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家長鬚知,父母下班時,孩子放學時,這個時間段是發飆雷區!

家長鬚知,父母下班時,孩子放學時,這個時間段是發飆雷區!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父母要控制好的情緒,不能發自己脾氣發泄給孩子,同樣孩子也有脾氣的,家長鬚知,父母下班時,孩子放學時,這個時間段是發飆雷區!

如果每天下班,你懷着滿心期待打開家門,想看看那個你一天沒見的小傢伙,和他打過招呼後,你一心想快點去洗手換衣服,好靜下心來陪他。結果那個小傢伙就開始大哭。你也很委屈,媽媽就是換個衣服啊。

外婆還在旁邊“補一刀”,媽媽沒回來時,我們都很好的。接下來的兩三小時,小傢伙就開始了“人盯人”策略,你的期待回家的那顆心變成了,還是快點回去上班吧 :P

開學第一週,每天我去幼兒園接小D放學,看到我的一剎那,她的眼睛亮了,整個臉蛋都笑開了花,走到我面前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好甜蜜好甜蜜。但這樣的“蜜月期”沒持續多久,當我抱起她放上推車後,她就開始各種“許願”了,我要喝牛奶、我要吃cheerois,我要Peppa Pig,我要玩積木。

我邊推着她,邊呼應到,“我們現在回家,等到了家後,小D就可以玩小豬佩奇的玩偶,也可以玩積木。小D可以喝一點點牛奶,然後媽媽做晚飯”。這樣的呼應,似乎沒用,一路上她就開始無限循環播放,“我要。。我要。。我要!!!”儘管我一直呼應,她越喊越響,還演變成了帶着哭腔的叫喊。等我們兩個人到了家,她的情緒很激動,我也被弄的精疲力竭。

我猜測她是餓了,一回到家就和她說,小D,你一直說要玩小豬佩奇和積木,媽媽幫你拿出來,你自己玩一會,媽媽準備晚餐,馬上就能吃了。沒想到,話音剛落,她就崩潰了,開始大哭,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又一輪的循環開始了。

不知道這樣的情景你是否熟悉呢,小D自從上了幼兒園後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了,每天的觸發點都千奇百怪,比如一定要走這條道,不能走那條道,已經踏上了那條道,還是不行,崩潰大哭;比如一定要穿外套,剛蹲下準備給她拿,又崩潰大哭。

父母下班時,孩子放學時,我把這個時間段稱爲“發飆雷區”,不信你留意一下,很多父母和孩子都非常容易發脾氣,你我都不例外。

但這三年帶小D,我總結出的一條準則就是,孩子一次的偶發行爲不必太在意,淡化處理就好了。但如果類似的情況屢次發生,那父母需要去按下“暫停鍵”,好好地回顧總結,從源頭思考到底哪裏出現了問題,而不是每天都在疲於救火。

家長鬚知,父母下班時,孩子放學時,這個時間段是發飆雷區!

當我回顧那幾天發生的情況後,我發現這裏面有三件事在同時發生。

1、孩子累了

這個是顯而易見的,但卻被常常低估它的影響力。因爲作爲大人我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爲,累了就該不聲不響,休息一下。對於孩子來說,恰恰相反,他們累了餓了,身體血糖水平下降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看啥都不順心,怎樣都不舒服”。

2、孩子想我們了

離開幼兒園一天,孩子一定會想念我們的。每個孩子表現不同,有的會表現特別粘人,有的會表現出特別冷漠。這些所有的表現都是孩子的“試探”,他們自己意識不到這個問題,但這就是他們潛意識的反應,“你離開一天了,我們之間的連接斷了,我要看看你到底有沒有想我!”

3、父母累了=不愛我

這一點其實是“最後一根稻草”,卻常常是我們忽略的。之所以有“發飆雷區”的存在,就是因爲這個時間段,通常是大部分父母自己忙碌一天剛剛下班,還沒顧得上自己歇一會,然後要去接孩子,還要安排之後的晚飯、陪玩或者陪讀、洗澡安排入睡,以及第二天的準備工作。這個過程本身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充滿焦慮和壓力的。

孩子對於父母情緒的捕捉就像裝了雷達那麼精密,而更加關鍵的是,學齡前的孩子是“自我中心”的,他們的同理心還沒發展完善,自然他們的解讀就是,“我很累,我想你,你還給我臭臉色,你不愛我!”,就是這樣簡單直接的邏輯。

一旦他們擁有了這樣的焦慮情緒後,那他們就不止是餓了累了想念我們了,他們開始感覺到“被拋棄”了,而這種感覺就會讓他們出現崩潰不止,而從我們角度來看很有可能就是莫名其妙的無理取鬧。

想明白這個道理後,我也就發現了自己之前做法的錯誤,我一味地被動應對小的要求,“你要玩積木,我給你玩;你要走這條道路,我們就走這條道路”,但根本沒有抓住重點,於是就出現了我和她“雙輸”的局面。

重點問題先干預

接下來幾天,我就化被動爲主動,每天去接她後,第一時間不是匆忙把她塞到推車準備回家。而是先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她,“媽媽,好想你啊。媽媽好想知道你這一天干了什麼?”

然後我們會在幼兒園的走道上坐一會,我告訴她我這一天做了什麼,她也會和我說她的事情,雖然並不是連貫有邏輯的,但這就是在和她重新建立連接,“我愛你,因此我對你發生的事情感興趣。我也很想你”。

我也會準備一些小點心小水果,邊和她聊天邊分享一點,這樣不僅僅促進對話,也讓小D墊墊飢,幫助她血糖回升,血糖平穩也有助於情緒的穩定。

說實話,這樣的一小段時間比我想象的還要短,我們一般也就花了10~15分鐘,自然而然就把話題引到了,“我們要回家吃飯了,我餓了”。但就是這樣的10分鐘,卻大大降低了小D情緒崩潰,我也耐心耗完的局面。

這一點對於平時是老人帶娃,父母上班的家庭來說同樣適用。很多職場媽媽都會抱怨,我回家也有高質量陪她玩啊,爲什麼她還是粘我?很有可能是你進入家門的那一剎那,你沒有第一時間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回來了,媽媽好想你”,也許你着急去換衣服去洗手。

但也就是那個剎那的“不作爲”,損傷到了孩子敏感的心,於是接下來我們就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和耐心,讓孩子去確認,媽媽真的是想我的,媽媽真的是愛我的。

因此,職場父母,推開家門的那一剎那,不妨先擁抱一下孩子,先對着孩子猛親一口,先對她大聲說,“爸爸媽媽好想你”,給那顆思念你的心先充一小會電吧!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帶孩子好複雜,看着一丁點的小孩,怎麼那麼麻煩。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複雜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學習的是用腦做事,卻忘記了生命最初每個人都擁有的天賦:用心感受。

孩子就是不復雜,所以他們的心最純潔,他們全部都是用心來感受。但願我們每個成人,都因爲有了孩子,而找回那份最純真的感覺,用心再用腦。

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不會變熊變壞,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去學習如何用腦!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