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抓住孩子的成長敏感期是什麼呢?

抓住孩子的成長敏感期是什麼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2日下午,華南師範大學的美術館一樓咖啡廳內舉行了一場公益2.0親子沙龍。衆多專家一起討論了0歲到6歲嬰幼兒的教育經驗,吸引不少媽媽到場取經。

抓住孩子的成長敏感期是什麼呢?

經驗一

抓“敏感期”成就精英女

華南師範大學的教科院教授、學前教育專業博士生導師袁愛玲,帶着“早教專家”和“母親”的雙重身份,以自己女兒的成長經歷爲例,介紹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她說,女兒快出生時,她正在翻譯一本外國的育兒書籍,她試着用其中的理論對女兒進行早期開發。結果很成功,她女兒一歲4個月時已經認識350個字,能背30首詩。後來以全區前三名的成績考進華附奧林匹克班,高考時以全省英語單科狀元的佳績考取了美國常青藤名校之一的康內爾大學。在華爾街工作幾年後,現考進哈佛商學院繼續進修。

談到成功經驗,她說:“我抓住了孩子成長時的敏感期,在較早的階段教會她學習,所以後面的學習她都不會很吃力。”她還表示,孩子在0到6歲的成長階段,敏感期很多,她正在寫一本關於孩子敏感期的書和大家分享。

經驗二

“上班”一日識社會生產

來自廣州大學的社會學副教授方英,提出了育兒經驗的新名詞“職業見習日”,即孩子到父母工作單位作一日的體驗實習、遊玩,讓他們瞭解生產的過程及父母平時工作的崗位性質,體驗父母勞動的辛苦。方教授說:“現在的孩子面臨一個主要問題:不清楚社會生產的過程。例如你告訴孩子沒米了,他會說到市場買就行,但並不知道米是要種出來的。”他認爲這種對生產的模糊會導致孩子消費不適度,而通過職業見習,他們不僅能瞭解生產是什麼、父母工作的艱辛,同時對職業的價值也有感性認識。

經驗三

“早教”重要對象是家長

現場不少家長紛紛問到“小孩要怎麼教?有什麼祕訣”的問題。但廣東省婦聯家教通學校副校長哈英敏老師強調,“家長過早把孩子教育課程化,抹殺了孩子的想象力,這很不好。”對此,袁愛玲也補充說,早教的對象應是家長,“有些早教機構重點在孩子上,這是不對的。”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