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分牀睡還是合牀睡的那些事兒

分牀睡還是合牀睡的那些事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分牀睡還是合牀睡的那些事兒

配圖來自暱圖網

事實上,我們應該拓展一下對“獨立”的定義。難道獨立僅僅意味着沒有父母的幫助就能獨自入睡的能力嗎?如果這樣理解,那麼與父母同牀而睡的孩子確實缺乏獨立性。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考慮到獨立之於人類日常行爲的意義,它不僅僅指睡眠的獨立,也包括認知獨立、社交獨立、情感獨立和生存獨立。而實現這些獨立的基點恰恰就是自嬰兒起就與父母同牀而眠中所獲取的依戀安全感。

環顧世界其他國家嬰兒的入睡方式,我們會看到與美國不一樣的情境。在世界大部分文化習慣中,嬰兒都不是單獨入睡。他們通常與媽媽、兄弟姐妹或其他家庭成員一起睡。在對136個不同文化社區的研究發現,有三分之二的社區嬰兒是與他們的媽媽一起睡。在另一個對100個國家的研究中,只有美國父母選擇與孩子各自保持獨立的空間睡覺。

我們期待孩子可以獨自入睡,可事實上卻是這種期望造成了我們的失望。如果我們可以理解嬰兒不能自己獨自入睡,我們就不會有這麼多焦慮情緒。在全世界,嬰兒都會在夜裏頻繁醒來,想要被擁抱和安撫,然後纔可以再次睡去。

父母會本能地發現,嬰兒在他們的臂彎才能睡得最好。有研究表明,與父母一起睡能更加及時迴應嬰兒的需求,而嬰兒一出生就與媽媽分開睡會導致美國人最害怕的睡眠障礙。

波士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Peter Gray在一份比較美國和日本孩子睡眠習慣的研究中指出,拒絕小嬰兒對看護者親近的要求會導致嬰兒夜醒頻繁。他還說,讓嬰兒獨自入睡違反人類進化史。爲什麼原始狩獵時期小孩子都不會被獨自留在黑暗中?因爲在大部分人類社會的歷史中,甚至在當代的一些地方,被獨自留在危險中的孩子都面臨着被攻擊者吃掉的危險。人類的嬰兒一出生就能感覺到在沒有大人陪伴的黑暗地方是危險的。進一步說,小嬰兒並不理解客體永久性,認爲物體不見了就是消失了,因此,他們不能理解,第一天早上醒來,父母還會返回到他們的身邊。

美國聖母大學母嬰睡眠研究室的負責人人類學家James McKenna說,媽媽和嬰兒同睡可以幫助媽媽得到更好的休息,因爲她和她的寶寶同時進入輕度睡眠,當需要回應嬰兒的需求時,媽媽的睡眠不會因爲起牀,搖搖擺擺地去另一個房間而被打斷。當提及同牀睡的嬰兒更容易夜醒時,James McKenna說,如果嬰兒的各項生理機能還不完善,較短的睡眠週期會減少嬰兒從一個深度睡眠中醒來的可能性,而輕睡眠恰恰是小嬰兒自然地睡覺方式。與嬰兒一起睡,如果嬰兒出現危險,媽媽能第一時間發現,實際上能減少嬰兒猝死的概率。

即使一個嬰兒已經可以獨自睡整夜覺,在他的童年也可能再次遭遇睡眠問題。頻繁夜醒多數發生一歲到兩歲的學步兒身上,他們這時面臨着出牙的疼痛,以及半夜醒來尋找父母。有趣的是,研究表明,同牀睡的孩子會比獨自入睡的孩子有更加頻繁但是更短時間的夜醒。當孩子半夜醒來,發現父母或者兄弟姐妹就在旁邊,他就又能很快入睡。這樣的睡眠其實是連續的。但是如果一個獨自睡的孩子醒來,有時候會害怕地哭起來,然後他們就會跑出去尋找父母,需要他們的安撫,這樣反而會干擾他們和父母的睡眠。

分牀睡還是合牀睡的那些事兒 第2張

爲啥獨獨美國人就崇尚和孩子分牀睡,分牀還是合牀又是由誰來決定的呢?

美國人不是生來就愛與孩子分牀睡

美國人並不是生來就和孩子分牀而睡。在西方世界,讓媽媽與嬰兒分開睡起源於中世紀的教會法,它旨在保護嬰兒不會被過度覆蓋以至窒息而死。但是,在大部分西方國家,嬰兒依舊與父母同睡在一起,因爲在寒冷的冬天讓嬰兒獨自睡在小牀上這是不可想象的。工業革命後,人們的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很多家庭都有足夠的空間爲孩子佈置他們自己的房間,孩子有一個獨立的小牀成爲人人嚮往的進步和現代的標誌,以至西方家庭都很樂意這樣做。

在過去的那些年,父母們總是爲了證明他們養育的意義從一種哲學跳躍到另一種哲學。比如在19世紀中期,英國的父母爲了鍛鍊孩子的身體和意志力,讓他們在冬天洗冷水澡。但那是在現代鋁工業普及以前,用熱水洗澡很難實現。然後洗冷水澡就變成了鍛鍊品格的必備手段。

直到19世紀晚期,人們才注意到孩子的睡眠。但更多關注睡眠的環境,冷或熱,使用了哪種牀墊等等,而不是睡眠本身。人們發現,嬰兒和兒童知道怎麼睡覺,也能自我調節,令人吃驚的是,他們並不需要整夜覺,但是對嬰兒身體健康的焦慮一直在增加,以至睡眠也成了焦慮的一部分。許多專業建議都是關於嬰兒怎麼睡,以及他們應該睡多少個小時。專家們開始警告媽媽不要抱着嬰兒各入睡,以免他們養成壞習慣。

分牀睡還是合牀睡不是基於科學研究而是取決於文化傳統

在美國,我們被告知,嬰兒需要固定多少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嬰兒要獨自睡在安靜、黑暗的房間。睡前要洗澡,讀書,這些行爲都是愛的表現形式。

但是在許多其他文化裏,情況並不總是如此。當一個美國媽媽嫁給一個丹麥人,她就會發現,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嬰兒也是在戶外睡午覺。芬蘭政府告訴新手媽媽,嬰兒在新鮮的空氣中會比在臥室裏能睡得更好,在戶外睡覺並不危險。丹麥的嬰兒都會蓋上厚厚得像山一樣的毯子,但在美國,媽媽從來不會讓嬰兒睡在厚毯子下,也不會在嬰兒牀或睡覺的地方放厚毯子。

我們對睡眠的認知來自不同的文化傳統,並非科學研究。無數的睡眠專家認爲,並沒有證據表明嬰兒到底需要睡多少個小時。當問及聖約瑟夫大學的一個寫過訓練嬰兒睡覺暢銷書的臨牀心理學家Jodi Mindell嬰兒應該睡多少個小時時,他回答:“阿哈,答案是十年,哦,也許是一個世紀。我們並不知道嬰兒需要睡多久,我們只知道,嬰兒自己知道這個答案。”

大部分美國嬰兒和學步兒一天的睡眠都少於十三個小時,我們很容易擔心他們睡得不夠。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嬰兒的睡眠時間參考量都在不斷變化。近些年來嬰兒的睡眠時間在不斷下降,但是我們仍然不知道嬰兒需要睡多久。作爲成年人,我們應該保持8小時的睡眠,但是在全世界人們並不是都能固定睡上8個小時,這說明,標準總是不斷改變。我們所以爲的,在全世界範圍來看並不一樣。

睡前的安撫物在不同文化中來看也很不相同。睡前的安撫物是代替父母來陪伴孩子,如果父母一直在旁邊,這樣的安撫物就不需要,在日本,我們會吃驚地看到,孩子並不迷戀溫暖的毛絨玩具。但是在美國,孩子都很喜歡抱着毯子或某件鐘愛的玩具,如果看不見他們就會變得恐慌。

孩子到底怎麼睡,這個問題各家情況不一。但是,孩子未來獨不獨立是一系列教育事件的結果,而他睡在哪裏只是這些教育事件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如果你在經濟上沒什麼負擔,準備個嬰兒牀,孩子出生後願意自己睡最好。但是最好不要爲了孩子可能會不獨立這種焦慮而強迫他必須睡自己的小牀。如果他不願意,那就把他抱向你們的大牀吧。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