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中國60年幼兒教育發展變遷

中國60年幼兒教育發展變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建國60週年的慶典。在這60年裏,承載着三代人的回憶與夢想,記載着中國方方面面的發展與變遷。其中,幼兒教育在建國60年裏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家長對幼兒園的需求、對孩子的教育觀念與投入、才藝教育的需求與轉變等等,都深深影響着這三代“孩子”。

中國60年幼兒教育發展變遷

今天,小編帶着三代“孩子”的回憶,走訪了廣州市小云雀藝術幼兒園,與從事幼兒教育三十三年的馬潔珍園長,一同穿越時光回顧、探討、見證,建國六十年來幼兒教育發展的變遷。

採訪專家簡介:馬潔珍園長,一位從事幼兒園教育三十三年資深專業人士,原任職於廣州市一間頗具規模的省一級幼兒園的副園長,有豐富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理論和經驗,曾被評爲南粵優秀教師和廣州市優秀教師等殊榮。


  七八十年代,孩子要比自己的童年過得幸福!

年代關鍵詞:幸福 夢想

到了七八十年代,五十年代的“孩子”紛紛生育了自己的孩子。據馬園長的回憶,這時候的物質條件比她們那一時代都要好,家長們幾乎都抱着一個補償心態: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過的比自己好!

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們似乎都覺得自己兒時的生活並不那麼好,也沒有機會接受優質的教育。所以,當他們作爲父母時,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想盡量地滿足自己的孩子,不想孩子過着跟自己小時候一樣的艱苦生活。他們開始注重孩子的營養、身體發展和教育問題,也有部分教育理念較爲先進且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開始讓孩子參加一些藝術類的興趣班。

馬園長回憶起女兒學習小提琴的情景,雖然馬園長當時已經從事多年的幼兒教育工作,但是她還是與大部分的家長一樣,希望女兒可以比自己優秀的同時,還能代替自己完成小時候的夢想。當老師指出女兒的手指條件,不適合以小提琴爲職業時,馬園長不禁有點失望,心裏還是很想女兒可以完成自己的夢想。

小編感言:這個年代的孩子看起來都比他們小時候要幸福。物質豐富了,也有條件學這麼多東西,可是他們的壓力要比上一輩的人要大。他們要完成自己的學業,還要替上一輩人完成自己的夢想與希望。


  八十年代,首現獨生子女,孩子的心理問題開始凸顯。

年代關鍵詞:浮躁 溺愛 自我

時間一晃而過,把馬園長的思緒帶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這時,由於國家在各大城市開展了獨生子女的政策,大部分城市家庭的結構由四對多或二對多,轉變到獨生子女時代的多對一的家庭結構。馬園長表示,在獨生子女政策剛實行時,兒童的心理問題還沒有存在太大的問題,跟七十年代的孩子沒多大區別。隨着時間的遷移,前兩輩人的教育觀念開始有着明顯的轉變,孩子成爲了家庭的關注點,有許多家長和再上一輩的長輩都表現得不捨得嚴格地教育孩子。絕大部分的老人家都覺得,就只有一個孩子了,疼愛都來不及了,怎麼捨得嚴格教育他們呢?只要孩子開心,什麼都不重要了。

但是,生活在只有溺愛沒有教育的環境下,獨生子女們開始變得浮躁、個性強烈、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與同伴分享、沒有規則意識等等。站在幼兒教育第一線的馬園長及老師們,深深地體會到兒童的心理問題已經變得非常嚴峻,可是家長們確沒有覺察到這一點。

據馬園長透露,當時在她幼兒園裏有一個男孩子,是很典型的獨生子女。老師們都拿他沒辦法,因爲他上課的時候從不認真聽講,玩遊戲的時候也不能按照老師所說的遊戲規則去玩。小朋友也不喜歡跟他玩,他總愛搶別人的東西玩。有一次,班上的孩子都在跟着老師做遊戲,由於他不按遊戲規則做遊戲,給老師請他站出列學習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玩遊戲的。馬園長趁此機會,跟這位小朋友進行溝通。當馬園長問到他爲什麼總要搶小朋友的玩具時,小男孩表現得有點內疚和不開心,然後低下頭回答說,其實我也不知道爲什麼要搶,只是想要而已。

小編感言:從以上實例可以看出,獨生子女在家裏有求必應,想要什麼父母都儘可能滿足到。可是,獨生子女一旦來到集體,各自有各自的需求,大家都想要同一樣東西的時候,他們就會用把東西搶過來等等的偏激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會像以前的孩子那樣,懂得處理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懂得去分享自己的東西滿足大家的需求。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承壓能力低、做事偏激等等的心理問題,形成了現今年輕人自殺事件頻繁發生的狀況。而這一切,正是家長的不捨得和溺愛所造成的慘烈後果。


  兩千年,雙獨生子女家庭逐漸成主調,兒童心理問題倍受關注。

年代關鍵詞:全面 贏在起跑線

近年來,獨生子女逐漸成爲了寶寶的父母。在這信息發達的時代,他們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不再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能學到一些技能就可以了。他們的孩子要在同齡人中是最優秀的,學習的東西要與世界接軌,要贏在起跑線上。爲孩子選擇的興趣班不僅僅侷限於才藝方面的,還會選擇英語、財商、情商等全面發展的興趣班。有些獨生子女家長,甚至從胎兒時期就開始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教育投資比前幾個年代的都高得多。但是,已經升級成爲父母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們,並沒有因爲成爲了父母而“長大”,他們依然很有個性、以自我爲中心地去考慮問題。對於他們的孩子來說,心理健康問題比起他們自己更加嚴峻。所幸的是,第一代獨生子女的心理問題非常凸顯,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所以,獨生子女的孩子的心理問題倍受社會的關注。

馬園長表示,在幼兒園裏經常會出現類似的情節:小朋友因爲違反了遊戲規則,老師提示他要遵守遊戲規則,可是小朋友還是覺得很不開心,然後回家就跟母親敘述了事情的經過,這位母親覺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第二天就找到帶班老師理論。這件事情,驚動了馬園長,但是馬園長和老師都非常理解這位獨生子女母親,沒有爲自己進行辯解,而是對小朋友的母親進行安慰、平伏其情緒。其實,家長在孩子面前與帶班老師理論的行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看到這種情況後,很可能會模仿家長的做法,甚至以後都不再聽老師的教導了。後來,這位母親自己反省了,覺得自己處理不夠慎重和冷靜,還到幼兒園親自找到馬園長表示歉意。她說:“馬園長,聽到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我馬上就跟老師急了,後來回想起來,覺得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我以後會注意的。你要知道,我也是獨生子女啊。”

小編感言:雖然獨生子女個性十足、總是以自我爲中心,但是他們處理生兒育女的問題是最理智的一代。不再是爲了生而生,他們似乎都明白一個道理,孩子生出來了他們就要負起養育的責任。

除了馬園長給我們舉的經典事例外,獨生子女還面臨“隔代教育”的巨大挑戰。由於獨生子女們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而且他們總是依賴老一輩爲他們帶孩子。馬園長表示,獨生子女是老一輩的掌上明珠,那麼獨生子女的孩子在他們心目中就更顯嬌貴了。如果總是把孩子託付給老一輩來照料和教育的話,就會產生很嚴重的隔代教育問題。這種情況在現代家庭當中相當普遍,有些家庭甚至爲了孩子的養育問題而導致不和。馬園長提醒,要解決這種衝突,首先大家要統一教育觀點,然後作爲孩子的父母要與長輩多溝通,傳達一些科學的育兒觀給長輩學習。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多抽時間陪伴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一味依賴長輩。這樣,纔能有效緩解隔代教育帶來的衝突,和降低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

專家點評:回顧中國建國以來的60年裏,對幼兒的教育都受到每個年代的外圍環境所影響着,所以,每個年代產出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徵,他們都含有自己的年代的味道。在這60年裏,讓人欣慰的是幼兒教育在變遷中發展。從五六十年代的只管溫飽,到現在的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和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這說明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意識逐漸進步,隨着社會進步的步伐而進步。但是,我們依然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或許因爲家長的一個無意之失,孩子就失去了嘗試和成長的機會,甚至失去了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從而在成功之路上迷失了方向。

最後,祝願天下的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美好的未來。

特別鳴謝:廣州市小云雀藝術幼兒園

39健康網()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