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的同情心有多重要?父母必讀

孩子的同情心有多重要?父母必讀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是不對的嗎?”孩子委屈地問。

我啞然,問他爲什麼會這麼想。

“如果我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沒有錯,媽媽爲什麼會罵我?”

原來,上週末這個孩子和另外幾位朋友約好了,去探望班裏一位因病請假的同學。

這件事卻被媽媽阻攔了,理由是:

“你去探望有病的同學,萬一他傳染給你怎麼辦?”

小孩被禁足在家裏哪也不能去,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幾位朋友解釋。

他委屈地說,本以爲媽媽會先關心自己的好朋友,沒想到卻反覆要他離生病的朋友遠一點。

小孩一點也不喜歡媽媽對自己的好朋友,表現出近乎冷漠的態度。

如果父母習慣了用利益的角度去看待各種問題,那麼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他們也不由自主的從孩子的利益出發。

媽媽關心的是孩子的“利益”,孩子關心的是生病的朋友,當二者產生衝突的時候,媽媽就認爲利益高於一切。

在家長看來,關心朋友這種事,遠遠比不上孩子自身的安全重要。這種固有的認知,讓大多數的家長忽視了孩子內心的需求,

在他們對聽話的孩子呆在家裏感到欣慰時,卻不知道自己無意中給孩子植入了一個觀念:

下次碰到生病的朋友,比起去關心他,更要離他遠一點。

爲什麼家長的冷漠,往往會培養出冷漠的孩子?忽視孩子內心需求,就是不斷剝奪孩子的同理心。

孩子會關心生病的朋友,因爲他知道生病很難受,這種共情的能力讓他們感同身受,纔會想去探望生病的朋友。

這時候家長最應該看到的不是孩子的“利益”,而是這一份難得可貴共情的能力。

優秀的家長會首先和孩子經歷共情的階段,然後再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朋友生病了嗎?媽媽也和你一樣擔心,可是生病的人很難受,他一定不會想讓你看到病懨懨的樣子……等他病好了,再叫到家裏來玩好嗎?

這樣的家長,培養出的孩子往往富有同情心,知道自己的行爲對別人意味着什麼,懂得同情別人的不幸,憐憫他人因不幸造就的傷痛。

孟德斯鳩說的: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啓發的一種感情的反映。

如果一味剝奪孩子的同理心,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當你以爲自己教出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國家棟梁,實際上,你很可能培養出了一個心狠手辣、麻木不仁的社會敗類。

同情的能力會讓人變得善良,而善良的人,運氣往往都不會太差。

孩子的同情心有多重要?父母必讀

一位父親拽住他的小孩,從班級門口一路拖到校門口,孩子的背部被磨出了兩道血痕。

那一年我八歲,對這幕場景一記就是好多年。

以至於後來我聽到“不打不成器”,都不由自主想到這一幕,男孩哭喊着被父親拖了出去。

男孩的父親是一個酒店的老闆,平日戴着明晃晃的大金鍊子,對犯錯的小孩慣來採取“打罵”教育。

不止一次我看見他因爲孩子犯錯,當場就對自己的孩子動手。

可是打罵有用嗎?

多少年後,這個男孩還是當地的一方的霸主,整日帶着一羣小弟到處惹是生非,升學也是靠着父親花了大價錢買來的。

最後一次聽到他的消息,是因爲揍了市長的兒子,跑到外面避難,留下爛攤子給父親。

“打罵式”的教育,並不能讓你的孩子明白做錯事有什麼不對。

男孩的父親當年下手之狠,直到今天我都記憶猶新,但這些‘教育’並沒有在他接下來的人生中取到多大的成效。

從八歲開始就打架惹事生非,到處泡妞,出事後一樣要父親處理爛尾的事情。

究其原因,是一開始的教育出現問題。

現在你打服了孩子,以後孩子有能力了,只會變本加厲地討回來。

男孩的成長經歷,從小打小鬧直到揍了市長的兒子,他給父親留下的爛攤子越來越大。

如果打孩子有用,世界上就不需要那麼多教育家了,管他聽不聽話,先揍一頓再說,還不聽話?那就往死裏揍。

因爲打孩子沒有用,這個世界上纔會需要這麼多的教育家。

打孩子比起耐心開導,要來得更爲簡單,缺點是不能讓父母和孩子產生共情。

在電影《刮痧》劇情裏面,大同因爲保羅說自己的爸爸是笨蛋,就打了保羅,而保羅是爸爸上司的兒子。

後來爸爸就因爲這件事打了他,事後他解釋說:“爸爸打你是爲你好,因爲爸爸愛你。”

兒子問:“那我打保羅也因爲我愛他?”

小孩子尚且都能從話裏挑出毛病,你還天真地以爲打罵孩子是因爲愛?

實際上,“打罵式”培養是中國家長在教育上偷的懶。

真正的教育是爲了讓孩子懂得做錯的原因,而不是打一頓就敷衍了事,讓孩子明白道理哪裏是打一頓那麼簡單的事?

可是在大多數家長看來,‘揍’的方式實在比耐心講道理來得簡單,所以長久以來才成爲中國家長最喜歡的教育方式。

家長都忽略了,缺乏溝通的“打罵式”教育,很難讓家長和孩子產生同情的效果,時間一久只會拉開親子間的距離。

孩子的同情心有多重要?父母必讀 第2張

我有一個親戚,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們家一直盼着生一個兒子。

偏偏現實並沒有讓他們如願,一連三胎都是女兒,最後當家的咬咬牙說:“再來一個!”

這回總算中獎了,生了一個兒子,夫婦終於停下“造人計劃”,開始爲四個孩子的生計發愁,終日來回奔波。

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爲四個孩子過得更加艱難,吃口飯都不容易了,哪還顧得上教育?

這爲後來埋下了一個極大的隱患:把孩子養大就好,其它我不管。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忙碌的父母幾乎沒有擔任重要的角色,更是因爲兒子得來不易,對三個女兒疏於關心教育。

最後帶來什麼結果?

二十年後,他們家唯一有出息的是三女兒,但四個孩子都無一例外沒有高中畢業,要麼選擇輟學,最好的讀了中專。

最受寵的兒子更是一事無成,後來在別人的介紹下,才找到一份還算輕鬆的工作。

漠視給孩子帶來的危害不亞於打罵,父母在教育中全程扮演“路人”的角色。

這樣的家庭值得同情嗎?

首先因爲家境不佳,本來就無法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對女兒的漠視和對兒子的過分寵愛,更是徹底拖垮了家庭。

要我說,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路人”的角色,後來帶來一系列的惡果,都是不值得同情的。

更不用說寵幸兒子,而故意漠視女兒的父母,並沒有履行身爲父母的職責。

被漠視的孩子本身就比其他人敏感,也更容易棄世厭俗,缺乏同理心。

他們經常會想:把我生下來就沒管過,那我做什麼也不需要你們管。所以他們可以心安理得地做壞事,甚至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如果孩子不是自願出生在世上經歷酸甜苦辣,那麼請你在孩子羽翼未滿還不足以承受悲痛的時候,爲他們遮風擋雨,教會他們生存的能力。

孩子哭的時候,你在哪兒?孩子傷心了,你又在哪兒?

要知道,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過分的漠然和寵幸都足以毀掉一個人,更何況是孩子。

既然已經決定扮演父母的角色,就要盡職地履行職責。

最好的教育是,永遠不要忽視共情的力量,因爲它即將在孩子一生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