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教育寶寶需要技巧,“挫折教育”,正在變成“折磨教育”!

教育寶寶需要技巧,“挫折教育”,正在變成“折磨教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寶寶需要技巧,“挫折教育”,正在變成“折磨教育”!前段時間,看了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的小女兒出生,他像給大女兒一樣,也給小女兒寫了一封信,小編很是感動,真的,別再對孩子挫折教育了!

他說,雖然現在媒體還在關注一些世界上的負面問題,我們仍然相信,正能量的東西將會勝出。我們對你們這一代,以及對未來,是非常樂觀的。

他說,與其告訴你如何成長,我和你媽媽更願意聊聊你的童年。當你長大了,你一定會面對一個無比嚴肅、正經的世界,這就是爲什麼要趁着童年好好玩的原因。

他告訴女兒,你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童年,所以不要浪費太多時間擔心未來,你有爸爸爲你做這些事,我們會盡我們所能來保證你這一代未來的世界更加美好。

這封信深深地感動了我,因爲裏面透露的溫情——“當你長大了,你會面對一個無比嚴肅、正經的世界,請趁着童年好好玩”。

不是我們熟悉的話,我們熟悉的話是——

“這是多大一點事?你這一點挫折都無法經受,長大那麼大風大浪,你這麼過?哭吧,習慣就好,不堅強,離開爸媽就完蛋。”

也許是環境、國情和壓力,中國式父母對未來更加嚴峻的擔憂,是“挫折教育”盛行的主要原因。

“挫折教育”,正在變成“折磨教育”。

我們今天討論的“挫折教育”,是特指過度設置的“挫折”:刻意設置挫折讓孩子體驗,甚至以軍事化手段強制執行。

所謂“挫敗教育”,就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地去製造“挫折”,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

磨鍊意識,提前準備好面對世界的殘酷。

前陣子樂嘉帶四歲女兒徒步橫穿沙漠,就是典型的“挫折教育”。徒步前,樂嘉就對女兒約法兩章:

不可無理取鬧,不哭的孩子最美。

無論發生什麼,絕對不可以讓大人抱,要靠自己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我不明白,這個眼淚,有多少成分,是孩子努力取悅父母,或者終於完成非常人可忍受經歷的解脫,對一個四歲的孩子——

我沒有看到挫折,我看到的是折磨。

有很長一段時間,國人對董卿小時候經歷的狼爸行爲,站在高度讚美的態度裏。

但很少有人知道,董卿每次談及父親,都會流下複雜的眼淚。

董卿出生在一個不錯的家庭,但父親秉承嚴苛的“挫折教育”。

教育寶寶需要技巧,“挫折教育”,正在變成“折磨教育”!

從小主動承擔家務,刷碗、擦地;天沒亮去跑步,每天1000米雷打不動——“整個學校的老師同學都看着你,覺得自己像阿甘。”

不讓照鏡子,媽媽做了新衣服,爸爸嚴厲阻止,理由是“馬鈴薯再打扮也是馬鈴薯”。

爲磨鍊意識,15歲去賓館打工,十個房間,20張牀,1.8米的席夢思牀墊一個人擡。父親來看望她,她哭着說太辛苦了,父親說,你要堅持。她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

今天的董卿,因爲在《朗讀者》出口成章的出類拔萃,因爲對著名翻譯家許淵衝老人“3次下跪”的優雅儀態,被網友盛讚,並且被推崇“嚴師出高徒”,但我們忽略是——

董卿只有一個,而千千萬萬普通人,在經歷瞭如此嚴苛的童年卻沒有被世俗認可的大成就,會走向反面的毀滅。

神童魏永康,兩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一切成就歸功“挫折教育”,母親曾雪梅不斷提高對孩子的要求,也因此付出一切。

但進入大學後,很快因爲精神與成績、心理與年齡的不平衡,不匹配不同步,他被勸退。母親怒氣沖天來到北京“這麼好的條件你卻不爭氣,不如去死!”

董卿是成功了,但她幸福與否,並不能因此而證明,我們知道的是,她小時候曾經想過自殺。

另一個明星,陳喬恩,在一次真人秀,暴露了父母對自己的“挫折教育”:軍事式管理,稍有不滿,會被枯樹枝抽打。

所以直到今天,她30多歲,依然對人羣敏感,有社交恐懼;看到媽媽,還會緊張:我擔心她隨時打我。

成功是社會定義的,但幸福,始終是自己一個人關起門來的事。

人生漫長

挫折就是生活本身

今年廣州媒體人尼德羅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網絡相約自殺遊戲:我們並不理解孩子的孤獨》。文章揭示了觸目驚心的“兒童相約自殺現象”,無數父母惋惜的點是“這些孩子太傻了,太脆弱了,這點壓力都扛不住”,卻不去關注背後的本質——

父母很難想象,孩子在現代社會承受了多少壓力,而父母還在不斷以權威製造壓力,測試和壓制孩子的情感。

尼德羅這一段話,其實是對“挫折教育”很好的誠懇註解——“孩子從來沒有成爲家庭裏平等的一員,他們被要求,被批評,被擺佈。”

挫折教育帶來的後果,從心理學來說,最有可能的是什麼?

童年從來未被滿足,長大後內心虧空得無地自容。揹着一身的“挫敗感”上路,否定自我,懷疑人生。

習慣了父母說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能,於是就真的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

“討好型”人格也大多產生於此,內心覺得“我不配”,唯有拼命努力,才能賺取別人的認同。

你對世界抱有不安,纔會急於給孩子拔苗助長,授以鎧甲,恨不得“武裝到牙齒”。

你擔心被世界踢出局,纔會急於強大孩子,怕他遭遇同樣的傷害無力抵抗。

可人到中年,我們終究發現,我們根本不需要給孩子設置挫折,經歷了殘酷的童年生存,少年競爭,結婚生子過程的起伏跌宕,我們終會明白——

挫折不需要設置,因爲整個人生,就是挫折本身。

我身邊有許多被社會定義的“成功人士”,當他們經歷中年危機、人生真實挫折的時候,遠不如普通人心態良好,他們常常抑鬱、自殺,因爲他們敏感、太渴望被認可、無法頓感地在平凡中尋找快樂,也無法承受失敗。

他們的共同點是,沒有在童年,感受過自由的幸福力。

沒有經歷過“無條件地愛”,只經歷過“完成KPI纔得到獎勵的不斷闖關”——

連“幸福”都沒感受過的人,如何去堅信“我會幸福”?

所以,看到扎克伯格對女兒的願望,我內心會感到柔軟——

我希望你能盡情地閱讀蘇斯博士的書,然後自己創作關於Vipper和Vipp的故事。

我希望你能和Max(大女兒)一起騎旋轉木馬,直到騎遍每一隻彩色的小馬。

我希望你盡情地在家裏的客廳和院子裏瘋跑,想跑幾圈就跑幾圈。然後,我還希望你能多多地睡覺,睡得安穩。

我希望在你的每一個夢裏,都能感受到爸媽對你的愛。

……

挫折不需要設置,因爲挫折無處不在。

身爲父母,應該做的是讓孩子明白——

贏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兒。所有成功最終都只是幸福的輔助,從人間煙火裏拿到幸福,纔是最重要的能力。

最後,想推薦一部最近無意中看到的動畫片。

故事很簡單,一隻鷸寶寶像往常一樣等着媽媽餵食,而這一次,媽媽想讓她自己學會捕食。

鷸寶寶獨自站在海邊,不出意外地被海浪撲倒,嚇得一臉懵逼,一次次躲回樹叢再重新出發。

媽媽做的最多的不是斥責、逼迫,而是鼓勵、觀察和等待。等待鷸寶寶慢慢適應,等待它交到新朋友,等待它在海浪下看到美輪美奐的新世界——它自己戰勝了恐懼,挫折才成爲它的成就。

我喜歡這部不知名的動畫,因爲它提供了挫折教育一個新的思考角度——

“苦難”並不是值得炫耀,“挫折”本身無意義,如何面對挫折、與挫折相處,纔是教育的意義。

願我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