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父母離婚的李嫣爲什麼還那麼自信?90%的父母都不知道的育兒真理

父母離婚的李嫣爲什麼還那麼自信?90%的父母都不知道的育兒真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視頻中,能明顯地看出因爲修補兔脣而造成的肌肉扭曲以及牙牀畸形,但是她無論動作還是語言上都沒有迴避這一缺陷,甚至可以大方的做各種表情。有不少人有這樣的疑惑:

爲什麼一個天生就有缺陷的小姑娘能這麼自信的面對鏡頭,輕鬆地傳授美容知識?

爲什麼父母離婚的陰影和自卑在這個9歲的小姑娘身上毫無痕跡?

爲什麼她的身上能讓人感受到普通同齡小女孩少有的溫暖和樂觀?

有的人會說:當然嘍,父母都是有錢人,什麼樣的心理老師請不到,什麼樣的市面沒見過,這樣的孩子怎麼能不自信?

錯!

這樣的認知從根源上就是錯誤的,那就是把家庭教育的根本歸因於家庭條件優劣與來自外界他人的影響,是大錯特錯的!

孩子的自信源於父母的全然接納,跟錢關係不大

王菲和李亞鵬從來沒有把李嫣當成異樣的孩子來對待,王菲也曾在訪談時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李嫣很美,我看她一點問題也沒有!在私底下她肯定一次又一次地告訴女兒“你並沒有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你很美,甚至比很多人都要美。”父母的良好心態影響到了女兒,李嫣的自信不是星二代的趾高氣昂,而是真心覺得自己是很美的。

父母離婚的李嫣爲什麼還那麼自信?90%的父母都不知道的育兒真理

孩子都是帶着天分來的,他所有的一切都值得父母去愛,但是有很多家長在接納孩子方面存在誤區。他們日常話語中,常常用到“只要”“只有”“如果”等句式,例如:

“只要你考班級前三名,我就給你買玩具。”

“你只有做到……,媽媽才能……”

“你如果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

這些話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愛我是有條件的,如果滿足不了這些條件,就不會得到爸爸媽媽的愛”。這種附加條件的愛,非常不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它會讓孩子也學會通過這些“條件”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比如有的孩子會認爲:一旦我考試沒能讓爸爸媽媽滿意,我就是個沒用的人,爸爸媽媽從此就不喜歡我了。

而無條件接納,是指父母對孩子傳達的愛、關注、支持和激勵是無條件的,是不附加任何外在條件的。積極心理學認爲,父母無條件地接納孩子,能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給孩子挑戰困難的勇氣,有利於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成就感,從而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可能會有家長產生疑惑:無條件接納孩子是一味地縱容孩子嗎?無條件接納孩子不等於無條件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爲,你接納的是孩子這個“人”,而非孩子的這些“行爲”,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爲時,依然需要糾正引導。

孩子的自信源於父母的陪伴,而不是爲父母的感情買單

最近飾演過《還珠格格》小燕子的演員黃奕和前夫的“奪女大戰”又開始了。起因是黃奕前夫在探視孩子的期間,私自帶孩子出境,向黃奕的監護權發起挑戰。而黃奕擔心孩子只有三歲且沒有奶粉衣物隨身,在朋友圈苦苦哀求前夫將孩子還給自己。而前夫再次發微博曬出自己和女兒的出境護照,並說“拜拜了大明星”,真是讓人唏噓。

先不論這樣的夫妻大戰會讓長大後的孩子如何看待夫妻關係,就現在來說,這樣隨意更改孩子的監護人,不爲孩子的安全和心理考慮,而只圖自己在情感上的快意,就距離稱職的父母十萬八千里。

據一些學者報道,在低劣環境中長大的兒童容易發生入學困難及行爲問題或智力遲緩,在3~6歲的兒童身上表現的更爲明顯。那種只顧自己享受,全然不顧孩子健康成長的父母,其所作所爲,實質上是對孩子幼小心靈的一種折磨和摧殘。3~6歲爲孩子智力開發的關鍵期,絕大多數離婚家庭的孩子會深深感覺到自己被遺棄了,極度缺乏安全感,容易出新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心事重重,過度的恐懼和擔心,多疑和寂寞,自卑和彷徨等心理障礙。他們認爲被父母拋棄了,覺得低人一等。因而,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滋生出一種對社會、對家庭、對人生的冷漠、悲觀甚至敵意,沒有上進心,沒有責任感,學習無興趣,成績下降。

父母離婚的李嫣爲什麼還那麼自信?90%的父母都不知道的育兒真理 第2張

同樣是明星,同樣是離異家庭,王菲和李亞鵬就在這方面做得不錯。無論是李亞鵬還是王菲,他們都做到了成爲一名合格的“陪伴式父母”。李亞鵬喜歡帶着李嫣去徒步、爬山和露營,每年帶李嫣旅行兩次,更是李亞鵬親情必修課,王菲也會帶着李嫣去逛街、旅遊,巴黎盧浮宮、泰國海島、香港銅鑼灣都曾有過母女倆的身影。就算他們離婚後,以前的生活也沒有發生鉅變,父母的陪伴也一直在延續。每年的生日,王菲還會跟李亞鵬像夫妻一樣,陪伴李嫣去郊外觀測點做研究。通過父母的陪伴,讓孩子明白,只要有親情在,愛就不會消失。可以這麼說,李亞鵬深沉的父愛給了李嫣慢慢的安全感,王菲給予了李嫣快活和自由的個性。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永遠大於其他人,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父母自身的教育,親情的陪伴讓孩子學會成長,這樣的效果遠勝於其他的人。

孩子的自信源於父母引導和鼓勵,讓他意識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作爲父母的角色,李亞鵬和王菲是稱職的,他們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構築了一個懂得愛、發現愛的成長和學習環境。去美國醫治,成立“嫣然天使基金”救助更多兔脣的孩子,儘量避免女兒出現在媒體視線,讓她學習繪畫。李嫣的畫作“熊貓與小鳥”在“嫣然基金”晚宴上以100萬的高價成交。可能很多人會驚呼:呦,明星父母的面子好大!但是,能給女兒的作品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她的作品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去幫助別人,這何嘗不是一種父母式的良苦用心?在女兒李嫣的心裏,她最關注的不是父母及其他成人是如何組織這樣一場盛宴的,而更關注的是“別人需要我,我有用”這樣一種兒童式的自豪與自信。

父母離婚的李嫣爲什麼還那麼自信?90%的父母都不知道的育兒真理 第3張

人生第一縷自信的陽光,一定是父母的愛給的。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後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醜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養育你直至你成爲獨立自主的人。僅僅因爲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有父母的愛在後面支撐,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麼,都無所畏懼:“我爸媽愛我,肯定我”,他心裏非常踏實,知道自己擁有取之不盡的力量,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愛能撫平傷痕,愛能澆灌出自信,愛能給孩子美好的性情。

孩子的自信源於父母對自己意願的尊重與支持

李嫣在6歲的時候就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秋天的童話”,並在就讀的國際學校中力壓一衆外籍同學,成爲芭蕾舞后。李亞鵬並沒有強迫李嫣學習任何一個,王菲對孩子的態度是放養,無論孩子做什麼,她都會支持。

李嫣作品《我和媽媽》

王菲對孩子的態度是放養,大女兒說唱歌,王菲的態度就是想學就學,孩子主意多,一會兒一個樣,一會兒打鼓,一會兒唱歌,王菲都尊重。

並不是明星家的孩子“有錢任性”,而是明星父母更懂得孩子的興趣同付出的金錢比起來,更加值得保護和滿足。而我們身邊又有多少孩子,學習某種樂器,學習某種技能,並不單單是出於愛好和興趣,而是父母不能給孩子提供優渥的未來保障況下,強行讓孩子掌握“一技之長,以便能有口飯吃”的無奈之舉。有多少孩子小小年紀就深深地被父母刻印上“我家裏沒有錢,我必須不停努力才行”的可悲印章?這樣以財富和立命爲人生目標的孩子,每日都在“趕路”,並十分在意自己的表現,把自己弄得緊緊張張、緊緊巴巴,又何談輕鬆與自信?

孩子的自信源於與母之間的平等對話,學會“和”孩子說話,而不是“對”孩子說話

王菲大概是所有辣媽中最會和孩子做朋友的了,不僅不高冷,而且絲毫沒有長輩的架子,在微博中,她把竇靖童叫大姐,李嫣是二姐,自己則自稱三妹,滿滿的都是依賴和愛。李亞鵬也在微博中隨時曬出對“前世小情人”濃濃的愛,網友批評李嫣太懶,老讓爸爸背,李亞鵬心平氣和地解釋說她不是懶,是看不見。即便是在關閉李嫣美拍賬號的時候,他沒有直接關閉、刪除,而是在與李嫣商量,以一種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來做了解。

父母離婚的李嫣爲什麼還那麼自信?90%的父母都不知道的育兒真理 第4張

“對” 孩子說話,是在告訴他,我們要他怎樣,是在讓他順從,是我們在思考。而“和”孩子說話,是我們和他一起思考,找尋解決問題或改善情況的方法。

平等的交流也是孩子自信成長的階梯。當家長一直抱着“孩子不懂”的成見去對待孩子時,不僅遏制了孩子的潛能,同時也讓家長喪失了與孩子心靈交會、撞擊生命火花的機會。而對於有智慧的家長來說,不把自己跟孩子的關係侷限在父子或母子之間,而是視爲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平等關係,才能更好地發揮孩子的潛能,讓孩子自信地長大。

年幼的孩子會非常自由、毫無顧忌地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但如果父母總是對他們的語言和行爲進行提醒、批評、指責、威脅、不停挑毛病的話,他們就會感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件很不安全的事情,就會漸漸關閉和父母溝通的大門。

相反地,如果父母能夠敞開心扉,接受他們的想法,一起平等友好地討論,問好奇的問題,例如:“然後有可能發生什麼?”“你會有什麼感覺?”“其他人會怎麼想?”孩子就會感到,在面對和解決生活困難時,他有同伴,他可以大膽說出自己的任何想法,父母是尊重、理解,並能幫助他的。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何愁養不出善於表現、自信的孩子呢?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點,自信的孩子能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主動地與人交往,勇敢地面對困難,較快地適應環境,大膽地嘗試新事物。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