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有師說:孩子,媽媽也是普通人

有師說:孩子,媽媽也是普通人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這樣深深地自責過程中,我們開始自我攻擊、開始不再信任自己,乃至我們不再信任孩子。
有師說:孩子,媽媽也是普通人

事實是父母是人不是神,任何教育理論、教育方法,都是幫助父母更真實的做自己而非把自己變成神。
1、我要做完美的父母
快點把這個想法從信念系統中刪除吧,我們每一個人本就是不完美的,我們爸爸媽媽不要把自己培養成完美的,或者修正成完美的,以爲這樣才能證明我們是成功的、完美的父母。
因爲我們從不認爲自己是完美的,於是我們總是要做一些事情來表現出我是完美的,往往結果事與願違。孩子也好、我們也好,都是第一次作爲我們家庭中的成員。哭鬧、爭吵都是正常的,從浪漫期來到權利爭奪期,等孩子出生後我們更需要重新調整家庭角色重新適應,但不管怎樣家是提供接納、安全、舒適的港灣。我們需要彼此磨合逐漸變得更加默契。當我們意識到我們是多麼的完美時,我們開始不再挑剔孩子、挑剔自己、挑剔愛人,我們開始知道所謂的那些不完美是我們通過任何努力都很難達到的完美,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接納和允許不完美的發生。
當孩子早晨起來有起牀氣時,我們說這是正常的,我們不會再去評判孩子是說:“你怎麼有起牀氣”時,孩子氣一會兒就會自己起牀了,而我們自己不會變得因爲孩子的起牀氣而氣急敗壞,又深深自責,然後感到挫敗。一天都會過得很平靜,因爲這些發生都是正常的。不是因爲孩子起牀氣所以我們就不完美了,不是這樣的,而是孩子起牀氣是屬於正常的,其一會兒就好了,我們自己是完美的,一天都是完美的。更不會因此而指責愛人說,“你看看你的兒子!或者,你看看!你怎麼也不管管?!”當追求完美的念頭起來時,對自己說我本就完美,你看我多完美,哈哈,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有師說:孩子,媽媽也是普通人 第2張

2、我要做好媽媽、好爸爸
“好”這個字真的很好,但放在媽媽、爸爸這個角色前時,我們感到的是壓力、是不斷向上的努力。“好”是沒有標準的,什麼算“好”呢?怎樣纔是“好”呢?深吸一口氣,放下對“好”的追尋。這樣我們才能讓孩子不去做個“好”孩子,而是做個孩子。體會到其中的不同了嗎?
做父母,大家都是人生第一次,需要一些學習和成長。學習和成長是爲了做回真實的父母,不是“好”父母。有時我們爲了培養孩子愛分享,明明不想吃的時候,我們吃了孩子遞給我們的蘋果。有時爲了考驗孩子,又故意問孩子:蘋果媽媽也要吃一半。孩子遞給我們時,我們卻說:“你吃吧,媽媽不吃”。孩子遞給我們時我們感到很滿足,看,我的孩子多大方!這時候孩子感受到的是什麼?原來可以演戲的!我只要意思一下就可以過關了反正媽媽不會真的吃。有時自己工作忙了一天很累了,真的很想休息一下了,還是硬撐着陪孩子玩兒、扮家家,直到孩子睡了,我們纔可以喘口氣,孩子感受到是原來媽媽是不會累的,累了可以不休息的,我長到了也要像媽媽一樣。
我們有時不是不夠好,而是心裏認爲自己不夠好,所以通過各種行爲方式讓自己表現得夠好。這樣真的很累!孩子也累!
3、真實地用心地迴應孩子比做什麼更有效
因爲歲月的流逝,我們真的多久沒有感覺到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了,所以會發現我們的孩子經常哭鬧,然後我們就認爲是安全感不好、我給的愛不夠,要麼就是自責我已經這麼努力爲什麼我的孩子還是這樣?的確是我們很努力的學習了,學習了很多的技巧,就像是學習寫毛筆字一樣,我們練得久了字是好看了,可是卻沒有了神韻。東方文化中講神似,就是學到那份感覺,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感覺。這是真實!
當孩子哭鬧時我們總想馬上讓她停下來,或者轉移注意力。這個時候不是孩子真的引起了父母的煩躁,而是父母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煩躁,不願意面對自己的感受,因爲煩躁的感受讓我們感覺太糟糕了。所以孩子長大了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生活,總是感到煩躁,然後定不下來,專注力發展不好!
有師說:孩子,媽媽也是普通人 第3張

當我們真實地看見自己的煩躁時,真實地和孩子互動我們的感受,讓孩子自己平靜下來,孩子就模仿到如何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感受,也學習到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當孩子不吃飯時,我們對孩子說:“寶貝,你不吃飯媽媽很擔心你的身體,媽媽會有些焦慮,你現在是不餓還是不想吃蔬菜?”孩子可以從媽媽的言語中得到訊息是,媽媽是關心我的。如果說:“你看你怎麼又不吃飯了,你就不能好好吃飯嗎?”孩子從媽媽的言語中得到的訊息是“我好糟糕”,於是我就是不吃飯,或者沒心情吃飯。真相是孩子不吃飯我們真的很擔心,那麼請爸爸媽媽告訴孩子我們真實的感受。
4、每個孩子需要愛的程度不同
每個父母給愛的方式也不同
有些孩子需要媽媽照顧的特別周到,他們才覺得媽媽是愛我的,有的孩子媽媽即使照顧的特別周到了他們還是感覺不到媽媽的愛,而有些媽媽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照顧孩子、控制孩子,而自己也可能並不喜歡這種方式。所以孩子不同,我們如何用整齊劃一的方式來對待呢?父母需要先感覺孩子真實的需要和自己真實需要的不同,雙方像兩個齒輪一樣彼此磨合到雙方都非常舒適的狀態,這纔是良好的親子關係。
有師說:孩子,媽媽也是普通人 第4張

如果我們一味的提高自己做父母準繩,這會使我們感到巨大的壓力,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沒有心力來真實的迴應孩子,給予孩子一個平和、寬鬆、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父母需要的是真實面對自己的成長,把一些童年未完成事件對現在影響降低下來,用未來的眼光做眼前的教育。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