一場喜愛的歌星的演唱會是快樂,看到自己拼盡全力做出的成就被世人認可,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和命運,也是一種快樂。

快樂沒有對錯。前者的快樂,因爲太容易得到,也很容易被遺忘。而後者的快樂,往往都需要你用全身心投入、克服困難和挑戰去獲取,而這樣的快樂,要比純感官刺激的愉悅感來得更持久、更深刻、更難忘,也更滿足。

“你們都去快樂教育吧,我就是要孩子上北大!” 第3張

很多人提起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頭腦中都會浮現出一個畫面。帶着厚厚的近視眼鏡,抱着重重的書本,每天騎着自行車,往返於教室和宿舍的兩點一線。沒有生活情趣,沒有業餘愛好,每天頭腦裏只有兩個字:“做題”。

甚至曾經我也有過這樣的誤解。

可真正當我進入北大校園,每天跟他們朝夕相處以後才明白。這些認知,都是徹頭徹尾的誤解。

那些我們曾以爲都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北大學生,真實的樣子是什麼呢?

他們也玩街舞,不同的是,北大的風雷街舞社員們玩出了與專業團隊PK hip-pop和breaking,都進入全國前8強的成績。

他們也玩攀巖,不同的是,北大的山鷹社員們先後登上了念青唐古拉等十幾座高海拔山峯,甚至已經在爲明年攀登珠峯做準備。

“你們都去快樂教育吧,我就是要孩子上北大!” 第4張

而這些,並不是他們從小就接受過的訓練。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就把這些都玩得有模有樣、做得出衆出彩的原因,我認爲更多來自於他們從小到大所經歷的教育和錘鍊。

因爲他們擁有在一個目標之下,對自己高度負責的積極態度;在曾經不斷試錯的過程中,總結出良好的學習方法;在早起晚睡、苦苦堅持的過程中,磨練出堅強的意志……這些,並不會隨着每一次考試的結束而結束,反而會成爲讓你受益終身的本能。

“你們都去快樂教育吧,我就是要孩子上北大!” 第5張

而我也終於理解了爲什麼很多大公司會傾向於招聘名校的畢業生。因爲他們堅信,這些學生在面對學習的時候,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攀登學術的高峯,所以也會用同樣的堅毅、靈活、勇敢、不輕言放棄,去面對將來的工作和生活。

這兩天,正好看到了澎湃新聞對2017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的採訪,關於自己成功的理由,他說了很多,“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可能是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讓我在學習的時候可能相對來說能走一些捷徑。近幾年的高考狀元,很難再看到農村裏面供養出來的,很多都是家境又好,自己又厲害的人。”

“你們都去快樂教育吧,我就是要孩子上北大!” 第6張

這又讓我想到了最近廣爲討論的一個社會現狀——爲什麼“寒門難在出貴子”?

熊軒昂提到的社會資源分配也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條件相對優越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大部分也經歷了通過艱苦奮鬥去獲取成功的過程。所以他們從對孩子教育的第一天開始,就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之中,更看重知識的力量,學習更加努力,能力更突出、競爭意識更強。相比那些以所謂的“快樂教育”來作爲散養孩子的藉口,以“愛與自由”來作爲逃避教育責任的家長來說,這樣的父母培養出的孩子,當然更容易成功。

“你們都去快樂教育吧,我就是要孩子上北大!” 第7張

美國社會學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曾經在研究後指出:在美國,大部分上層階級的父母普遍干涉孩子的自由時間,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而貧窮家庭則放任自己孩子在外面玩耍,讓孩子自由成長。上層階級的父母會爲孩子爭取權利,他們希望孩子能夠拿出自己的威信,能和別人談判,還能質疑成年人。貧困家庭的父母則相反,他們常會向一些權威人士讓步,他們總是顯得服服帖帖,不能勇敢地站出來。

所以,這纔是階層形成真正的原因所在。

所以,無論你們怎麼提倡快樂教育、怎麼宣揚“學習無用論”,我仍然要盡最大的能力,引導暖暖熱愛和享受學習,追求並引導她去爲自己的理想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

這不是爲了光耀門楣,也不用她成爲我的驕傲。我唯一希望的是:

她能在遠大理想目標的激勵下,在持之以恆的奮鬥中,終生體味到人生最高級別的快樂。

暖媽說:

曾經有個媽媽跟我說,“暖媽,我不想讓我的孩子一定要去追求成功,我寧可讓她成爲一個坐在路邊爲別人鼓掌的人。”誠然,每個人對人生都會有不同的選擇,常人所追求的成功並不一定是所有人的目標。也有很多人更願意選擇平淡安穩的生活,簡單樸實的快樂,這沒有錯!

不過,在我們做出這個決定之前,我們需要想清楚的是:這個選擇,到底是我們的選擇,還是孩子的選擇?還有,你可以選擇平淡的幸福,這無可厚非。但如果真以爲西方那麼多才華橫溢的創新人才都是快樂教育和寬鬆教育的產物,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畢竟成功,只垂青真正奮鬥過的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