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摔倒了,爸媽該不該扶呢?

孩子摔倒了,爸媽該不該扶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摔倒了,爸媽該不該扶呢?孩子摔倒,父母該如何做,這個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下面看看面對孩子摔倒了該怎麼辦,這是我聽過最走心的答案了!

有人說要讓孩子自己勇敢地站起來,也有人說要趕緊抱起來,還有人說要安慰孩子,同時讓孩子學會安慰讓自己摔倒的地板。

可以說是衆說風雲了。

咱們父母那一輩,孩子摔倒的典型做法都是追責地板,是“地板不好”,絆倒了俺家小祖宗。

我們這一輩的普遍觀念是:自己摔倒自己站起來,關地板啥事?說好的挫折教育呢?說好的堅強獨立呢?

玖玖現在走路還沒有很穩,可是自己偏又覺得可以“健步如飛”,摔倒N次是每天的日常。

我原本一直是堅定地擁護“自己摔倒自己站起”派的。

昨天晚上,我陪她在房間裏玩,拿個玩具的功夫她又華麗麗的把自己給絆倒了,我坐在牀邊紋絲不動:“你可以自己起來咯!”

沒想到這廝竟敢趴在地上哭哭啼啼,硬是不起。

僵持了差不多三分鐘,我起身準備往門外走:“你不起來,媽媽走咯!”順勢就想要關房門。

這一舉動成功的把她的哭哭啼啼切換成了嚎啕大哭。

後媽附體的我當然不能輕易被她的哭聲表演所動,留了一條門縫偷偷看她接下來的行爲。

情緒接近崩潰的玖玖嫺熟的藉助牀周站起,並飛奔着朝着房門而來,聲嘶力竭求抱抱。

雖然,在這場“權力之爭”中獲得了勝利,但當我低頭看着眼前這個小淚人,內心卻是滿滿的心疼和自責。

睡前,我開始細細反思這件事,我們對“挫折教育”是不是有什麼誤解,畢竟她只是個孩子而已。

一個簡單的養育行爲背後隱藏了父母無數的擔心和焦慮。

我們想到了這些想到了那些,甚至想到了對孩子成年以後的深遠影響,唯獨沒有想到的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後來,我想明白了,在孩子摔倒時,她需要什麼呢?

如果她需要父母的安撫,那麼父母就應該過去安撫;如果她不需要父母關注這件事,那麼父母就應該坦然處之。

也就是說,孩子摔倒後父母怎麼辦,不是由父母決定的,而是由孩子的心理需要決定的。

這個覺悟,別說你們,讓我自己都大吃一驚。

或許你會疑問:“這樣做會不會慣壞了孩子?”“扶不扶孩子是由孩子決定的?那孩子還不要上天了!”

孩子到底會不會因爲父母聽從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而被慣壞呢?

首先,先來分析一下孩子在摔倒的時候可能有什麼樣的心理需求。

孩子摔倒後,第一種需要是關心和愛。

孩子摔倒必定會有疼痛感,這時候他本能地反應就是找媽媽,想要媽媽來安撫自己。

如果媽媽看到他摔倒了,非常關切地把他抱起來,給了他關心和愛,孩子會很滿足,痛感彷彿也沒有那麼強烈了。

這個內心得到滿足的孩子有了足夠的力量繼續探索世界,內心處在一種滿足、快樂的心態。

反之,如果媽媽這時不顧孩子的需求,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站起來,或者冷血地任由孩子哭泣,孩子內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他就會懷疑父母是不是愛他。

自覺缺愛的下一個舉動必定是“索愛”,通過哭泣、求抱來贏得父母的關注。

如果父母還是一副鐵石心腸的模樣呵斥他或者漠視他,不給予他所需要的關心和愛,孩子下一步就會通過所謂的“不當行爲”來試探父母。

比如打人、扔東西、或者粘着媽媽等。

事實上,這些是孩子在告訴你:“我需要安全感,我需要你們愛我”。

可是,越是孩子的行爲演變到後面,就越會引起父母的反感,孩子的心理飢渴也就越嚴重。

玖媽的一個媽媽羣裏,有個媽媽說:有時候自己的孩子自己輕輕的絆倒了,可是他就要等着家長去扶,而且起來就要麻麻抱着,抱着還放不下來了。

因此這個媽媽就認爲,如果這樣的行爲只是出現一兩次,可以說是孩子在撒嬌,可是每次如此,恨不得像個八爪魚一樣裹着媽媽,難道不是慣壞了嗎?

這樣的孩子是被慣壞了嗎?一個孩子需要媽媽抱,不能隨時提出來,不能隨時得到滿足。

居然,要通過摔倒、黏媽媽得到滿足,作爲父母們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反思嗎?

摔跤後藉助摔跤之機求得夢寐以求的擁抱,即使媽媽厲聲呵斥也不撒手,這個孩子的心理飢渴是多麼的嚴重啊!

媽媽應該感謝孩子給了自己這樣一個彌補的機會,應該好好反思養育方式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一有問題就貼上標籤,說孩子被“慣壞了”。

孩子摔倒了,爸媽該不該扶呢?

孩子摔倒後,第二個需要是自己的空間。

有些孩子摔得並不嚴重,或者是即使很痛,但他的注意力卻在別的事情上面,他根本就沒有把摔倒當回事。

那麼這時候他需要的就是自己的空間,而不需要別人去關注他摔倒這個事。

確實,據我的觀察,玖玖沉浸在某樣玩具的時候,即使重重的撲地,偶爾也能速度起身,儼然一副啥事也沒用的樣子。

難道這時候順其自然,不去理會孩子摔倒,會把孩子慣壞嗎?這樣的命題很荒謬吧?

對孩子放手,順其自然。我知道,這對每一個父母來說,做起來都是極不容易的。

所以,有些麻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當孩子摔倒後,不管孩子需不需要,首當其衝過去抱起,用無比悲傷的語氣安慰孩子。

週末,帶玖玖去郊外的大草坪玩,看到了一個媽媽在自己約莫2歲的孩子摔到後又自己爬起來繼續跑以後,一個勁兒追上去問:“寶寶,痛不痛?寶寶,要不要媽媽揉揉?來,麻麻抱抱,哎呀心疼死媽媽了!”

眼見孩子一心想要追泡泡不耐煩的想要掙脫她,可是這個媽媽沉浸在自導自演的悲情劇中不能自拔。

這時候擁抱對孩子而言,就是一道枷鎖。

這種擁抱完全是媽媽自己的需要,可以說這個媽媽愛的不是她眼前這個真實的孩子,而是她想象中的那個受傷的孩子。

可見,無論是出於關心和愛的需求,還是空間的需求,無論我們順應他們的哪種需求,都不可能把孩子慣壞。

事實上,孩子不會因爲父母滿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被慣壞。

那些所謂被慣壞了的孩子,都是長期被父母忽略了心理需求的孩子,父母因爲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出於愧疚,又通過各種物質產品和無原則的遷就來補償。

這樣,孩子長期處於心理飢渴中,學會了利用父母的愧疚進行各種索取,這纔有可能被慣壞。

對待孩子摔倒的問題上,想必一些媽媽跟我一樣都走了彎路。

因爲擔心孩子將來缺少獨自面對傷害的機會,對其摔倒,一度使用“習慣性忽視”來應對。

行爲的背後,其實只是我自己的恐懼在作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獨自面對傷害的時間很多,我們不怕孩子經歷挫折,但是不需要刻意給孩子製造挫折。

所以,面對孩子摔倒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

只要你需要,我就在你的身邊,不離不棄;

如果你不需要,我會站的遠遠,選擇放手。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