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總是很膽小,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孩子總是很膽小,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父母都會苦惱,孩子總是很膽小,不知道怎樣辦?

我想可能有些父母對膽小的定義還不明確。

一般這些都被認爲是膽小


孩子總是很膽小,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見人不主動打招呼、不愛叫人、被小朋友打了不敢還手、怕高、怕打雷,怕毛毛蟲、不敢下水、不敢上臺表演、怕黑、不敢自己獨處、怕生人、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很膽小,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第2張

小朋友可能在某些特定的階段會害怕很多東西,有的小朋友害怕毛絨小玩具,有的小朋友害怕太大的聲音,有的怕黑,有的怕怪物……這些類型的害怕其實多數都還能爲父母所理解。

還有很多父母不能理解的害怕:比如有的孩子怕地上或者浴缸裏的一根頭髮絲,有的孩子怕馬桶裏出水口邊上的一點水垢,有的孩子怕某種特定顏色的食物,有的孩子怕某種特定的聲音……父母們往往覺得孩子太過“膽小”,急切想要知道應該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勇敢”。

這種害怕孩子膽小,急切想要改變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在很多時候可能會讓孩子的焦慮變得更嚴重,尤其在父母不瞭解孩子害怕原因的時候。

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孩子總是很膽小,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第3張

01、分辨清楚,孩子是不是真膽小

首先父母要學會分辨清楚,孩子是不是真膽小。很多孩子並不是膽小,只是比較慢熱,進入一個新環境,或者遇到陌生人,他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熟悉和適應。而心急的父母常常迫不及待地想讓孩子趕緊融入新環境,或者和生人熟絡起來,看到孩子緊緊拉着自己不放,就推寶寶“快和叔叔打招呼呀”“你去玩滑梯吧”。孩子被父母一推,更緊張得往後縮了,於是父母就認定孩子膽小。

對策

不要隨便給孩子貼“膽小”的標籤,對孩子還沒準備好去做的事情,只鼓勵,不催促,提供幫助,耐心等待。

02、不要保護/包辦太多

有些孩子膽小是因爲爹媽保護太多,或者包辦代替太多,導致孩子能力不足。或者是父母自己就是不善社交的人,出門總是迴避人多的場合,儘量少和別人打交道。那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就好像我們大人覺得去餐廳吃飯,向服務員要幾張紙巾是件特別簡單的事情,而且一點也不可怕。但孩子就是不敢去。他膽小的原因其實是和太少出門,和陌生人接觸的機會太少。

對策

這樣的膽小是需要練的,父母不要總把孩子攬在身後,什麼都替他做。要讓孩子學着自己去做,一次不行就多練幾次。如果父母自己也有社交恐懼症,那改變一定要從自己開始。先讓自己變得勇敢一點。

03、瞭解孩子每個時期的心理特點

有些孩子膽小是成長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比如在6-12個月認生期特別害怕陌生人,在3-4歲想象力發展高峯期特別害怕黑夜、巨大的聲響和物體等,因爲這些會讓孩子聯想到一些可怕的東西。

對策

對於這種情況,父母最重要的是不強化、不指責、接納孩子的害怕情緒,然後給一些安慰和正面引導。

比如孩子不敢夜裏自己睡,直接告訴他黑夜一點都不可怕,根本沒有妖怪是不管用的。你可以這樣說:“媽媽小的時候也很害怕黑夜,天一黑,什麼都看不見了,好像掉進了一個妖怪的嘴巴里!嚇的我不敢睡覺。後來,我就拿着一根大棍給自己壯膽,如果真有妖怪來了,我就用棍子**它!可是很奇怪的是,媽媽都長這麼大了,一次也沒見到有怪物來,那根大棍就傳給你吧,很厲害的,可以打跑一切可怕的怪物。”

04、父母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

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對孩子要求太高,評價太多。孩子無論做什麼,父母都要評價一番,而且通常還要指出不足,告訴孩子怎麼做才更好。孩子得不到認可,沒做過的事就沒有信心能做到讓父母滿意。

對策

孩子的自信心來自於兩方面: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爸爸媽媽相信我有能力做好一件事,即使真沒做好,他們一樣愛我。如果爹媽能充分信任孩子,即使孩子做一件事失敗了,也能從中看到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孩子一定是個樂觀、勇敢、自信的孩子。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