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怎樣?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怎樣?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都不一樣,所以造成每個家庭和孩子的關係也不一樣,下面是小編總結了4種關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怎樣?一起來看看吧!

每天早上,丸子奶奶做好了早餐,她總是等我吃完了才用餐。在其他時候也是,總是把自己擺在付出和次要的地位,去照顧和謙讓其他人——在她的眼中,小丸子以及我和丸子爸爸,都是需要照顧的對象。

而每當丸子奶奶看到類似丸子爸爸和丸子搶一塊牛肉吃的情景,總是會無奈地嘀咕兩句:就一個孩子,還不讓着點,真是大人沒個大人樣兒。

我經常聽到大人說的一句話,就是:只要孩子有出息,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出來!和丸子奶奶一樣,很多人就這樣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的一切,自己將就將就也就過去了。

我以爲,這種父母爲孩子犧牲的親子關係,是上一代父母的烙印。只不過,如今父母犧牲的方式,從“讓孩子吃飽,上學”,升級成了“讓孩子吃好,留學”,而父母付出的,則是高價學位房,留學學費,買房基金等等。

這不由得讓我思考,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到底應該怎樣?

我想,大致分起來,有以下四種關係,一是“我不好,你好”,二是“我好,你不好”,三是“我不好,你也不好”,四是“我好,你也好”。接下來,我們就聊聊這四種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吧!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怎樣?

“我不好,你好”

父母付出與希望,孩子責任與壓力

前時,我看了一部反映日本華人生活的紀錄片,叫做《含淚活着》。講述的是一位父親,35歲從上海到日本,離開妻子和女兒去日本打拼。因爲借了高額外債,被迫做爲黑工,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15年的經歷。最後,女兒終於考取了紐約大學學醫,併成爲博士。父親也從日本回國,和妻子團聚。

如果僅僅從結果上看,這是父母爲孩子付出,並取得成功的一個感人故事。但是,付出的代價,是整個家庭15年的支離破碎:父親在日本打黑工,母親在上海,女兒在紐約,分居三地。

故事的結尾,父親表示他爲這個家庭付出了自己的責任,“就像賽跑一樣,接力棒我已經拿了,跑了那麼多年,我的目標是把這個接力棒最後交給女兒。”但是,我卻對女兒的話語更有同感,“我不需要他們爲我付出那麼多,吃那麼多苦的。”

是的,這也是讓我深爲感觸的,所幸這位女兒好學上進,取得了學業上的成功。但是,如果孩子沒有去美國留學,甚至沒有考上大學,這個家庭15年來的顛沛流離,會釀成怎樣的結局呢?這個設想,讓我不禁出了一身的冷汗。

我知道,這是中國父母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態,就是我可以不如別人,但我的孩子要勝過別人的孩子;我的人生可以失敗,但我的孩子的人生卻要成功。

但是,孩子人生是否有成就,和父母付出多少辛苦,這中間並不呈現必然的因果關係!甚至,很多時候,是阻礙孩子取得成就的巨大的障礙。

中國的父母,特別喜歡那種“孟母三遷”之類的故事,也由此奠定了很多父母有一種“自己如果不爲孩子付出,就不合格”的奇怪心態。以至於該爲孩子付出的去付出,不該爲孩子付出,也要付出。結果呢,形成了一種“父母如果不悲慘,孩子就是受委屈”的行爲模式。

這種模式,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利有弊,但終究弊大於利。所謂的利,就是能增強孩子的責任心,上進心。而所謂的弊,則是剝奪了孩子自我發展的權利,損害了孩子追求自由生活的可能,讓孩子在心理上揹負了不該有的壓力。

這麼說吧,父母既然超出正常範圍,“不好”地付出,自然是想得到孩子“好的”極大回報。而一旦這個回報沒那麼快,如“8萬一平米的學位房都買了,還沒考到前三名”,父母就會感到失望、委屈和焦慮。

又或者,沒有按照父母期望的方向發展,“不好好學數理化外,非要唱歌跳舞學文藝”,父母則會強制孩子放棄,從而產生巨大的矛盾。這樣下去,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變得緊張了,大家都委屈,都覺得對方不好。

“我好,你不好”

父母挑剔與責苛,孩子自卑與膽怯

這類父母,大多是生活的強者,事業上的成功者。他們靠着自己的付出,取得了社會的認可,也實現了自我的價值。於是,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也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有一次,一位母親找到我,悄悄跟我傾吐自己的煩惱。她說,自己和老公都是名牌大學的博士,各自在工作領域內也都非常出色,家裏的物質條件很好,而且也很注重對孩子教育和陪伴,可孩子就是成績差。

“我覺得孩子怎麼那麼笨呢,那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她和老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爲什麼兩個博士生養育的孩子,“智力那麼差,反映那麼遲鈍”?

我告訴她,“你們用兩個博士的要求,去要求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怎麼能不感到孩子笨呢?”這位母親反駁道,“不是的,我和他爸爸小時候就很聰明努力,從來都是優秀生”。我又跟她說,“你們是在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孩子,怎麼能否認孩子用另外的方式取得成就呢?”

我認識很多很有成就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過多地依賴自己現有的成功經驗,而忘了自己是如何從孩子一步一步成熟起來,中間也曾面臨很多挫折和困難。

做企業家的,希望孩子從小就展現商業天才,忘了自己從小數學就不及格;做藝術家的,希望孩子四歲就要出畫冊開展覽,忘記了自己是如何艱苦地寫生練習;做學者的,希望孩子出口成章下筆如有神,忘記了自己曾經怎樣地度過迷茫的時期……

父母用自己現在的成就,或者自己成長中的經歷,去嚴苛要求孩子,是極其不公平的。我親耳聽到,一位長輩對自己的兒子說,“你這一輩子,能取得我十分之一的成就,就算不錯了!”

我不知道這是激勵還是貶損;我也聽到一位母親對孩子說,“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根本不費勁兒,全是考雙百!”這算是炫耀還是失望呢?

總之,當父母用“我好,你不好”這種方式,去處理和孩子的關係的時候,無論作爲父母的動機如何,是激勵還是炫耀,其結果只會讓孩子把自己當作了敵人和對手。

而孩子處在這樣一種家庭氛圍時,自信心會非常難以建立,“反正怎麼做也不能得到父母的賞識,怎麼努力也不能超越父母的成就”。於是,你就會看到,很多所謂的“二代”,就乾脆把興趣轉移到吃喝玩樂上去,承認自己是一個人生的失敗者和父母成就的得益者了。

“我不好,你也不好”

父母失敗與認命,孩子灰暗和放棄

在一個飯店裏,我看到一位父親,任憑無良的朋友用筷子蘸了白酒,去喂自己還不會說話的兒子取樂。我對他說,這樣對嬰兒的健康發育非常有害。誰知,他一副無所謂的模樣,“我們這樣的家庭,還健不健康,誰管得了這麼多!”

人的家庭,是無法選擇的;但面對生活的態度,卻是可以選擇的;同樣的,父母無論自己的成就如何,是可以選擇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的。

有很多的父母,遇到了生活的挫折,遭到了事業上的打擊,就放棄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認爲自己的命運不好,而且,也用這種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孩子,“誰讓他運氣不好,託生到我們家呢!”

很難想象,一個“成功者的孩子也是成功者,失敗者的孩子也是失敗者”的社會,會有什麼希望。孩子是獨立的,作爲父母,不是把自己的命運讓孩子去繼承和模仿,而是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而這,也正是生命的精彩之處。

記得在小學和中學階段,我的很多同學,都具有不同的天分,但他們的父母,總覺得自己都不是幹那一行的,自己的孩子肯定也不會有出息。

於是,不肯爲孩子買一把琴,不肯爲孩子買一副畫具,不肯爲孩子買一本圖書,最後,這些同學也就在父母的暗示下,逐漸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和夢想,甚至早早地就擺了個小攤賣宵夜,開個小店修理摩托。

我不是說這些職業有什麼不好,而是說,正是因爲父母的“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宿命論思想,隨時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喪失了度過不同的人生的可能。因爲無論是什麼樣的孩子,也很難抵擋來自最親愛的家人的持續打擊。

“我好,你也好”

父母向上與積極,孩子自由與獨立

我想首先說明一點,在這裏,所謂的“父母好”,並不是結果上的好,而是狀態好。也就是說,作爲“我好”的父母,並非是用物質條件、名氣條件來衡量的,而是他們的精神狀態。

父母可以是普通的職員,是勤勞樸實的農民、清潔工,屢次創業失敗但從未放棄保持樂觀的企業家,這都沒有什麼關係。關鍵的是,父母都很自信,對孩子也常常鼓勵和讚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上把“好的家庭”的標準,設置的非常單一和可笑。好的父母,就要給孩子住大房子、僱保姆、送名校,否則就不是好的父母。

其實,這都是從父母角度出發的單一思想,而非從孩子角度的事實。當很多父母努力賺錢去實現這些所謂的目標的時候,孩子最開心、最想要的卻是,每天爸爸能夠騎着單車接送自己上學。

要知道,孩子眼中的好,非常單純,非常美好。他們需要的,是父母每天開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回家不抱怨老闆和工作,能夠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鼓勵孩子的每一個成就。一心一意的陪伴,就是這麼簡單。

父母的好,是努力做事情,享受自己的生活;孩子的好,是開心地上學和回家,是被父母尊重與讚賞。

家庭是一個整體,父母和孩子都是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因爲誰的事情,都不應該去過度地犧牲。生活本來就不是完美的,生活也同樣是需要家庭的每一個成員去擔當的,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父母都有把生活塑造得儘量美好的心態和能力。

父母和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同時,也把對方的好,作爲自己幸福的來源。那麼,“你好,我也好”的關係,就會伴隨父母和孩子的一生。這也是最理想的親子關係。

在這樣的家庭裏成長的孩子,擁有的最寶貴的,不是繼承父母的財富和名望,而是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處理不同境況的行動能力。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