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每一個溫和有愛的人,都可能成爲“熊孩子”的轉折點!

每一個溫和有愛的人,都可能成爲“熊孩子”的轉折點!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忘記了自己也曾是孩童,忘記了也曾被生活粗暴的對待,忘記了也曾年少無知懵懂純粹,忘記了也曾渴望認同與理解。

記得多年前,聽一好友講他小時候的事。

他在農村長大,從小上樹摸鳥下河撈魚到鄰居地裏偷瓜,各種現在看來“熊孩子”乾的事,他都幹過。

他被人兇過,被人追過,甚至被人打過。他們說他是個壞孩子,他也以爲自己是個壞孩子。

用現在的話來說,你的父母不好好教育你,你遲早要被社會教育。此話一點不假。

在他十二歲那年,看中了一套《岳飛傳》的連環畫,但是沒錢買,怎麼辦呢?

當時的學生都是放學後一窩蜂的擁出校門,有零花錢的買一毛錢的山芋糖或五毛錢一本的連環畫。沒錢的,看別人吃糖,偷偷咽口水,或者蹲在地上拿本畫冊,只看不買。

他沒錢,也不喜歡吃糖,但想買連環畫,怎麼辦呢?

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把畫冊偷偷放在書包裏帶走。反正看書的人多,畫冊也多,那個賣書的五十多歲的大叔也不會在意。

說幹就幹,他把書包抱在胸前,捧着畫冊,裝着很投入的樣子。實際上,眼睛一直瞟着大叔,瞅他專注收錢的工夫,迅速把書塞到書包裏。這時候,大叔的眼睛還沒離開手裏的錢呢。

他心中竊喜,正準備起身離開,只聽耳邊一聲大呵:你怎麼偷書?

所有低着的頭齊刷刷轉向他,他的臉一陣紅一陣白。大叔也趕緊把錢放好,隔着地攤一把抓住他的衣領,說,好啊,你這個兔崽子,敢偷我書,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正在他掙脫不得,準備吃拳頭的時候,班主任出來了,他擋住了大叔的拳頭,把他拉在了身後,問發生了什麼事?

大家七嘴八舌,但口徑出奇地一致,說他是小偷,偷了人家的連環畫冊。

班主任聽完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從兜裏掏出五塊錢,對大叔說,把整套書都給他吧,我買下了。然後大聲地對大家說,我相信他只是想把書借回去看,並不是偷,因爲他一直都是一個好孩子!又轉頭對着他說,記得長大了還我錢哦。

好友說,真的從那一瞬間,他完成了由一個“壞孩子”到一個“好孩子”的蛻變,直到今天,成爲了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好友還說,如果沒有班主任的那一番話,而是他被社會(賣書的大叔)教育(打罵)了,那他就還是那個混沌的他。

每一個溫和有愛的人,都可能成爲“熊孩子”的轉折點!

兒子經常一個人在小區騎車。小區人車分流,相對安全。

我交待他,一不要騎到機動車道上,二不要撞到別人,三時間不要太長。他答應後,基本都能做到,偶爾時間長了,我也能在幾個他常玩的點找到他。

有一次,他照常出去騎車,好久沒回來,我下樓去找他。

在他常玩的地方,我看到他和三個男孩在一起,兩個比他大,十歲左右,一個比他小,六歲左右。

在我尚未走近之時,其中一個大男孩突然把我兒子的褲子拉了下來,只留着一條三角內褲。出於母親本能,我三步並作兩步走上去,大呵一聲:你在幹嘛?

兒子突然被人拉下褲子,顯然沒有反應過來。那個大男孩先是一愣,聽兒子說那是我媽後,他趕緊說,對不起,阿姨,我跟他玩的。

這時,那個六歲左右的小男孩指着他說,他經常拉我褲子。

我沒有問他爲什麼拉別人的褲子,只是語氣平和地告訴他,我相信你只是覺得好玩,沒有惡意。但是,沒有人喜歡自己的褲子被別人拉下來,你也不喜歡,對吧?

他點了點頭。

我又補了一句,沒有人告訴你不能拉別人褲子嗎?

他說沒有。

我說,那不怪你,但現在你知道了,肯定不會再這麼做了,對吧?我相信你是一個好孩子。

他點點頭。

每一個溫和有愛的人,都可能成爲“熊孩子”的轉折點! 第2張

她上小學一年級,因爲好奇,上課時不斷開關書桌抽屜、在教室走動、站在窗邊與樹上的鳥兒說話、與路過的街頭藝人打招呼,導致老師無法上課。

她因此經常被老師批評、罰站、請家長,直到被勸退。

用成年人的標準看,她是一個不遵守紀律,調皮搗蛋的熊孩子。無組織無紀律目無尊長行無規矩。

直至轉到一個特殊的學校——巴學園,遇到了影響她一生的小林宗作校長後,她才成了一個“好孩子”。

也從而成就了她輝煌的一生。

她就是寫了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亞洲第一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被美國《紐約時報》、《時代》週刊、《新聞週刊》讚譽爲日本最偉大的女性——黑柳徹子,也是《窗邊的小豆豆》的主人公小豆豆。

小林先生說,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小林先生也打心底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而我們的社會,卻用成年人的標準定義了很多孩子爲“熊孩子”,也用成年人的計劃和要求規範着孩子束縛着孩子,直到他們長成了和我們一樣爲生計奔波爲習俗所囿,無智無趣百無聊賴的人。

每一個溫和有愛的人,都可能成爲“熊孩子”的轉折點! 第3張

我們忘記了自己也曾是孩童,忘記了也曾被生活粗暴的對待,忘記了也曾年少無知懵懂純粹,忘記了也曾渴望認同與理解。

轉眼間,我們長大了,成熟了,功利了,冷漠了,現實了,自以爲比孩童們優越了,學會了發號施令,學會了定規則定計劃定標準,卻沒有學會像孩童們那樣去愛。

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德蘭修女在加爾各答“孩童之家”牆上寫下了如下標語,或許我們每個人該停下匆匆的腳步,認真讀一讀。

花時間思考,花時間禱告,花時間笑。

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世界最強大的力量,那是靈魂的音樂。

花時間遊戲,花時間去愛和被愛,花時間給予。

那是青春長駐的祕訣,那是上帝賦予的特恩。

一日光陰苦短,何容自私爲己。

花時間閱讀,花時間和善對人,花時間工作。

那是智慧的源泉,那是通往快樂之路,那是成功者的代價。

花時間去行善,那是天國之鑰匙。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