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該如何對待?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該如何對待?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只要是人,就都會有情緒,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那麼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該如何對待呢?

一家三口外出辦事,回來經過農貿市場,想想家裏年前沒囤什麼菜,就跟父與子說,你們在車裏等着,我去買點菜。

車子停在菜場側門入口斜對過,車裏喜馬拉雅電臺正在播放兒子愛聽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

菜場很大,一半的攤位鋪着防雨布,另有一半攤位,攤主在和隔壁鄰居閒着嘮嗑。

平日熙熙攘攘的菜場,此時只有幾個稀稀落落的買菜者。

還好,各種蔬菜水果、豬牛羊肉一應俱全。只是價格貴得讓人乍舌,比如小排,平日裏二十多塊一斤,今日卻要賣上四十五。加班工資三倍,僅限初一到初三,這排骨怎能過了初三還是兩倍價格呢?

想想大過年的,沒回老家過年的攤主也不容易,我就買了兩根排骨——其實主要是家裏有兩個肉食動物在等着。

出了農貿市場,我跑過雨地,打開車門,一腳跨進副駕駛位,隨口問了老公一句:“你猜今天排骨多少錢一斤?”

沒想到兒子在後面竟然吼了起來:“媽媽不要說話、不要說話、不要說話!”

當時並沒有意識到,是我影響了他聽書,他很生氣。出於防禦本能,我用同樣大的聲音吼:“幹嘛那麼大聲?我和爸爸說話都不行嗎?”

他用帶點哭腔的聲音依然大聲在喊:“不行!我都聽不見了!”

我要求他注意剛纔的態度,用比較友好的方式重來一遍。

他不肯。

於是,你一聲我一聲,吵了起來。後來就變成了“看誰能贏”。

毫無懸念,我倆都沒贏,各自氣鼓鼓地悶不吭聲。爸爸則小心翼翼地開車,一句話也不敢說,估計是怕引火上身吧。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該如何對待?

一路上,我開始咀嚼剛纔不愉快的交鋒,想要理清這樣的情況是否可以避免。

事實上,每當孩子出現情緒,我感覺像是針對我的時候,我往往處理得都不夠讓人滿意,或者說,自我感覺很沮喪。當然,孩子的感覺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問題很簡單,我們經常忽視或者說壓制自己的情緒,以致於我們根本無法從孩子的信息中去識別情緒。

而只有善於處理自己情緒的人,才能接納和承認孩子的情緒,並通過具有共情作用的積極傾聽傳達給孩子。

回頭看兒子的行爲:他衝我大吼,並不是針對我這個人,而是他正投入聽書的愉悅感受被打擾了。如果此時,我能注意到他的情緒適時閉上嘴,或者對他的情緒予以反饋:“你覺得很生氣,因爲聽書被打斷了!”

若他憤怒的情緒被感受到了,我們就不會有接下來的爭吵了。

問題是,他的態度引發了我的情緒。

即,在那一刻,我不是一個心量大於孩子的媽媽,而是和他一樣被情緒控制的孩子。

來看一看,現已爲人父母的“當年的孩子”是怎樣成長起來的。

孩子:怎麼又是白菜餃子,我要吃肉餃子!(失望)

家長: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有白菜餃子吃就不錯了,還想吃肉餃子?!(失望的情緒被否定)

孩子:二丫壞透了,我不想跟她玩了!(憎恨)

家長:別瞎說,二丫是個好孩子。(憎恨的情緒被否定)

孩子:我的玩具被弄壞了,嗚嗚嗚......(悲傷)

家長:不就是一個玩具嘛,又不值錢,回頭再給你買一個。(悲傷的情緒被否定)

孩子:我這次考試得了全班第二名耶!(驕傲)

家長:考第二名有什麼了不起,小明考了第一。(驕傲的情緒被否定)

孩子:弟弟把我的書都弄壞了,我恨不得打他一頓!(憤怒)

家長:他比你小,不許打他!(憤怒的情緒被否定)

情緒被否定,或者被忽視,相信大部分爲人父母都經歷過,久而久之,我們慢慢學會了壓制自己的情緒,表現得懂事、圓潤,是因爲我們沒有情緒嗎?當然不是。

而是因爲我們覺得“情緒是不好的,尤其是憤怒、沮喪、恐懼、憎恨等這些‘負面情緒’”。但這些“不好的情緒”是不是真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些被壓制的情緒不會憑空消失,而是會在某一時某一刻被觸發。

只有正視自己的情緒,安撫它,接納它,再次出現類似情緒的情況才能越來越少。也才能更好地識別和協助孩子處理他的情緒。

情緒是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無論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它成就了有血有肉的我們。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該如何對待? 第2張

現在很流行一個詞,叫“正能量”,即正面的積極的言論、行動和感受。

但是,“負能量”也是必然存在的,它不會因爲大家不喜歡不接受就不存在,尤其是不好的感受。

當你丟了皮夾子,你不可能假裝歡樂,祝福那個撿了皮夾子的人發大財。你除了積極尋找、掛失之外,不可避免地會體驗到焦躁、沮喪、失望等情緒。

此時,若有人告訴你,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一個皮夾子嘛。我猜,你大概很想給他一個封眼錘吧。

回到前面孩子的情緒上,若要孩子感受到父母理解他,接納他。

正確的做法是:

看來你對於又要吃白菜餃子感到很失望!

你憎恨二丫,所以不想跟她玩了。

玩具被弄壞了,你真的很傷心!

你爲自己考了第二名而感到驕傲!

弟弟把你的書弄壞了,這讓你非常生氣!

這樣的積極傾聽常常會打開孩子傾訴的大門,當他把自己的情緒宣泄完了,也就放下了。

與其瘀積在心裏,不如大聲說出來。

這一點,我想大部分父母都認同吧?

情緒會伴隨着人的一生,在你修煉成佛、心如止水之前,如何與情緒相處,是重要的課題,對孩子來說,亦如此。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