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怎麼區分愛和溺愛

怎麼區分愛和溺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適當地應答撒嬌是有助於孩子成長的,但是過度了變成了“溺愛”,那將會毀了孩子一生。成敗在一瞬之間,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呢?一起來看看吧!

適當地應答撒嬌是有助於孩子成長的,但是過度了變成了“溺愛”,那將會毀了孩子一生。成敗在一瞬之間,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呢?一起來看看吧!

怎麼區分愛和溺愛

怎麼區分愛和溺愛

滿足孩子所有的物質要求是溺愛;滿足孩子的精神要求是愛

經常在超市或商場看見孩子纏着父母、長輩買零食、玩具,很多父母、長輩拗不過孩子,便出錢滿足了他的願望;甚至藉此取悅他。就這一個看起來很平常、很不足爲道的動作,卻透露了“溺愛”孩子的本質。當遇到孩子金錢方面的“不合理要求”時,要和他出門做好約定,在他提出要求時確認“我們說好今天不買零食的吧”;抑或現場和他做新的約定“玩具等你生日的時候媽媽買給你哦”……不要讓孩子產生“只要我提出的物質要求大人都會滿足我”的幻想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當孩子提出“想坐在媽媽懷裏”,“想要抱抱”;明明平時自己能完成的事,突然提出“媽媽幫我”的時候,可以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因爲這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必需的撒嬌。

父母強行的幫助、代辦是溺愛;給予孩子他希望得到的幫助是愛

孩子笨手笨腳地想要自己扣衣服上的扣子時,很多能幹的媽媽會看不慣,順手拿過衣服,一邊說“媽媽幫你扣上”,一邊迅速地把釦子扣上;孩子想要把牛奶倒入杯子時,“小心,這樣一定會打翻的,媽媽幫你倒”操心的媽媽立刻阻止了孩子的行爲,代替他做了他想做的事。類似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媽媽會說“我是愛孩子才幫他做的”。事實是父母、長輩的所謂“愛”的行爲是他們自己認爲的“爲孩子好”,這種強行的施愛會養成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甚至會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同樣的動作,如果是出現在下面的場景,意義截然不同。天天自己穿衣服的小孩突然有一天早上說“媽媽,幫我扣釦子”;平時習慣自己倒牛奶的小孩突然提出要求“媽媽,幫我倒下牛奶”……這時是孩子自己由於內心的“不安”“寂寞”提出的撒嬌行爲,比起讓他自己完成這些事,幫助他、滿足他內心的需求更有利於他的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