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不愛/不會閱讀怎麼辦?家長學會一招在家就能搞定!

孩子不愛/不會閱讀怎麼辦?家長學會一招在家就能搞定!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不愛/不會閱讀怎麼辦?家長學會一招在家就能搞定!

讓孩子學會閱讀理解的前提,是讓孩子愛上讀書。在這點上,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高招,這些高招包括但絕對不侷限於:

1.每天給孩子讀20分鐘,通過家長閱讀/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愛上閱讀。

2.挑選孩子合適的喜歡的圖書進行閱讀,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讓孩子愛上。

3.組團閱讀模式,給孩子找到許多好夥伴一起閱讀,在團隊融洽的氛圍中讓孩子愛上閱讀。

4.帶着孩子參加各種故事會、閱讀分享會等多元的形式。

5.帶着孩子看各種舞臺劇、話劇,以及和圖書相關的電影等形式,促進孩子去看原版圖書。

孩子不愛/不會閱讀怎麼辦?家長學會一招在家就能搞定!

還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和方法,每個家長都在這條路上披荊斬棘,因爲我們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幫助很大,可是這些幫助如果能從提升孩子學習方法的角度和孩子進行更有機的結合,那纔是真的對孩子幫助大。

“閱讀和閱讀理解之間,相差着上上千本書的距離”,閱讀但凡孩子識字就能讀,但是閱讀理解確是在對孩子學習方法提出要求,而閱讀粗讀的意義上來講,孩子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各種有趣的故事,但是從閱讀理解的角度來說閱讀理解是幫助孩子在構建思維模式、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也就是說從我們鼓勵孩子閱讀、希望孩子多看書以獲得無限可能性的角度來說,只有閱讀理解才能夠對孩子有更直接的幫助。

我相信,一定有孩子天資聰穎,自己通過閱讀就能收穫和掌握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技巧,但是在生活中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多,所以就最簡單的閱讀這件事,看起來只有識字就能閱讀這樣簡單的事,孩子卻需要家長大量時間來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短平快的幫助孩子提高呢?

有!

在分享的各種閱讀技巧中,“提問法”是相對容易,孩子相對更容易接受的一個。在去年的系統閱讀課程中,我強調過很多次的“提問法”,讓家長學會提問,讓孩子學會提問和自問自答,在提問和回答的過程中,孩子就能掌握各種技巧和能力。


於是,很多家長開始實踐,但是卻沒有收穫很好的效果,我陸續收到的問題是這樣的:

1.孩子根本就不愛被我提問,只想聽故事情節,我一提問就開始煩了。

2.我提問的問題,孩子根本答不出來,我也就不想再繼續了。

孩子不愛/不會閱讀怎麼辦?家長學會一招在家就能搞定! 第2張

3.每天的時間很緊張,給孩子讀完一本故事,孩子就快睡着了,沒有時間再提問了。

以上三條,是比較集中的問題,拋開孩子每天時間有限這點問題不說,在第一和第二兩條上,只有家長多動心思,把問題設計的更巧妙一些,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上了套”。

除了家長設計的問題不夠巧妙之外,對問題的提問的難易程度沒有把握到位,應該是問題的最關鍵。一個剛開始接觸提問式閱讀的孩子來說,如果我們拋出超難的問題,超越他們理解上限的問題讓孩子進行思考,那麼絕對不會得出我們想要的答案。

對孩子來說,想要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跟着我們的節奏,在閱讀提問(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的各種提問上,也應該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簡單的問題開始,漸漸的深挖,直到孩子習慣並認同閱讀提問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第一階段:以孩子爲興趣爲主導提問

在孩子剛接觸閱讀提問法時,家長要完完全全的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提問,從他們的視角、他們的出發點、他們在聽故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些行爲舉止,進行提問。

比如:

1.剛纔你笑的那麼開心,是什麼情節讓你那麼高興?

2.這本故事,哪裏最打動你?

3.這個故事媽媽/爸爸覺得特別有意思,你能把故事講給我們聽聽嗎?

4.這個故事中,你有什麼疑問/問題?

5.你認爲你像故事裏的哪個主角?媽媽像哪個?爸爸像哪個?

6.你的小夥伴中誰讀過這本書?到學校的時候跟小夥伴交流交流看他們怎麼想的?

這是第一個階段,在提問時,把問題的核心點落在孩子的一些感受上,落在孩子對故事的一些相對粗淺的理解上,落在好玩的情節上,不要讓孩子認爲這是在提問,而是故事的繼續。這樣的練習有1-2個月時間(每天每晚進行的基礎上,50本繪本)之後,孩子就會漸漸的適應和願意參與到一起的互動中來。

孩子不愛/不會閱讀怎麼辦?家長學會一招在家就能搞定! 第3張


第二階段:加深難度從故事爲出發點

當孩子習慣以互動的方式進行提問之後,孩子甚至會主動的提出若干問題出來,這些閱讀的過程如果被他們認爲是好玩的/有趣的/非課堂式的,他們就會跟着我們的節奏繼續走下去。

在第二個階段,當孩子已經理解並接受被接受媽媽在講完故事之後有提問時(家長也需要不斷的灌輸提問的意識),孩子就能夠順利的回答我們從故事/圖書爲出發點設計的一系列問題。

比如:

1.這個作者真有意思,這本書寫完了媽媽還沒太懂,你懂了嗎?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3.這個故事你之前聽過類似的嗎?

4.這個故事中最有趣的片段是哪些?你認爲你會這樣嗎?

5.作者爲什麼要給我們寫這樣的一本書?

6.這個故事中作者的表達方式有什麼特別的?


第二個階段適合孩子在有很多本書提問和互動的基礎積累下,孩子開始學會思考、學會帶着問題聽故事,並理所當然的認爲父母在閱讀完會提問。

問題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和第一階段穿插進行,但是從孩子的興趣點要轉移到閱讀文本上來,包括時間、地點、人物特點、故事情節、中心思想等等,但是提問的方式要靈活多變。

第三階段:孩子的內在感受和串聯式提問

有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鋪墊,孩子能夠主動的和我們溝通,不再一味的只是想聽故事,能夠基本的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和主要的情節、人物個性特點分析之後,第三個階段也是閱讀理解的最高境界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以及孩子聽完故事之後大腦中進行活躍的知識串聯的學習模式。

從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最少需要200-300本優質的圖書以閱讀理解的方式完成相對的精讀之後,在家長合適的引導下,孩子才能學會表達本體感受和進行各種各樣形式的知識串聯。

在這個階段,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僅僅是對和孩子一起閱讀的一本書的瞭解,還有對家長知識體系和知識面的考量,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如果家長不閱讀,你又怎麼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幫助他們更好的閱讀的重要的原因。

孩子不愛/不會閱讀怎麼辦?家長學會一招在家就能搞定! 第4張

在第三階段,很多孩子可能已經不需要家長提問,就已經開始展開豐富的內心活動,但是如果要提問,在這個階段以下一些問題大家可以參考。

1.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2.作者寫這個故事,他的哪些文字/句子/觀點和你的感受是一樣的?

3.和這本書有相同意義的其它故事,你聽過哪些?

4.這本書中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會對你的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5.作者還寫過其它哪些故事,你同樣很喜歡?

6.作者寫作風格你喜歡嗎?你想要試一下作者的表達方式嗎?

7.如果有機會見到作者,你會問他/她什麼樣的問題?

問題的形式/方式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多樣的進行,但是要從孩子的興趣開始,到以故事爲中心的認知轉移,最終再回到孩子本體的認識上,這是孩子學習任何一本學科學習的最基本的途徑,從浮於表面的知識點開始,到更深的挖掘故事內在,再回到孩子的內在感受,如果孩子在閱讀課外書的過程中有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那麼孩子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上,他們都會獲得這樣的學習方法。

畢竟,提問和回答,伴隨我們的一生,在任何階段的學習生涯中,提問、思考、回答,纔是孩子主動學習的唯一的正確、有效的途徑。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