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抓住敏感期,育好苗

抓住敏感期,育好苗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抓住敏感期,育好苗

編者的話:似乎孩子每到一個階段,都會對某些事情特別感興趣,比如學別人說話、關注男女差異……兒童心理學認爲,這與孩子們不同年齡的成長敏感期有關。本期,我們邀請正念育兒專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進中心簽約心理諮詢師鄭莉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肖震宇博士,教您如何把握敏感期,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育兒效果。

0.5~2.5歲愛聽愛說

語言敏感期分爲兩個階段:4個月到1歲左右屬於前語言期,寶寶能發出一些單音,說幾個簡單的詞;1~3歲屬於語言期,寶寶會用手勢和簡單的口語交流,2歲左右能用簡單的音節說話,再大點就開始模仿大人的話語了。兒童學習語言存在個體差異,可能會經歷1年的語言沉默期,此時主要通過聽和觀察去理解並積累詞彙。所以,不要擔心孩子說話晚。

爸爸媽媽要把握好7~12個月這個語言積累的重要時期,多和寶寶說話。前期不斷刺激和累積會使孩子後續出現語言“井噴”。跟孩子說話用正常的語氣和口吻就好,少用“睡覺覺”、“吃飯飯”等詞語。2歲左右可以做一些語言類遊戲。比如翻開相冊,讓寶寶辨認人物,回憶當時在哪,在做什麼。

1.5~4歲重細節

寶寶開始對細小事物感興趣,比如觀察螞蟻、撿地上的小釦子、擺弄小紙片等,水池和沙子成了他們的最愛。

此時是培養敏銳洞察力的好時機,還能鍛鍊手部細微動作。父母要耐心觀察寶寶的興趣點,順着他的視線一起觀察,既能拉近親子距離,還能教給他一些觀察方法。一些動物、花草的繪本能幫助孩子觀察得更仔細,父母可以和寶寶一起讀,找出動物、植物的不同之處。還要適當表揚孩子,比如孩子在做遊戲時關注到了某個細節,從而獲得勝利,父母要適時表揚,幫他養成認真仔細的習慣。

3~5歲性別好奇

“爲什麼女孩沒有小雞雞”、“爲什麼爸爸和媽媽不一樣”……不管男孩女孩,3歲左右就會開始對性別和性器官產生興趣。有的孩子斷奶了,還是想摸媽媽的乳房,這是性心理髮展的正常表現,並不代表着“性”意味。他們對自己身體和性別的認識態度很客觀,就像認識眼、口、鼻一樣,家長切勿責罵孩子。

對生理上的性別認識往往影響心理認識。如果家長對此避而不談,孩子會以爲性和性別是“壞”東西,可能影響未來的性別認同以及戀愛、婚姻等。逃避和“善意謊言”不是出路,大可不必遮遮掩掩,不妨趁機讓孩子意識到不同的性別角色,並告知某些部位是不能隨意讓陌生人觸碰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性別角色模仿對象,即使在孩子面前,也可以大大方方表達你對另一半的愛。

3~6歲異性相吸

3到6歲的孩子處於婚姻認知敏感期,會產生“異性相吸”的萌芽,“過家家”等性別遊戲較普遍,性遊戲也很常見,比如男孩們“比大小”、在幼兒園裏當“小兩口”等。寶寶通過性遊戲認識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學習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其實,孩子內心還很懵懂,並不真正理解自己的行爲。

這個階段,孩子很自然地產生渴望接觸異性的行爲,發現了情感,開始學着處理情感。爸爸媽媽既不要如臨大敵,也不要完全無所謂,甚至藉此逗弄他,比如打趣孩子說“是個小色狼”等,而要細心觀察寶寶與其他孩子相處的狀態,幫他正視與異性小夥伴的相處。如果處理不好這些關係,孩子的心理會陷入混亂狀態,爲將來的婚戀觀、性別角色認同障礙等埋下種子。

1.5~3歲我最大

“給媽媽吃一口蘋果好嗎?”“不可以,這是我的。”這樣的對話讓家長哭笑不得,還有些媽媽說孩子“沒良心”,其實這是自我意識萌芽的表現。1.5~3歲是自我意識敏感期,此時期非常重要,影響着孩子未來要成爲什麼樣的人,長大後有沒有足夠的心理能量應對各種挑戰等。

孩子開始區分“你的”、“我的”,從開始說“我”、“不”,到打人、咬人,再到模仿。有的孩子開始“護食”,有的不讓媽媽抱別的孩子,不讓其他小朋友摸自己的玩具,完全以自我爲中心。只要孩子的言行不粗野,不影響別人,家長就不需要過分說教。

中國提倡“禮讓三先”,但過分糾正會阻礙寶寶自我意識發展。小時候就學着壓抑內心的需求,長大後難免變得虛僞,甚至失去自我,成爲“裝在套子裏的假人”。愛孩子,就別剝奪孩子形成自我的權利。

2.5~4歲有秩序

有些父母發現,孩子到2歲左右突然表現出固執、追求完美等特徵,這是規範敏感期到了。寶寶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維護安全感。他們會形成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經歷過的事情順序都得是一樣的,比如必須先穿襪子再穿褲子,否則就鬧“小情緒”。

在寶寶心裏,事物有了“對錯”之分,行爲有了“好壞”之別,比如整齊、完整是“對”的,凌亂、殘缺是“錯”的。要尊重和幫助孩子,儘可能提供有秩序的環境。如果做不到,也要接納他的情緒,允許表達悲傷、憤怒等情緒。可以幫助他調整,比如說:“積木倒了,寶寶很傷心是不是?爸爸小時候也一樣。我們重新搭起來,好嗎?”

2~7歲想認字

兩三歲時,家長可能發現,10分鐘的路,孩子往往能走上1小時,不斷指認路邊的廣告牌、路標、公交站牌。父母平時可以通過畫冊、圖片、掛圖等讓寶寶簡單地識字,但認字的最佳時期在4歲左右。因爲3歲前的記憶方式以圖片爲主,孩子並不會區別筆畫和結構,也難以理解字的含義。6歲後可以適當教孩子學寫字,遵循“求質不求量”的原則,寫得不過關要重寫。需要提醒,孩子手腕與手臂力量尚未完全發育好,寫字時間以每次一刻鐘爲宜。

家長要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不要目的性太強。商店的名稱、路牌等都可以成爲天然教材,每次買新玩具時也可以趁機教學,比如買一把手槍,可以趁孩子高興時教他認“手槍”、“子彈”、“目標”等。

4~9歲愛探索

寶寶對文化的興趣在3歲左右開始萌芽,4歲開始對數字、藝術、自然產生興趣,父母要準備迎接“十萬個爲什麼”了。6歲的兒童開始有針對性地提疑問,有強烈願望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首先,父母要帶孩子多出去見世面,接受豐富的訊息,瞭解各類風土人情、自然萬物。其次,看孩子喜歡玩什麼、學什麼,推斷興趣所在,正確引導。再次,鼓勵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盡力提供能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比如,給喜歡航模的孩子提供一個空間做“工作室”。▲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