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葉子之前參加一個活動,從教室出來,不少孩子們被大操場上的平衡板吸引了:這是個由大玩具零件組合成的、長長的遊戲橋,主要通過鑽洞、爬高、跨越悠悠板等動作。

原標題:“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小葉子之前參加一個活動,從教室出來,不少孩子們被大操場上的平衡板吸引了:

這是個由大玩具零件組合成的、長長的遊戲橋,主要通過鑽洞、爬高、跨越悠悠板等動作,鍛鍊孩子們的平衡能力和大運動發展能力。

有兩關有些難度,孩子們需要反覆的嘗試。小葉子一開始試了兩次都不行,有些挫敗,但第三次,剛好她前面有個比她大不少的小姐姐,橫坐着跨了過去,小葉子照着學,也挑戰成功了。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請輸入圖片描述

可當大部分孩子都在一個一個挑戰、躍躍欲試的時候,有個老人家的話,聽到我耳朵要起繭子:從第一個障礙物開始,她就一直牽着孫女的手,嘴沒有停下來過,“你往上”、“你個手放這裏”、“你彎下腰”、“你邁一步”……

我詫異,是因爲她指揮得實,在,是,太,細,了。

如果說第一輪兒孩子剛玩,她要手把手地教還有情可原,到第二輪、第三輪,還是放不下,本來鬆開的手,孩子稍有遲疑立馬伸出去;停不了兩秒,又開始不停地指導孩子了。

那個孩子什麼樣呢?慢慢地,她習慣在每個沒有自信的地方求助,下意識地會扭脖子讓奶奶幫忙;我觀察她玩操場上其他玩具、遊戲也是一樣:小腦袋張望着,總像等待着指示般,很難自得其樂。

這已經不是孩子玩、也不是親子共玩了,更像是老人家附了孩子的身,用自己的靈魂在玩……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第2張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件事讓我思考,家長和孩子的邊界問題。

老人家絕對是一番好意,想要幫助孩子,但理想的家長,像腳手架一樣會更好:當孩子需要的時候,我們伸出手,只幫一點點;但往上走的根本力量,還是要來自孩子本身。

當腳手架變柺杖,孩子必須拄着才能走,這種太嚴密的守護,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形成“習得性無助”:不是真的不可以,而是以爲自己不可以。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第3張

請輸入圖片描述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第4張

請輸入圖片描述

我們其實都不想真的讓孩子以爲自己“無能”,我就提醒自己啊,孩子能做的事,讓她自己做,可在實際生活中,還是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踩坑:

最近小葉子玩滑板車很溜,出門我們經常會帶上,她熟悉了騎車的動作後,有了各種新嘗試,甚至還會勾腿玩。

有天我們在路上,小葉子又開騎了,眼看着她平路不走,偏往坑坑窪窪的地方走,我脫口而出:

“葉子,往這邊騎,那邊不平。”

沒反應……

“葉子,聽到沒有,那邊不好騎,過來。”

繼續沒反應……

提醒了兩次後,我忽然覺察到,她根本就是故意的!那麼明顯的坑窪,3歲的孩子怎麼可能看不到,怎麼可能不知道不如平地好走?

可媽媽越說,她越好奇啊,她就想試試看嘛!平路多沒難度啊!

我閉嘴了,不再多說。

終於,她沿着坑窪路騎了幾分鐘,心滿意足地下來了。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第5張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件事讓我反思自己:很多時候,我以爲自己足夠地信任孩子了,其實並不是,本能地還是會忍不住給出自己作爲大人的提醒和建議,而且以爲那就是正確的、對孩子好的。

可真正的支持,是當對方需要的時候。

我們那麼熱情赤誠,卻會不會不小心,成爲了夏天的棉襖、冬天的蒲扇、風雨後的雨傘呢?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第6張

請輸入圖片描述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第7張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在平衡給予和給孩子成長空間這件事上,我慢慢養成了了幾個小習慣:下指令前,忍三秒;幫忙之前,詢問孩子是否需要;小事兒上,一律放權。

“忍三秒”,最早來自於佛家的“三秒禪”:原是說當你離開專注的事情,去做任何其他事情之前,等3秒再行動,想一想自己究竟在幹什麼,很多衝動就會慢慢降低。

運用在帶孩子上也是一樣的:

除非很緊急、涉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很多事,等3秒,並不會耽擱什麼,減少了很多我的不必要干預:

小傢伙又要去開櫃子了——等3秒,原來是在探索啊,沒事兒的。

倆孩子好像因爲一個玩具起爭執了啊——等3秒,嘿,不管就對了,下一秒人家又一起打滑梯了。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第8張

請輸入圖片描述

詢問孩子,是說不擅作主張,當我等了3秒還是忍不住想幫忙時,我會問,“你需要媽媽幫忙嗎?”如果她需要,儘量幫一點,或是關鍵的部分,而不是全面代勞;如果她說“不需要”,我會退後,給她自己嘗試的空間。

而小事兒放權,是說在更多的無關緊要的小事兒上,讓孩子做主。

比如挑什麼玩具,我現在網上下單前,經常會讓小葉子看看,一起選;

帶她去超市買水果、去菜市場買菜,說清楚要幾種水果、幾種菜、肉,品類是什麼,孩子可以做主具體買什麼。

“孩子,我愛你!”“愛我,就請放開我!” 第9張

請輸入圖片描述

前幾天帶她去剪劉海也是,理髮師傅剪完把轉椅朝向我,讓我看,“孩子頭髮剪成這樣可以嗎?”

“你別問我呀,問她”,我指了指小葉子,“她同意了就行。”

於是理髮師傅一臉懵逼地問了問3歲的小葉子,“叔叔這樣剪可以嗎?”“可以!”“滿意嗎?”“滿意!”

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代表着對孩子一點一點的信任,再往後,她會習慣尊重自己的意見而不是依賴他人、可以自己做更多的決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而我最終盼望的,是當她真的長大、獨立、要離開小家獨自去闖蕩,我除了傷感,會有更多的歡喜:雖然捨不得,但卻很放心,她真的,可以過得挺好吧……


作者:吉吉。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學校講師,前香港資深傳媒人,現居深圳。追求細水長流,也愛勇猛精進,愛唱歌愛生活愛自我管理,願與娃一起慢成長。

微信公衆號:manchengzhang123

個人微信號:花時間:babyhours001

吉吉:mancz321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