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爲什麼我們會去傷害最親近的人?

爲什麼我們會去傷害最親近的人?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位媽媽問我,孩子太淘氣,還總有“打媽媽”的舉動,怎麼辦。她發來的信息很長,我摘選了下面幾段:

羅靜博士,我非常愛我的兒子,在他六個月以前我是小心翼翼的看護他,我的世界裏除了他容不下別人,包括老公和父母!遇到難題,我都會上網查閱資料,以求做到最好!但是六個月以後我上班了,早出晚歸,對兒子看護的時間少了,慢慢的,他開始有自己的主意,他特別淘,有時氣急了我會打他屁股。

老公總說兒子想跟我待着,但是我抱他,他有時候是拒絕的,有時候動不動就打我,有時候叉着胳膊說:媽媽我生氣了。我不理他,他會媽媽媽媽一聲比一聲高,現在想想我兒子很可憐,我真的是不懂他!我也想天天帶他不用上班,但是不太可能!我真想從頭來過,好好的理解孩子,愛孩子!

有急事接打電話的時候,我兒子肯定搶電話,打開他的手,他還來,特別倔的孩子,而我本來就着急,瘋了似得推倒了他,他趴地上嚎我也不動心,這時候覺得我好像冷血,氣憤充斥着我的腦袋,我想抱起兒子說對不起,我腳卻不動,我喊了一聲,快站起來,兒子機靈站起來,我想這要是以後兒子想起得多麼恨我,他還那麼小,我卻把他推倒,還是我的兒子!

這位媽媽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像任何一個媽媽一樣。她的孩子很淘氣。淘氣的孩子容易“犯錯”。有時“犯錯”,媽媽沒辦法,就會打孩子屁股。所以,日常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情緒並不穩定,好的時候便好,不好的時候,便從情感到行爲,都將孩子推得很遠。

爲什麼我們會去傷害最親近的人?

孩子於是也學會了打媽媽。孩子的“打”,內含着憤怒。在孩子眼裏,媽媽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離開自己,回來的時候,如果自己不乖,還可能會受到懲罰,這讓孩子覺得外界很不靠譜,內心需要的穩定的愛沒被滿足,行爲上就會有表達,而表達的方式,就是媽媽懲罰孩子的方式,因爲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入孩子的眼,並被觀察和模仿。

孩子的問題,根本上說就是安全感欠缺,亟待媽媽情感上的補償。而媽媽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梳理自己的情緒。

如果可以,我真想當面抱抱這位媽媽。因我能感受到她內心的無助,以至於微信的文字解答也變得那麼蒼白無力。

我想告訴她,你遇到了一些問題,而且那些問題並非你的家庭中固有的。既然不是從來就有的,那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我想告訴她,你要原諒你自己曾經犯的錯誤,原諒因情緒失控而錯誤對待孩子的方式,允許自己去改變。不要有罪責感,那不是你故意的,你所犯過的錯誤,千百萬父母也都曾犯過。

別對自己要求太高,就像你自己承認的那樣。也許很小的事情,就能讓你緊張和憂慮,出於愛的緣故。也許你的工作也給了你不少的壓力。可是,一旦你回到家,就真正讓自己放鬆下來吧。

那是你的家。有你最愛的人,也有最愛你的人。你不知道,你的孩子,對你抱有多大的期待!

生活中常見的一個現象是:我們所傷害的,往往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我們可以對自己的同事、朋友乃至陌生人非常友善,即使內心有怒火;可是一旦回到家,我們卻容易因爲一點兒小事情衝另一半或者孩子發脾氣。

職場媽媽會更加經常地碰到這個問題。這就更需要媽媽們自己去做角色上的轉換和調整。

現在都流行“辣媽”的說法。什麼是辣媽呢?不是年紀輕輕就有孩子,不是穿着時尚光鮮,而是能夠把握事業與家庭的平衡。

所以,下一次回家,進門前,爲情緒做一個隔斷吧。當你的身體回到家的時候,讓心也一同回來,妥妥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