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讓音樂充滿孩子的生活

讓音樂充滿孩子的生活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音樂智能”簡單來說,就是指覺察、辨別、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這項智能包括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等。

讓音樂充滿孩子的生活

1 對各種聲音極爲敏感。因爲善於分辨聲音和語言表達,懂得描述音色、音量和旋律的變化,能把自己聽到的聲音描述出來,甚至模仿和創造,所以,音樂智能優越的孩子對於生活環境中的各種聲音極爲敏感。

2 氣質非凡。這大概也是家長們促使孩子學習音樂的追求之一,源於音樂潛移默化的作用,音樂智能優越的孩子不僅有着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個人氣質亦非同一般。

3 人際關係良好。因爲這些孩子對聲音及音量的掌握能力好,較善於語言表達和抒發情緒,EQ(情緒商數)也會比較好;當他懂得欣賞不同種類的音樂,也就比較能和來自各個領域、有着不同個性的人自在相處。

開啓音樂智能的四大要領

1啓發音樂智能從胎教開始。懷孕期間因荷爾蒙的變化,容易造成媽媽情緒的波動,因此在懷孕期間,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情是母體健康的關鍵之一,而音樂,正是能夠舒緩穩定情緒的最佳媒介。這就是爲什麼有些媽媽會有這樣的經驗:孕期中經常聆聽的音樂,孩子出生後,只要在他哭鬧時播放,孩子就會逐漸安靜下來。

2家長親身參與和鼓勵。孩子還在襁褓中時,媽媽就可以抱着他跟隨音樂起舞,並試着用不同的聲調和小寶寶說話,或利用不同的聲音吸引小寶寶注意。這些簡單的動作,都可以慢慢累積孩子的音樂記憶。

3多與孩子說話。孩子年紀漸長,開始能與成人簡單溝通之後,家長應多和孩子說話,並且用心傾聽孩子的一言一語,最好能多製造讓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適時給予讚美和鼓勵,讓孩子能夠對自己所發出的聲音產生自信。

4許多家長讓孩子學習音樂的初衷,都只是希望孩子在音樂中得到快樂,但是當孩子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家長就開始關注孩子的音樂學習成效、學費是否花得值得等問題。然而藝術領域的學習並非立竿見影,總是要在多年之後才能看到,操之過急的家長,只會讓原本應該是增加生命美好經驗的音樂學習,變成孩子難以承受的壓力。每一個孩子都有學習音樂、享受音樂,並且讓音樂融入他生命的權利。家長不要在任何階段評判音樂學習究竟值得與否,更不要去定義孩子有無音樂天分。

不同年齡段音樂啓發方法孕期

此時正是開發寶寶音樂智能的第一個契機,千萬不要錯過了對寶寶進行音樂胎教的好機會。因此,媽媽在懷孕期間多聽音樂,勤做“音樂胎教”,定時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如古典音樂、胎教音樂、輕音樂等。除了可以減輕自身壓力、舒緩情緒,還能使血流速度、血管收縮正常,爲胎兒健康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再者,通過音樂產生愉快的心情,還能促使媽媽體內分泌良性荷爾蒙,強化媽媽與胎兒之間的親密感情。

0~2歲

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寶寶對音樂的感知力和領悟力。尤其是讓孩子多聽,聽一切優美的音樂,並可以從中觀察到他是不是有音樂方面的天賦,或他對音樂有沒有興趣。父母在家中可根據各種不同情境播放適合的音樂,如早上起牀播放輕快的音樂振奮孩子的精神;晚上睡覺前選放輕柔的樂曲,可舒緩孩子亢奮的情緒;聖誕節或過年可播放應景的音樂,讓孩子的生活從小就和音樂聯結,孩子自然就能感受音樂中蘊含各種不同表情。

有音樂天賦的幼兒在這一階段主要表現出對音樂的敏感性、極易被音樂所吸引。比如在他吵鬧哭泣的時候聽到一段優美的樂曲,他會突然停止哭鬧,注意力會轉移到音樂那方面去。如果你的寶寶出現這種對音樂的興趣,那麼恭喜你,你的寶寶可能擁有很強的音樂智能等着被開發呢!

2~3歲

這一階段其實是前一階段的延伸和鞏固,這時候寶寶聽到音樂可能要不由自主地隨着音樂手舞足蹈。此時你要特別培養孩子的節奏感,給他聽的音樂可以是節奏性比較強的,這樣更能引起寶寶對音樂的興趣。父母可常在家中播放不同節奏的樂曲,或教孩子隨時聆聽周遭的聲音,並找出節奏的韻律,都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學會辨別拍子的快慢、長短、強弱等。同時,你還要注意寶寶是不是可以準確地跟着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

給寶寶欣賞音樂的誤區

1選擇的音樂不當。不考慮是否適合寶寶的年齡特點,隨意性大。成人隨意拿出什麼音樂帶就放給寶寶聽,不管寶寶爰聽不愛聽和能不能理解。

2在放音樂給寶寶聽時,不注意寶寶的情緒。如寶寶正在興奮地玩耍時,硬要讓寶寶來聽搖籃曲。

3教寶寶欣賞音樂的方法不夠恰當。只注意用語言將音樂的內容描述給寶寶聽,忽視讓寶寶自己用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4缺乏經常性。如家長有空時、情緒好時就教寶寶欣賞音樂,工作或家務忙時、情緒不好時就間斷。

音樂是依靠“開發”而來的,“興趣”是第一老師,音樂本身具有“自娛”的特性,正是這個特點能夠吸引孩子參加進來,他們在“玩樂”當中懂了音樂。音樂也是洗滌人們一身疲憊最好的心靈良藥,如果能以藝術化的生活作爲出發點,我們的孩子們也就可以真正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