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怎麼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父母怎麼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媽媽,我走了,您再也不用生氣了。親情的定義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存在的感情,就是人們渴求爲親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

父母怎麼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父母對孩子寄予厚望,將自己的理想寄託在孩子的身上,這是從老一輩傳下來的。每一代父母都會覺得這是本該的事,然後,開始“激勵”孩子,不停地學習,不停地奔跑,卻從來也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

可能未來的某一天,孩子長大後會懂得,父母都是怕自己經歷過的殘酷現實再降臨到自己身上,偶爾也會感謝父母,也會心疼他們這些年的默默付出。

只是啊,哪有孩子是生下來就足夠堅強的呢?

你現在的打罵教育,殊不知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心靈傷害。由於家庭教育不當,很多孩子放棄自己學業,放棄前途,甚至放棄生命。

一個孩子,她之所以稱爲孩子,是因爲他不夠成熟,他還處於一種懵懂的狀態。而當他們正在探索這個世界的時候,父母卻給了最沉重的一擊,爲什麼從小呵護在手掌心的孩子,你現在能這麼狠心的對待。

曾有一個關於媽媽孩子互相評分的調查:母親給孩子的大多是7、8分,她們認爲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小毛病,調皮搗蛋,不講衛生,不聽話。

而當媽媽們聽到孩子們的回答時,她們哭了。

因爲她們的孩子是這樣說的:

“媽媽很漂亮,很辛苦”

“媽媽變老了我會很傷心”

“媽媽不陪我我會傷心的”

她們的十分都毫不吝嗇的全給了媽媽,因爲她們愛媽媽,覺得媽媽是最好的。

當媽媽們看到這一幕都哭了,這眼淚中包含感動之餘還包含着慚愧。

其實,父母能夠得到孩子這麼高分的支持,纔是莫大的成功。畢竟,從前你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起來啊。

最完美的教育,是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從還沒有吝嗇對父母的誇獎,而父母卻一直忽視,忽視孩子成長中的小細節,沒能發覺孩子的優點。

這樣下去,孩子就成了你的傀儡,成了另一個你。

我其實很欣賞現在90後的散養教育,讓孩子解放天性的同時,又能夠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去發掘新的東西,擁有開拓自己的能力。

“17歲男孩跳橋身亡”已經成爲一個熱搜話題,男孩衝出車門絲毫沒有猶豫的跳下了橋。我很難想象,在這之前的一段時間裏,他經歷了怎樣的心裏掙扎。

我相信他很恐懼,他也害怕死亡的那一瞬間,只是,生活大概已經容不下他了,他的避難所從來沒有包容他,沒有溫暖,怎會舒適。相比於無窮無盡的折磨,一瞬間的掙扎需要的勇氣微弱塵埃。

官方報道,孩子只有17歲,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爭執,而母親選擇了不信任,選擇了批評。

語言暴力的傷害大於傳統暴力,身上的傷疤落下還可以再癒合,而語言暴力在無形中將一個人的靈魂殺得片甲不留。

我不相信父母在職場中沒有受過語言暴力的傷害,我也不相信他們能坦然對之。

可是爲什麼,在你受過傷害之後,瞭解了危害之後,還要再以同樣的方式去傷害孩子?是發泄嗎?理由呢?

第一次的不反抗不能證明你們就是對的,只能證明孩子是有自覺意識的,他們會把父母當成權威,而一旦這種情況成爲常態,孩子的心理可能已經“不健康了”。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 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 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

世上沒有後悔藥,也沒有時光機,故事沒有再從頭開始的機會。

就算是跪着哀求,孩子也不會再回來了,後悔不是你的藉口,逼死孩子纔是應該面對的現實。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生活從來不是一句玩笑話,隨口說說而已。你可知,你以愛之名教育孩子的時候,面目有多猙獰。

回頭關心關心孩子吧,趁着他們還有天真的笑臉,趁着他們稚氣未脫,給她們一份完整的愛。

若是因爲一句話去實驗是否能葬送兒子的生命,代價豈不是太大。

晚安~ 小朋友們~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