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世界地球日資料:超過1/3的物種或因氣候變化而滅絕

世界地球日資料:超過1/3的物種或因氣候變化而滅絕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月22號,我們將迎來第44個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資料:超過1/3的物種或因氣候變化而滅絕

今天的世界,與40多年前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各國幾乎都設立了高規格的環保機構,通過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每年花費天文數字的資金來控制、淨化污染物和開展自然保護活動,公衆甚至包括學前班的孩子都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就連地球日本身,也因爲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一項決議而多了一個前綴——“世界”。

地球日的誕生,看上去源於一個偶然的事件,那就是美國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1969年在西雅圖所做的一次演講。其實在其背後卻有着諸多的必然。早在蓋洛德▪尼爾森任威斯康星州長時(1959~1963),他就以保護風景秀麗的聖克羅伊河(xRiver)而被稱爲“自然保護州長”(ConservationGovernor)。1962年,也就是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出版那年,蓋洛德▪尼爾森通過司法部部長羅伯特▪肯尼迪建議約翰▪肯尼迪總統在美國進行一次有關環保的洲際旅行,以此來喚起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雖然次年肯尼迪總統爲期5天跨越11個州的“環保之旅”順利成行,但是環保並未進入國家的政治議程。那時的美國,從國會山到居民社區、大學校園都陷入到有關越戰、種族歧視、男女平等、城市病、嬉皮士、垮掉的一代、迷失的一代等話題的爭論。時隔5年後,對發達國家發生的“八大公害事件”的反思以及《寂靜的春天》所開創的“生態學時代的到來”(尼克松語),關心地球、保護環境成爲共識,進入社會思潮的主流。於是蓋洛德?尼爾森不再孤掌難鳴,他提出的在1970年春天舉行一次全國環保遊行的建議贏得各界的熱烈響應,最終吸引了1/10的美國人約2000萬人在1970年4月22日走上街頭,表達公衆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40多年過去了,我們的地球是否因爲環保成爲越來越多人的共識而不再脆弱和危險,變得安全與健康了呢?

看到下面的一串數字,或許你我的心情會感到沉重、沮喪和不安。爲迎接5月底即將在巴西召開的“里約+20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會議祕書處最近編印了一個背景報告,該報告指出全球人口已突破70億,到2050年可能升至90億;當今的世界,14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1/5)每日的生活費低於1.25美元,有15億人還用不上電,10億人仍在捱餓;溫室氣體排放還在增加,超過1/3的物種可能因爲氣候變化而滅絕。

環境安全已成爲對全球安全的一種新威脅。盤旋在波斯灣上空的戰爭幽靈、日益高漲的能源價格、不斷下降的化石能源儲量、還在上升的化石能源消耗量、持續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及那揮之不去的霧霾天氣,無一不在蠶食我們的肌體,損害我們的健康,增加我們的支出,加重我們的憂慮甚至恐懼。

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ForeignAffairs,March/April2012),《自然資本論》的作者、洛基山研究所主席、首席科學家埃默裏?洛文斯(ns)大聲疾呼“別了,化石燃料”(AFarewelltoFossilFuels)。

回顧工業文明300年的歷史,人類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物質財富,我們似乎在與大自然的對立中贏得了先機。然而無數沉痛的教訓昭示我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恩格斯就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

面對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爲了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後代,讓我們把前進的腳步放慢些,將經濟發展的目標降低些,把有關物質享受的慾望剋制些,花些時間認真回顧歷史,深刻檢討今日,審慎思考未來。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和平、健康和幸福的未來,才能踏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或許,這會“耽誤”些時間,然而,與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和數十億年的地球發展史相比,這時間的花費值得。

(作者爲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