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爲什麼孩子總愛搶玩具?

爲什麼孩子總愛搶玩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時期的孩子對文具有種特別的情感,總是覺得自己玩具不夠多,出去逛街就要買個玩具回來才肯罷休,而且對於玩具的胎毒就是自己的不願意分享給別人,別人的又想要,那麼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看看你誤會孩子沒?

在一家玩具店的暢玩區,一個胖嘟嘟的小男孩和一個瘦小的小男孩爭搶一部摩托車玩具。兩娃爭得面紅耳赤,都說“玩具是我的。”兩個孩子的家長都在勸:“玩具是全部人都可以玩的,不屬於哪個孩子……”然而,兩個孩子聽不進,仍舊堅持玩具是自己的。

經常也有爸媽問類似的問題,比如“孩子已經有相同的玩具,卻還要搶”,“搞不清楚孩子爲什麼搶,玩具是別人的”,“玩具送給別人了,臨走還要拿回家”……小朋友這些小狀況,常常把父母們搞得雲裏霧裏、無奈之極。

其實這些問題背後,有個共同的原因——4,5歲前的孩子,他們心中的物權,常常跟成年人理解的不一樣。爲什麼?

看看,下面是年幼小朋友對“物權”的理解:

爲什麼孩子總愛搶玩具?

1、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我們常見的,一些小朋友在一起玩着玩着就搶。例如,一個小男孩看到一個陌生的小男孩在玩恐龍玩具,前一個小男孩伸手就把恐龍搶走了,他可能還哭喊說“玩具是我的”。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其實這時小朋友對物權的定義是“ 我喜歡的就是我的”,他覺得好玩就想要,他還沒有“你的”、“我的”界限。

2、經過“加工”的,就成了“我的”了

我們也見過一些小孩到別人家玩,例如一個小男孩到小玩伴家玩,玩的是積木,他把積木拼成了一間小房子,很開心,臨走時他抓起小房子就走,結果爭搶就發生了。很多大人常常覺得這樣的小孩太貪婪,玩了別人的還要帶走。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爲什麼?這時小朋友對物權的定義是“經過‘加工’的,就成了‘我的’了”。他們不懂得玩具變了樣子,仍舊還是那個玩具。

3、“我先玩的就是我的”

在公園裏,一個小女孩玩搖搖馬,她是第一個先玩的,這時又走過來另一個小朋友,在一旁靜靜地等。這時小女孩不高興了:“你不能玩,搖搖馬是我的。”很多大人想“這小孩太自私”……其實這時小朋友對物權的定義是“我先玩的就是我的”。他們沒有公共資源的概念,需要大人引導。

4、不懂得“送給別人”的意義

有一個2歲半的小女孩,送一個布娃娃給玩伴過生日。在生日會進行時,玩伴開始拆玩具,這時讓媽媽尷尬的一幕發生了,小女孩撲上前就爭搶,還說“玩具是我的,讓我拆”。很多大人可能會想“不想送就別送嘛,葛朗臺、吝嗇鬼”,其實這時小朋友對物權的定義是“玩具是我和媽媽買的,是我的”,她還不明白“送”的意義,也不知道送出去了就屬於別人的了。

5、“這是我的,別人不能玩”

很多爸媽說,自己小孩很多玩具,平時都不玩,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客廳角落招灰塵。但哪天來客人了,來了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孩,當客人小孩開始玩耍時,他們家的孩子就要跟別人搶。孩子可能還會說,“玩具是我的,你不能玩”。這時很多大人可能會想“自私鬼啊,自己不玩了也不肯給別人玩”。其實這時小朋友對物權的定義是“玩具是我的,我要捍衛我的玩具所有權”,這些小孩還不懂“分享快樂”的意義。

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小孩爭搶玩具狀況面前,爸媽們怎麼辦?

1、幫助孩子懂得“物權”

理解“私人物品”vs“公共物品”。

我經常給孩子們舉的例子是“廁所”。我跟孩子說:“你看,在街邊的廁所,所有人都可以去,是不是?這是公共設施。你再看看我們家的廁所,只有我們才能上,別人是不能隨便來我們家上廁所的,這叫私人設施。”有時我帶孩子們上公園時,我也會指着很多小孩玩耍的滑梯說:“那是公共物品,所有小孩都可以玩。”有時我帶孩子們到玩具店,我也會指着一排排的玩具說:“在我們沒付錢之前,所有人都可以買這些玩具。當媽媽給了錢買了玩具,那個玩具就屬於我們的了,別人不能買走。你看,剛剛有個小妹妹買了一隻玩具小兔子,小兔子就是她的,不是我們的。”

一有機會就給孩子講,慢慢地,孩子們就會明白“我的”,“你的”,“他/她的”,“公共”的概念區分,也慢慢地知道“我的”纔有自我支配權,“你的”,“他/她的”需要徵求別人同意,“公共的”是誰先到就誰先玩,遵守秩序,不能霸佔。

2、演練小遊戲,幫助孩子同理他人

很多小孩在爭搶玩具時,看到對方哭了還堅持搶,甚至不惜把對方推倒在地,這是同理心不足的表現。同理心是小朋友未來交友的寶貴品格,最好從小重視。在這方面,大家可以通過陪孩子玩“演練遊戲”。遊戲比說教有趣多了,孩子們不僅喜歡,大腦也容易吸收。

下面說說我跟孩子們是如何玩的。

話說有一天,我家妹妹搶了哥哥的變形金剛,還一不小心就把剛拼好的變形金剛摔地上,全散了,哥哥很不開心。我提議“玩一個小遊戲”,兩個孩子擺出了他們最喜歡的幾個玩具,“誰搶到就是誰的,只准搶,不準打人”,在限制了肢體衝突後,兩個孩子開始搶。1分鐘後,時間到了,爭搶停止。

這時妹妹哭了:“媽媽,哥哥搶了很多。”妹妹力氣小,所以她面前的玩具全被搶光了,哥哥哈哈大笑。我趁機說:“你看,玩具被搶是不是很難過?”女兒點頭,“你剛纔搶哥哥的變形金剛也是一樣啊,哥哥也很難過。以後不能搶了,要詢問哥哥能不能給你玩。哥哥也是,也不能搶妹妹的玩具……”後來,女兒有一次外出,看到兩個陌生孩子搶玩具,突然就說:“別搶啦,搶玩具會很傷心啊。”

孩子們天生是不守規矩的“小動物”,爸媽們的任務,是把他們養成“人”。所以,理解孩子,當好父母。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