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這3個習慣,家長千萬不要管!

孩子這3個習慣,家長千萬不要管!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孩子是一張白紙,很多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行爲,其背後都能反映出家庭教育、情感、學習、行爲出了問題。

孩子愛咬手指,多半是緊張了

很多時候發現孩子咬指甲的時候,大多數家長會立即制止:“都是細菌別咬了,多髒啊。”孩子點頭答應,嘴巴和手指卻停不下,反而越來越嚴重。

咬指甲這種行爲,其實是孩子一種自主或非自主的行爲。由於兒童的情緒調控能力弱,受到負面嚴厲斥責後,會不自主的通過咬、啃的方式來排解壓力

如果孩子整天沒有安全感,擔心什麼時候會被爸媽批評,當孩子內心緊張、鬱悶、沮喪或膽怯等情緒無法緩解時,就會“忍不住”咬指甲。

此時,如果爸媽對孩子的行爲嚴加制止,反而會讓他不自覺地強化了這種行爲一直持續下去,並養成習慣。

想要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建議家長採用注意力轉移法:

帶孩子參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運動和遊戲,如搭積木、跳繩等。

家長應培養孩子勤剪指甲的習慣,每週提醒孩子一次防止他忘記。

寫作業時,在旁邊放一碟堅果、餅乾來減壓也是一種好方法。

孩子這3個習慣,家長千萬不要管!

孩子愛撕書,是在發泄憤怒

小時候孩子愛搞破壞,喜歡撕東西爸媽們都知道。有些性格跋扈點的孩子,看見什麼撕什麼,尤其是漫畫書和繪本,爸媽看見了會立即制止。但是,如果爺爺奶奶在旁邊,經常會說:“書值幾個錢,孩子喜歡撕就讓他撕好了。”

家長這樣放任,甚至鼓勵,非常容易養成撕書的習慣。心理學家指出,撕書是一種發泄憤怒的行爲,卻會讓孩子忽視書本的重要性,不懂得珍惜物品、不喜歡閱讀、在書本上亂塗亂畫等。

尤其在學習壓力過大,作業繁多情況下,這些孩子會因題目做不對亂髮脾氣,然後用筆在作業本上用力刻畫,撕破書本以宣泄自己的怒火。

對於撕書的行爲,家長要隨時喊停。引導孩子明白:書是用來閱讀的,從小培養孩子珍惜物品的意識。建議買個棉質公仔玩具,作爲孩子泄憤的工具。

孩子經常打人,受到家長的影響

今天聽隔壁班老師講,班上有個男生把同桌的臉抓破了。

叫了兩個男孩的爸爸過來,結果打人男孩的爸爸一直低頭玩手機。

還說:“我兒子說是同桌先動的手,他是在正當防衛!”

被抓破臉的男生說:“我只是不小心撞到了他,之後也說了對不起。”

一個孩子太有攻擊性,往往是被父母默許、縱容出來的,這個案例就是如此。

這位爸爸潛意識裏害怕孩子太弱會吃虧,所以給孩子灌輸的思想是,打人,是一種自我防衛。原則上不能先動手,但是一旦對方動手,就一定要打回去,即使對方是不小心撞到了你。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陷入自己的壞情緒中,按照爸爸設定的方式去做。但是以暴制暴,是永遠也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反而會引發更深層面的問題。

要想改變孩子的打人習慣,首先家長要放下那些大道理。在他打人時,大人要用嚴肅而平和的態度明確表示這種行爲是錯誤的,跟他解釋應該怎樣與別人一起玩耍,這樣他以後就不會再總是重複此類行爲。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如果你發現他某一天的舉動異常,家長一定要態度溫和的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瞭解事情真相。

若是原因和錯誤在自己身上,家長也要學會改變和提高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這樣教育就在無形中產生了效果。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