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長型思維模式”這個概念是由斯坦福大學Carol Dweck教授提出來的,它是相對於“固定型思維模式”而言。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爲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既然是定量的,他們就會害怕失敗,因爲失敗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在證明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不足,於是他們只選擇做更加簡單輕鬆的事情。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爲人是可以不斷進步的,因此他們更加關心的是自己的成長,自然他們更加願意接受困難的任務和挑戰。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這種思維模式的差異會影響孩子今後的一生,這也就決定了是否有潛力。而思維模式的建立是受後天環境影響的,嬰幼兒到青少年這段時期是思維模式形成的關鍵階段,而家長作爲孩子第一任老師在這裏的作用也是最大的。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第2張

學會表揚過程和努力
我們現在都愛誇孩子,很多家長特別愛這麼誇,“寶寶真聰明!你是天才!你太有天賦了!”這類的誇獎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你取得的任何成績都是天生的。孩子聽到後,心裏就會這麼想,“因爲我聰明,你們才誇我,才喜歡我。那我要做的就是一直證明我很聰明,那最好不要去嘗試那些比較困難的事情,萬一做不成了,我就不聰明瞭,自然你們就不會喜歡我了。”
從小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受不起挫折,非常怕輸。生活學習中遇到了失敗,他們會找各種藉口:“考試前沒睡好”;“我只不過沒有用全力”;“我本來就不想做這件事” 。各種藉口要麼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外界原因;要麼就是變成鴕鳥進行逃避。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他們把長按點放在如何證明自己是聰明的,而不會花時間反思總結失敗經驗。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第3張

那正確的誇獎應該是怎麼樣的呢?應該側重過程、側重孩子付出的努力。當我們因爲孩子的努力而進行表揚時,他們就會想,“因爲我努力了,因爲我沒有放棄,所以我被表揚了。那我今後要繼續努力,這樣我纔會再被表揚。”自然孩子就更加願意去嘗試挑戰。
我曾經就習慣誇小D,“你好棒!”小D的老師爲此非常嚴肅地和我指出過好幾次。現在,我誇小D時都會強調她的努力:“你試了好多次沒有放棄,終於把積木搭成一個高塔了,真棒!”;“你訓練的特別辛苦,每天都在練習,終於可以走路了,太好了!”
說實話,一開始要這麼說真的很彆扭的,但慢慢地我也養成習慣了。這樣的改變也影響了我育兒的心態。因爲需要舉例子進行誇獎,我就會更加細心去觀察她的進步,無形中也讓我更加明白了,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自己和自己比更重要。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第4張

讓孩子從小體會失敗
我是深刻明白孩子是需要經歷一些挫折的,但我曾經錯誤地以爲“挫折”就是那些比較大的失敗,現在女兒那麼小還早呢。後來我才意識,孩子需要從小就學會體會失敗的,而對於小孩子來說,這些“失敗”其實就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的。
小D曾經有過怎麼也無法把拼板歸位而半途而廢,那時我就自告奮勇去幫她拼好。後來我才明白,這時我該做的不是去替她完成,而是陪同她一起完成。我可以在一旁啓發她、鼓勵她,但最終動手的那個人應該是她,而不是我。這時,是否可以把拼板拼完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我是用行動在讓她明白,遇到困難需要想辦法,而不是放棄,這更加重要。
這樣的小事其實每天都會發生,寶寶自己吃飯、自己脫鞋、玩玩具等等等等,孩子無法做好這些事時,對於小小年紀的他們來說,這就已經是大大的失敗了。而很多媽媽估計也和我曾經的想法一樣,“算了,這麼小,她不會的,我幫她吧” 或者“一步一步教她,那麼麻煩,還不如我幫她做了省事”。 要知道,我們幫不了他們一輩子,從小開始,從一些簡單的小事開始,在一個相對安全而且溫和的環境裏鍛鍊孩子,這纔是真正在“幫助”孩子。
固定型思維的人裹足不前的一大原因就是害怕失敗,害怕承擔失敗後的後果。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機會體會過失敗,那當他需要獨立面對失敗(即使再小的失敗)時,他就會一蹶不振。而成長型思維的人把失敗看作自己成長的機會,但這種受挫後的韌性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後天不斷鍛鍊纔會提高的。“媽媽替你做”和“媽媽陪同你一起做”,細微差別,結果卻是天壤之別!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第5張

有意識地打造成長型思維的家庭
我的前老闆無論再忙,只要不出差就一定堅持和家人孩子一起吃晚飯。我曾被邀請參加過一次他們的晚餐,晚餐時,父母和孩子都會分享自己一天發生的事情。分享完了後,我老闆會問大家:“你今天學到了什麼?你今天犯過什麼錯嗎?從錯誤裏你學到了什麼?”然後父母和孩子都會分享,那次我也被要求分享了,那時我還不是媽媽,根本無法理解這個行爲,事後還一直和老闆開玩笑,在你們家吃晚飯就像面試一樣。
當了媽媽後,這一幕一直會浮現在我眼前,有一次和他打電話聊起這件事。他告訴我,這是他們家的傳統,叫Learning Talk(經驗分享)。通過提問讓孩子們有意識地進行總結,同時將長按點聚焦在自己的成長而不是結果;而父母一同參與分享,就是在用實際例子告訴孩子們,犯錯沒關係,總結經驗教訓最重要。那一刻,我真正意識到,所謂“拼爹拼媽”, 拼的真的不是財富,而是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第6張

相反,當一個家庭每天的對話都是這樣的,“單位讓我負責一個新項目,我推掉了,萬一砸了還要挨批評,吃力不討好”;“這個問題根本和我無關,明明就是小李的錯”,我們怎麼可能要求孩子成爲成長型思維的人呢?這也許就是“言傳身教”最可怕也最厲害的地方吧,當我們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其實不需要太刻意,孩子自然就會學習和模仿;而當我們自己“做一套卻教一套”,那即使我們再刻意,可能還是收效甚微。
熱愛挑戰、不怕犯錯、享受努力的過程、保持不斷學習進步的熱情,成爲一個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