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愛和滿足之間,如何把握這樣一個度?

愛和滿足之間,如何把握這樣一個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1、前陣子,63歲的“音樂教父”推出新專輯《家III》,暌違歌壇多年後重回大衆視野,似乎已多了一層柔軟的力量,箇中的改變,相信是女兒給他的。

關於羅大佑和女兒,網上消息並不多,前幾日看到一則“羅大佑拒給5歲女兒生日禮物”,據說羅大佑去接女兒下課,女兒上車就問羅大佑“生日禮物呢?”

他回答:“我來載你就是最好的禮物。”

63歲的爸爸和5歲的女兒,這般“老來得女”的組合常常會讓人聯想到無條件的寵溺,但羅大佑的表現,讓媒體紛紛評論羅大佑女兒是“假的星二代”。

似乎羅大佑最在意的,是一種非常刻意的“不溺愛”。

02、這種刻意的“不溺愛”讓我想到我的童年的好朋友小波。小波的父母都是高知,屬於當時的中產家庭,可他的童年卻被匱乏感深深折磨。

我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小波被推薦參加一場科學知識競賽,我把一套自然科學繪本借給他看,小波對那套書愛不釋手,反覆地讀,最後竟然拿了競賽的一等獎。

比賽後他跟我說,“真羨慕你有這麼多課外書,我父母從來不給我買。”

作爲80後,我們小時候的資源並不匱乏,那個年代流行過的學習機、寵物機、芭比娃娃、手掌遊戲機、手辦模型……很多孩子多多少少都擁有過。

而小波的父母把這些課外的讀物、用品都歸爲玩物喪志一類,總是騙小波:

“等你考上xxx再給你買!”

“只要把書讀好了,以後想買什麼買什麼!”

小波童年最期盼的是暑假,這樣他就可以住在親戚家裏,從早到晚地打遊戲。

被嚴重壓抑的慾望其實並沒有消失,而是在尋找機會報復式地反彈。

愛和滿足之間,如何把握這樣一個度?

有一回,小波爸爸隨口一說,能拿物理競賽第一名就買個遊戲機。

沒想到那陣子,小波真的發奮圖強啃了好幾本習題集,拿下了物理競賽一等獎。然而,他爸爸卻食言了,“等你考上大學再買!”

等小波進了大學,爸爸早就把當初的“承諾”給忘了,或許小波自己也忘了。

但被延遲的需求似乎也成了小波內心永遠無法被滿足的一個固結。這就像20歲時夢寐以求的裙子,到40歲時再獲得,早已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進入大學以後的小波,離開了高壓的家庭管制,就像一根被拉到極致的橡皮筋,一不小心鬆開,就遠遠地彈了出去。

他偷偷把父母給的學費拿去買電腦,沒日沒夜地在寢室裏打網遊,課耽擱了,學費也欠着沒交。

別人在考證學外語找實習的那幾年,他都在打遊戲。最終,小波沒有拿到本科階段的學位證,畢業後也遲遲未落實工作。

03、記得讀書那會測智商,小波的智商超過130,總覺得他本該有更好的發展和成就。

在小波爸爸的育兒觀念裏,只有埋頭讀書是正道,什麼課外讀物、遊戲、玩具……都是需要靠意志去抵抗的誘惑。

然而,孩子小時候那份未被滿足的遺憾,是一種比“成績考砸”更嚴重的創傷。

前陣子遇到小波爸爸,獲悉小波的近況:酗酒、沉迷遊戲,行爲幼稚,常常不出門,還患過抑鬱症,這些年幾乎沒有工作。

因爲顧及小波爸爸的感受,我小心翼翼地提了小時候的一些事情,比如小波對課外讀物的嚮往,對遲遲未得到的掌上游戲機的執念……

也是那次談話我才發現,小波爸爸其實也意識到自己過去的“刻意不滿足”存在問題。

“那時候太希望他能一門心思撲在讀書上,我一直以爲,延遲對那些遊戲、玩具的滿足,能磨練他的意志力。”

很明顯,小波爸爸是知道“棉花糖實驗”的,但他對“延遲需求滿足”卻有着錯誤的認知。

延遲滿足絕非“不滿足”,並且,擁有這份“延遲”能力的前提,是曾“被滿足過”。

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一個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他們在幼兒園裏找了10名兒童,讓他們分別單獨呆在一個

僅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裏,桌子上有一塊棉花糖。研究人員告訴兒童:

“你可以立刻吃掉棉花糖,如果你能等上20分鐘,就能得到更多的棉花糖。”

實驗結果是大多數孩子堅持不到3分鐘就放棄了,僅剩大約?的孩子成功延遲了對棉花糖的慾望。▼

後來對這些經歷實驗的孩子進行長達10多年的跟蹤,發現在實驗中沒有忍住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專注力、抗壓力都欠佳。

而那些能夠成功延遲滿足的孩子,學習成績更高,成年後在各方面的表現也都更好。

這個實驗研究的是兒童“自控”能力與成年後成就之間的相關性,隨後,育兒專家紛紛提出建議:在誘惑面前能等待更久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工作等諸多方面,都能獲得更高的成就。

04、“延遲需求滿足”的實驗之所以能在教育領域“走紅”,或許是因爲它正好切準了父母們內心對孩子的強烈控制慾。

而令我非常擔憂的是,像小波爸爸這樣,對“延遲需求滿足”存有誤解的家長,或許並不在少數。

那些錯誤訓練孩子“自制力”的家長,往往忽略的是以下兩點:

1延遲需求滿足訓練僅適合4歲+兒童

兒童大腦中“抑制”的能力,由前額葉掌控,大約在4歲時才發育充分。也就是說,4歲之前的孩子更傾向於思考眼前的、可觸摸的東西,“忍住慾望”的能力對ta們來說,太困難了。

所以,4歲之前進行延遲需求滿足,其實是在折磨孩子,並不能起到任何效果。

2“無條件滿足”是必要前提

在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儘可能地無條件地去滿足孩子各種需求,餓了要喂、哭了要抱,這份“無條件的滿足”是孩子的心理營養。

有充足心理營養的孩子,ta的內心是相信媽媽在一定的“延遲”之後,會給予ta食物、擁抱和愛的,所以ta纔會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

對於一個從未被滿足過的孩子,你讓ta如何有能力去“延遲”?

愛和滿足之間,如何把握這樣一個度? 第2張

05、無論是小波爸爸,還是羅大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都是對孩子的刻意“不滿足”,生活中這般爲了讓孩子不被溺愛、學會忍耐,而不給予愛和滿足的家長並不少。

於是,家長們也產生了困惑,愛和滿足之間,如何把握這樣一個度?

其實我們要控制的並不是愛,而是給予愛的方法。

當孩子4歲之後,如果父母要進行延遲需求滿足的訓練,需注意以下幾點:

1、言而無信的父母養不出有耐心的孩子

小波爸爸承諾拿物理競賽第一名就買一臺遊戲機,然而最後卻食言未兌現。

被父母“哄騙”之後卻又未拿到獎勵,這種失望和委屈的情緒會透支孩子對於環境的信任感,在ta心目中會產生這樣一個信念:“等待後會得到更多棉花糖”的承諾都是騙人的!

延遲需求滿足的訓練,只應該是“延遲”,絕非“取消”!只有在充滿信任感的也必須延遲滿足訓練中,孩子的自控能力纔會不斷提高。

愛和滿足之間,如何把握這樣一個度? 第3張

2、訓練的過程,要與孩子共情

其實忍耐和等待,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在煎熬的體驗中,父母最好能夠不斷共情孩子等待時的感受,跟孩子共同去面對等待的過程。

比如,我答應過樂樂,等她把自然拼讀統統學完之後,會帶她去海洋世界看企鵝(這是她最喜歡的小動物)作爲獎勵。

其間好多次,她都央求我先帶她去看企鵝,她等不及了。我堅持了約定的界限,告訴樂樂:“媽媽也很想去看企鵝,但媽媽會陪着你把功課學完。”

整個過程,我都在向孩子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媽媽聽到你的需求了,媽媽也會陪着你一起經歷等待的過程。

3、延遲滿足的“訓練物”要謹慎

無論孩子在什麼年齡,跟生存息息相關的基本需求(吃喝拉撒睡),都不適合用在延遲需求滿足的訓練中。

這些基本需求,都是跟安全感息息相關的,必須給予無條件的滿足。

適合用於延遲需求滿足訓練的,只能是玩具、零食、科普讀物等“錦上添花”的非基本生存需求。

愛和滿足之間,如何把握這樣一個度? 第4張

無條件滿足孩子對於生存和依戀的需求,才能讓ta有“力量”去對抗未來人生當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飢餓感和匱乏感的“考驗”。

延遲滿足的忍耐力不是靠蠻力壓制獲得,而是來自於耐心、守信的親子關係。

當孩子咬牙堅持忍耐的時候,我們不該是冷眼旁觀的觀衆,而是跟孩子一起“修煉”的同伴。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