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父母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 入園入托

父母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 入園入托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家長和孩子都會有諸多不適,這時,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很有必要。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呢?

父母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 入園入托

讀小學,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轉折,隨着角色、要求和家長期望值的改變,孩子產生了諸多的不適應。而家庭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更加劇了這種不適應。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孩子進入小學後能夠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成了家長、幼兒園和學校三方面共同關注的問題。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不能很好地銜接,是我國教育領域裏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由於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係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作爲家長應該事先認識到這些變化必然會出現,並估計這些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的影響,然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學準備,能爲孩子入學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激發孩子對新校園的嚮往之情。

一般說來,孩子到了六、七歲的年齡,心理和身體各個方面都基本上具備了接受小學教育的條件。這一階段,由於環境、家庭、學校的影響,兒童開始羨慕小學生的生活,羨慕新書本、新書包、新鉛筆盒,羨慕紅領巾等。兒童心理的發展和客觀環境的影響,使他們產生了上學讀書的強烈願望,時時刻刻流露出要成爲一名小學生的美好情懷。

在21世紀實驗幼兒園中,幼兒園每週設置了兩節小學課堂,開設語文和數學兩門課程,讓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們每次上課都揹着書包,真正的體驗小學生上課的課堂氣氛。孩子們每到上課時,都整整齊齊的擺放好自己的學具,上課時學會舉手回答問題,不隨意離開座位,認真地完成老師上節課留的作業。這些沒有給孩子們帶來壓力,反而是一種樂趣。

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能力的發展有一個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兒童的能力易於養成,過了培養期,過了關鍵期,兒童能力的培養就顯得特別困難。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學了,還要一口一口給他餵飯;作業做完了,總是親自幫他訂正錯誤;進出門總是幫着孩子整理書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這般,做父母的的確很辛苦,可孩子卻越養越無能了。據一些小學階段老師的評價,學習成績優秀的總是那些能力強的學生。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給兒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導他學會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學會穿衣、洗臉、疊被、整理房間、端飯、擦桌子、掃地等小事。

同樣,在21世紀實驗幼兒園國際部裏,我們每週都會組織孩子們照顧他們生活的環境,如:擦桌子,掃地,擦教具櫃,整理物品,擺放教具等,當然這一切都是符合蒙氏教學的理念,在安全的條件下,孩子們可以自己選擇他們喜歡的併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

三、使孩子的壓力最小化。

幼兒教育是在遊戲和活動中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表現出很強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學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教師是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教學的,與幼兒園教育相比,知識性較強。剛入小學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賴性,行爲上的無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給學習帶來一些困難。

在我們的國際部裏,這樣的工作銜接得很自然,因爲我們認爲:在環境和活動中,孩子們就是自己的主人,老師和孩子們是平等的,孩子們每天可以自主選擇他想做的工作,並在需要時,得到老師及時的幫助,這樣使他們從來到這裏就學會自我發展的能力。在這種自由平等的環境中,孩子們不需要承擔不屬於他們的包袱與壓力。沒有這些壓力,並不說明學得不好,孩子是需要自我發展的,在他需要的時候,在他想知道的時候,沒有人會拒絕他的要求。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傷害自己,不危害他人,不破壞環境的條件下進行的。同時,我們認爲:學得多不等於小幼銜接的就好!在國際園裏,孩子們在準備好的環境中自由自主的生活與學習,學會自我展示,自我調節與自我控制,在這條路上,孩子們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我們要相信他們,給予孩子們這樣的權利。

豐富的知識架構,有趣的活動形式使每一個來到國際園的小朋友都感到學習生活是快樂的。我們的數學可以讓孩子們掌握千位的加減乘除法,但並不是每天痛苦的做着練習題,看着一大堆抽象的數字發呆;我們的語言可以讓孩子獵及古詩、兒歌、書寫、識字和拼音,但並不是每天看着天花板去痛苦的背誦,拿着一摞字卡來回翻認;我們的地理、歷史、科學知識可以讓孩子們每天都非常感興趣的去操作,但並不是一張圖片一對文字讓孩子摸不着頭腦。我們的戶外活動可以讓孩子自由的在寬廣的草坪上玩耍,陰雨天我們還有無比大的室內草場。這些都是孩子的快樂之源。在幼兒園我們做好了孩子們幼小銜接的一切準備,在促進全面發展的同時,做到了最自然的銜接。自然勝過一切。

自我學習的力量。曾經問過三個孩子的家長:“您的孩子識字量這麼大,您是怎麼教的?”得到的回答出奇的一致:“我們從來沒有特意教過,也沒有強迫他識字,我們做到的只是在他想知道的時候告訴了他”!

作爲家長,您應該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靜心耐心教育、引導孩子,從心理上和思想上與孩子取得溝通,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調節生活規律。可以帶他去幼兒園看看,請教過他的幼兒園老師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談談心,瞭解他遇到的困難,幫他解決困難;還可以講講身邊同齡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話故事,爲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增強信心。

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樣,在學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受益終身。

1、養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告訴孩子,上課之前要打兩次鈴,第一次是預備鈴,聽到預備鈴,要趕緊進教室,把上課用的書、本子、筆拿好,並擺放整齊,不用的東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後,安安靜靜的坐着等老師來上課。第二次是上課鈴,打了上課鈴,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上課了。

2、養成正確的坐寫姿勢正確的坐姿應該是:身子上半部坐直、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手隨意放在身體兩側,兩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訴他們,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翹腳架腿。因爲良好的坐姿有利於骨骼生長,有利於身體健康。

3、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要告誡兒童學會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能心不在焉,要專心致志地聽,瞭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和意思;學會講普通話,聲音適度,口齒清楚,語速適中,使對方能聽懂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與別人交談,態度要自然、大放、有禮貌。

這樣,幼兒才能較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