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自信的孩子,絕不是父母誇出來的

自信的孩子,絕不是父母誇出來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孩子不是賣西瓜,不要過度的誇誇誇,當下社會,我們常常將一個人是否具有自信心做爲人格是否健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而我們,以及父母輩,大多是受打擊教育長大的,我們常常將自己缺乏自信的挫敗原因歸結於小時候父母給予的否定太多。

帶着這樣的反思,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幾乎每個家長都繃着一根“賞識教育”的弦。

有時候,家長們真的很誇張。

遊樂場裏,孩子爬一個坡,家長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兩分鐘時間裏,十幾個“聰明”“厲害”“你最棒”配合着誇張的語調脫口而出。

家裏,孩子搭了個積木,老人在旁邊不停的心潮澎湃,快把孩子捧上了天:“我們寶寶就是聰明,積木搭的就是比別人好看”。

可是,過猶不及。

自信心的養成不是非黑即白,非貶即誇的簡單推理。

不恰當的誇獎和吹捧,並無法幫孩子形成根植於內心的自信,卻幫助孩子構建了一個依賴外部評價的脆弱信心體系。

過度誇獎,是一種欺騙

孩子總有走出家庭的一天。

當走進學校,他發現自己再也無法身處一個永遠有人給面子的環境中,自己也根本不是家長嘴裏“最聰明的”“最厲害的”,他們該如何面對這份失望?

有些孩子,常常“輸不起”,進了幼兒園,拿不到第一就發脾氣。歸根結底,也是從小被當成“最棒的”他們,根本無法適應現實並不如此的轉變。

過度誇獎,會消滅內驅力

被過度誇獎的孩子會認爲,自己努力的目標,是爲了立刻贏取別人的關注與誇獎。當孩子完成任務,本應自然浮現的成就感,長期被撲面而來的過度誇獎掩蓋,孩子追求成功的內驅力會一點點消失。

所以,做事導向,從自我突破,變成了立刻尋得外界的認可。

成年後,常見很多做事沒有毅力的人,行事模式趨向於索求即時獎勵,即做事情一定要馬上看見好處(表揚或獎勵)。

如果某件事回報很大,但需要很大的堅持和沉下來的投入才能成功,這些喜歡即時獎勵的人往往因爲內驅力已被破壞,很難堅持下來。

可是,健身也好,創業也罷,世界上很多有意義的事,都不是看得見即時獎勵的。

但一個從小圍着外界的即時獎勵而努力的孩子,又怎麼可能輕而易舉變得堅毅呢。

自信的孩子,絕不是父母誇出來的

過度誇獎,會養出玻璃心

當孩子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已被家長誇張的吹捧破壞殆盡,他們就無法修復一個正確的自我認知給到自己。

所以當一些不懷好意的老師說:“你這個小孩,以後不會有出息”,或者“你這麼皮,沒人會喜歡你”時,有正確自我評價體系的孩子,受到的影響更小,因爲他們並不完全依賴於靠外界看法來確認自身價值。

而會把這樣的荒謬攻擊和錯誤當成真相的,往往就是那些被過度誇獎的孩子,因爲他們早習慣了從身邊的評價中認知自己。

活在外部評價體系中的人,一輩子都是痛苦的。即使外表僞裝的多自信,別人的一個否定,一個評價,都足以把他打入萬般糾結的痛苦之中。終其一生,都在爲了一顆“別人怎麼看我“的玻璃心中惡性循環。

不打擊,不吹捧,如何做才能幫孩子樹立根植於內心真正的自信?

不過分代勞

按照溫尼科特的觀點,母親的臉,是孩子的鏡子。著名的視崖實驗已經證明過這一點 ---

當孩子爬行停在高高的玻璃棧道前,孩子會轉頭觀察媽媽的臉,母親若是神情緊張,孩子就會立即停下,若母親輕鬆自若,孩子則會嘗試向前探索。

所以,自信的形成,在嬰幼兒時期,是以來自父母的“他信”爲基礎 --- 即我的父母是否認爲我是有能力的。

回到現實生活中,

孩子嘗試自己吃飯,父母總覺得他吃不好,不讓。

孩子嘗試爬沙發,父母總覺得會摔跤,要抱他。

這樣的行爲,就是在傳遞“你會摔跤”或“你沒我不行”的催眠暗示給孩子。如果日復一日持續下去,孩子自然就在家庭習得了自己的膽怯和自我懷疑。

Billow剛學會趴着下牀,還不熟練時,往往在落地前的最後關頭拽着被子不肯撒手,哭喊着要我幫忙。

那時我不會直接抱他下來,而是站在他身後說:“媽媽在背後,你很安全,你試試手往後移”。

當他落地的一瞬間,他臉上成功的喜悅令人動容。

不代勞,也就是不剝奪孩子完成任務的巨大的成就感,這是心智催生自我價值感的重要環節。

邀請孩子幫忙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在家庭中被當做弱小。

可智力體力有限的他們,又很難在強大的成人面前不顯得弱小。

於是,我們可以考慮創造一些機會,讓他們在家庭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抱起孩子,把每天開關電燈的任務交給他們。

可請孩子幫忙,從茶几上遞給你一張紙巾。

請孩子負責進門前按門鈴。

請孩子幫忙在鞋櫃中找出你的鞋子遞給你。

大一點,可以讓他們參與到家務中。

所有創造的場景,都在藉機告訴孩子,你做的事情很重要,對家庭很有幫助。這對於孩子發展良好的自尊從而形成自信,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認可努力,而不是特質

誇孩子喜歡提問,而不是聰明。

誇孩子在遇到困難後懂得堅持,而不是最棒。

特質是主觀的,不客觀的東西都會存在着認知偏差。

並且大多數的特質如“聰明”等,是孩子抓不住看不見的,這些特質並不受他們左右,家長的讚揚很多時候會成爲一種帶着欺騙性質的包袱。

當他們有一天發現,身上這些標籤並不如此,但自己卻很難改變時,那樣的感覺是令人絕望的。

但提問,堅持這些品質或行爲,是孩子看得見,摸得着,並且可以主動去強化的。

認可這樣的具體的行爲或品質,孩子會感受到自己具體那些努力是被欣賞的,可以帶來更真切的動力感,也纔會隨着年歲漸長,依舊切實正確的信任自己。

尊重孩子的表達

國內精神分析界大咖李鳴曾反提到,一個成年後具有領導天賦的人,很重要一點是對於自己的影響能力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的表達會被別人看見和接受。

而這一切,都來源於從小在家庭中,他是否擁有這樣的感受。

當孩子此刻不想喝水,對送到面前的水杯拼命擺手時,家長是尊重孩子的節奏,還是硬逼着孩子“你一定要喝”。

當孩子崩潰大哭不肯坐推車時,家長是忽視着逼其就範,還是說“媽媽明白了,你不開心,你現在不想坐推車”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孩子的世界不需要規則。只是,在沒有危險或者不影響到別人的大背景下,孩子的意願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儘量被尊重。這也不意味着我們就不能拒絕孩子,但這樣的次數,應該在規則允許範圍內,儘量的少。

否則,這就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要表態,沒用的。

在這個部分,有一個很好的遊戲可以玩,即“跟隨孩子的指令”

Billow現在很喜歡玩這個遊戲,和我們各坐沙發的一端,他做任何動作和表情,我們都盡力模仿,完完全全由他主導。

這個遊戲也是在告訴他,他的意志和表達,是會被我們接收到的。

弱化錯誤,關注解決方案

當孩子做的不夠好,或者犯了錯誤時,不關注錯的部分,而是專注於解決方案。不關注過去,但着眼於未來還能做什麼。

當孩子拼不好一塊拼圖時,不是說:“車輪不是放在這裏的”,而是“車輪是圓的,我們找找還有哪塊缺口是有圓形的。”

當孩子洗手把袖子弄溼時,不是說“你小心點呀袖子都溼了”,而是“洗手之前,我們記得撩起袖子哦”。

如果我們過度關注孩子的錯誤,他們就會被大人的指責禁錮,從而變得不敢犯錯。一個嘗試新任務時,總帶着害怕被指責的心態的孩子,又何來自信心的形成呢?

弱化孩子的錯誤,就不用打擊到孩子躍躍欲試的心。

關注於解決方案,是教會他們相較於做到完美無缺,重要的是如何努力,做得更好,以及父母堅信他們可以通過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