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追求完美養育對孩子好嗎

父母追求完美養育對孩子好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做個完美的媽媽,對孩子來說不是什麼好事,不如做個真實的媽媽。嚴格要求自己,但有時會讓她身心疲憊,卻無法達到預定的目標。

父母追求完美養育對孩子好嗎

老公平時工作很忙,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來照顧兩個孩子,雖然在女兒未出生之前,她對這種忙碌勞累的生活有所準備,但真的來臨時,還是有些應接不暇,一天到晚忙得像陀螺。

早晨七點鐘起牀,叫醒兒子,爲他上幼兒園做準備,老公送兒子出門後,女兒如果還沒醒,她還能小睡一會兒。若醒了,就要換尿不溼、穿衣、洗臉、餵奶,安頓妥當之後,收拾家務,準備早餐,等老公送兒子回來,一起吃早餐。

老公上班後,邊照顧女兒邊洗洗涮涮,洗昨天一家人脫下來的髒衣服,一個上午很快就過去了,趁着二寶睡覺的功夫,隨便做一點吃的,填一下肚子,趕緊睡一會兒。有時剛躺下,女兒又醒了。

爲了能讓兒子、老公一回家就能吃上晚飯,常常用零碎的時間擇菜、切菜,匆匆忙忙的做好晚飯,吃完晚飯,將女兒交給老公照顧,她還要陪兒子做一會兒遊戲,玩不了多久,就要洗澡睡覺了。所以,晚上的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兒子常常抱怨沒有和媽媽玩夠,如果能多陪伴他一會兒就好了。

每每聽到兒子這樣說,都深感內疚,覺得對不起兒子,因爲這與她心目中想象的好媽媽是有差距的。可她已經是強打精神陪兒子了,女兒剛出生的時候,睡眠是極不規律的,一覺能睡上三個小時,就已經謝天謝地了,經常被女兒折騰得天昏地暗,讓她有一種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有好幾次看着食品的保質期發呆,因爲她根本記不起來今天是幾月幾號。瑣碎的生活,疲憊的身體,內心的愧疚感,讓她愈加的煩躁不安,有好幾次都忍不住對兒子發火,事後又十分後悔,她認爲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

一、追求完美的父母正在與孩子彼此傷害

爲了孩子,我們總是努力地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這已經很累了,還要強大着精神陪孩子一起遊戲;病了,還要強撐着自己,保證孩子的生活不受影響;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受了委屈,也要在孩子面前強顏歡笑,怕孩子擔心……我們總是在孩子面前努力僞裝自己,給孩子一個錯覺,父母永遠堅強,永遠正確,永遠沒有缺點。

首先,父母太完美,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沛澤每天早晨上學前,老公都會給他的水壺裏裝滿水,帶上水壺,送他去學校。有一次,老公忘記給孩子帶水了,沛澤回來就大發脾氣,“你爲什麼不給我帶水壺?我都渴死了!”

一年365天,你做了364天的完美父母,只有一天疏忽了,孩子就鬧脾氣,而帶水壺的事情本來應該由孩子自己來做的,因爲你想事無鉅細地照顧孩子,就被孩子埋怨成了不負責任的父母,這就是習慣使然。

孩子習慣了理所應當地被照顧,習慣了被寵愛,習慣了自己的事情由被人代辦,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很多時候,別怪孩子不理解父母,因爲我們一直充當着完美的角色,沒有給他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他哪裏知道什麼是辛苦,懂得感恩呢?

我們小時候,父母下地幹活時,就把我們關在家裏,最多叮囑幾句,別到危險的地方去,完全需要自己照顧自己,年齡大一些了,父母還會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給我們,比如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如果做得不好,回來就要被父母批評。所以,我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勞動的辛苦,懂得了體諒父母。

再來看看現在的孩子,他們在父母濃濃的愛的包裹下,別說體驗什麼是艱苦了,他們連感知父母艱苦的機會都沒有,因爲我們太怕傷害到孩子了,總是將自己辛苦、脆弱、傷心地一面隱藏起來,努力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完美、高大的形象,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孩子對父母的要求永遠沒有止境,永遠不懂得感恩。

現在的啃老族爲什麼這麼多,這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孩子從小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成長起來,父母給他們提供最好的,對孩子的要求,即便是咬着牙,背地裏吃再多的苦,也滿足孩子,還在孩子面前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爲父母是無所不能的,只要自己要求了,父母一定都會幫其實現,因爲父母從來都沒有拒絕過他,他也沒有看到過父母爲難的樣子,那麼,他們怎麼會可憐父母,感恩父母呢?

當今社會有一個值得人們深思的現象:不少家庭條件很好的孩子,往往會出問題,而那些生活在家庭變故中的孩子,卻非常懂事、踏實,能經得住挫折,學習成績也非常好。這也說明孩子只有直面真實的生活,才能變得勇敢堅強,不要害怕孩子太脆弱,他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強得多。

其次,追求完美,會讓家長愈發的焦慮

美國的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曾經說過:這個時代的父母面臨三個重大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父母內心都在追求完美”,而這也是父母焦慮的根源。

朋友麗生下女兒不久,因爲工作原因,不得不將女兒放在了老家,直到女兒三歲,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才把孩子接到身邊。此時,她才發現當初把女兒留在老家是多麼錯誤的決定,女兒與她一點都不親近,普通話講不好,上幼兒園適應能力差,不合羣等。

爲了能與女兒重建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麗不得不辭職,全職照顧女兒,每每看到女兒因爲上幼兒園哭鬧,被小朋友孤立時,麗都非常自責,她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常常活在懊悔之中,擔心以後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無法彌補的影響,一想到這些她就焦慮地睡不着覺,不知怎麼辦纔好,認爲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我們總是習慣將完美與好父母聯繫在一起,實際上,我們不完美並不影響我們能成爲一個好父母。如果我們總是糾結於過去教育孩子時犯下的錯誤,會導致我們深陷在自責與懊悔之中,讓消極的情緒裹挾着自己,讓自己處於自我否定的對抗中,這會消耗掉我們的正能量,無法接納自己,失去了自我成長的信心與力量。放下無法改變的事實,放下不必要的焦慮,把能量用在自我成長上,才能讓我們今後少犯錯誤。

二、做一個真實的父母

臺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在《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中寫下過這樣一段話:“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小孩,但你們從來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們必須互相容忍,辛苦堅強地活下去。當我變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樣時,請愛我原來的樣子,疼我原來的樣子,讚美我原來的樣子。”

這說明我們和孩子都不完美,我們要做的不是讓自己和孩子完美,而是將我們和孩子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彼此包容,和諧相處。所以,要做一個好父母首先就應該從做一個真實的父母開始。

第一,不掩飾自己的情緒

有一次我和老公吵架了,不想讓孩子看出來,在孩子面前強顏歡笑,但孩子還是敏感地覺察到了,他很害怕地問我:“媽媽,你不會和爸爸離婚吧?”

總以爲我們將情緒掩飾地很好,其實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早已經覺察到,不告訴他,反而會讓孩子胡思亂想,不如直接告訴他,反倒讓他心裏踏實,讓孩子知道個人都是有情緒的,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第二,坦然面對自己的過錯

不少父母不願意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他們認爲這會使自己的威信掃地,其實恰恰相反,這反而會讓孩子感到自己與父母之間是平等的,父母是值得信任的,更加地尊重父母。因爲我們常常很難原諒孩子犯下的錯誤,所以會認爲孩子也很難原諒父母,事實上孩子有可能在你承認錯誤之後就把這事忘記地一乾二淨了呢!

第三,告訴孩子自己也有脆弱的時候

父母越強大,孩子的依賴性越強;相反,父母適時地表現出脆弱的一面,則會成就孩子的強大。我們應該告訴孩子自己並不是無所不能的,也會有脆弱的時候,當你累了,應主動告訴孩子你需要休息,當你生病的時候,你應要求孩子幫忙做一些家務。當我們不再把自己包裹地滿身盔甲,孩子才能真正親近我們,展現出他真實可愛的一面。

很喜歡一句話:爲人父母,不求完美,但求成長。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我把這句話送給大家,與大家共勉,希望我們都能成爲好父母。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