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的成績總是上不去?家長知道原因嗎

孩子的成績總是上不去?家長知道原因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單元檢測後,有幾位同學的家長坐不住了,眼看着孩子的成績又是六七十分,心裏能不着急嗎?
可是,爲什麼有些同學看起來總是輕輕鬆鬆的就拿了高分,也有一些同學卻幾乎全家總動員還是沒能讓成績提高上去呢?

作爲一線老師,我們普遍認爲,孩子之間成績的差距歸根結底是學習習慣的差距。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而孩子之間學習成績的差異歸根結底是孩子學習能力差異的體現。

我們發現,那些成績一直很難提高的孩子幾乎都有一些共性問題:

學習目的認識不清,沒有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

課上聽講不專注,新授接納理解慢;

做作業不專心,寫作業效率低;

學習不走心,該記該背的沒有好好記憶;

怕困難,遇到難題就想依賴或放棄;

不愛思考,不求甚解;

玩心太重,作業應付、偷懶、甚至不完成;

沒有及時預習複習的習慣;

前面知識漏洞太多,後面越來越學不會;

……

潛在有這些問題的孩子,學習成績或許一二年級的時候與大家沒有明顯的差距,但是隨着年級的升高,成績差距會越來越明顯。

孩子的成績總是上不去?家長知道原因嗎

既然找到了成績差的根源,解決之道也就在這裏了。但是,想要徹底解決問題並不容易。

首先,家長們應該認真分析一下自己孩子身上對應最突出的是哪幾個問題,然後儘快採取措施進行引導與監督。特別是有些問題是與家長的思想意識關係密切的,家長自己必須先進行自我反思,從自己做起,才能影響干預到孩子。

比如說,對於“學習目的認識不清,沒有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這一點,很多家長只看到了孩子的成績差,於是只是想到學習方面孩子存在問題,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於孩子教育思想出了偏差。

我們遇到過很多家長在孩子的生活上特別嬌慣,上學來時書包都是大人給揹着;孩子忘帶了什麼東西,家長都把過錯攬到自己身上,哪怕不是非用不可的東西,只要孩子一個電話,大人就會忙不迭地送到學校來;孩子的書包、筆袋,都是大人代勞收拾,甚至什麼東西放在書包哪個位置孩子自己都不知道。

試問,爸媽把孩子伺候得如此周全,他們會認爲來學校學習知識是爲了自己嗎?他們會覺得這是大人們在哄着我學,求着我學呢!

所以,如果大人們在生活上包辦代替,嬌慣過度,孩子是不會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的,更不會爲了學得更好而努力克服困難的。

更有甚者,有些父母覺得家裏經濟條件好,有意無意地告訴孩子將來家裏的房子、資產都給他們,以至於孩子覺得自己不需要奮鬥,反正這輩子衣食無憂了。連一點點壓力都沒有了,孩子在學習上完全沒有了動力。這樣的父母真不知道是在愛孩子還是在害孩子。

那些遇到學習困難就想偷懶放棄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更是全家關注的焦點,生活上呵護備至,心理上不能讓孩子受一點點委屈,甚至孩子稍微咳嗽幾聲大人就會給孩子寫一張免體請假條。

冬季開展課間操長跑活動的時候,經常拿着假條不去跑步的同學中極少見到那種學習上特別勤奮刻苦的孩子——因爲從他們自己到他們的家長,都覺得不是什麼大毛病的話就應該堅持。

所以說,家長自己的思想觀念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孩子,想讓孩子改掉毛病缺點,家長應該先自我反思。

孩子的學習習慣是必須依靠父母來培養的。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對老師說:“老師,您就嚴格要求我們家孩子,ta犯錯您就罰!我們管ta,ta都不聽。”

說這樣話的家長,教育上就已經丟失了自己的責任。要知道,父母在教育培養孩子上的作用是他人無法取代的,學校老師代替不了,課外班的老師更代替不了。

課外班的學習,學到的是知識,並不能代替習慣培養。之所以有些孩子報了英語班,甚至還有外教課,可是連課內的英語考試成績都不咋樣,就是因爲家長以爲給孩子找好了老師,孩子就能夠學好了,而忽視了回到家還應該督促孩子聽說讀寫。沒有養成真正的學習習慣,僅僅去聽個課,再好的老師也未必能把孩子的成績提高上來。

不管家長工作多忙,都應該抽出時間與孩子溝通交流,對於孩子的學習狀況決不能僅僅停留在一個“問”上,要打開孩子的課本、作業本看,看課堂學習筆記,看作業書寫和準確率,看是否已及時改錯,看孩子出錯的地方在哪裏,是否有尚未弄明白的學習問題。

老師爲什麼在絕大多數孩子心裏是有威嚴的?因爲老師立下的規矩通常都是擲地有聲的,是要一一兌現的;爲什麼有些家長說話孩子不服,或者孩子不怕?多半是因爲家長不能做的說一不二,經常性的“心太軟”,最終妥協。久而久之,孩子會摸準大人的脾性——誰那裏是糊弄不過去的,誰那裏裝裝可憐就能過關。

所以,如果家長說的話孩子不那麼當回事,家長可要好好反思自己了——病根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

要關注孩子的習慣培養,特別是從“專注、堅持”這兩點培養起。

平時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不要因爲自己的過度關心而人爲造成孩子的分心——別招呼孩子喝水、吃東西,不要主動去詢問孩子有沒有不會的題。

孩子注意力差,專注時間短的,要儘量避免給孩子買太好玩的學習用品,孩子學習的時候要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放到遠一點的地方,特別是電子產品。

孩子學習效率低,寫作業時間特別長的,要給他們規定十分鐘、一刻鐘的作業量,化整爲零,規定時間內完成後及時評價,慢慢讓他們有時間概念。

要培養孩子堅韌的意志品質,不妨從生活中、從體育鍛煉上入手。

在學習上有頑強意志品格的孩子,必定是在各個方面都能體現出這種意志品格的。比如說,即便是炎熱的夏季,他們依然能夠認認真真地做操,而且絕無抱怨;即便是周圍的人嬉鬧談笑,他們依然會專注於自己的任務,無須他人提醒;就是做值日,他們也會一直認認真真勞動,直到徹底完成。

幫助孩子提高成績沒有立竿見影的捷徑,需要爸爸媽媽們有足夠的耐力與耐心。

孩子有知識漏洞的,不要急於求成,要返回頭從基礎補起,慢一點都沒關係,但是要把漏洞補牢,否則後面的學習還會不斷遇到問題。

平時要注意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注意觀察生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減少指令化佈置任務,多一些探討,鼓勵孩子多發表自己的見解。

要經常檢查孩子的讀書、記、背、默,不能只要求孩子看,他們在完成“看”的任務時經常是效率最低,走神最嚴重的時候。

請用落實檢查取代“問孩子”——

孩子的作業本仔細看一看,看看學習態度與效果如何;

孩子的古詩、單詞、公式、定理考一考,考查一下該背該記的是否做到了;

孩子的課本翻一翻,看看有沒有學習與思考的痕跡;

孩子的作文讀一讀,看看習作態度,思考一下是否能提出一些好的修改意見;

孩子做錯的題問問,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

給孩子報的課外補習班及購買輔導資料千萬不要貪多,要有針對性(前提當然是足夠了解自家孩子的情況)。

報了輔導班並不是家長可以放鬆了,對孩子上課效果以及課後作業完成情況的監控也很重要。及時與孩子交流上課的感受,幫助孩子評估當前輔導班是否適合自己,敦促孩子按要求預習和複習,這樣才能真正讓課外輔導班起到促進課內學習的目的。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