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過分的溺愛讓孩子戀母

過分的溺愛讓孩子戀母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典型例子:孤兒經歷讓她將孩子“綁”在身邊     

過分的溺愛讓孩子戀母
      典型例子:孤兒經歷讓她將孩子“綁”在身邊
      原本有着幸福家庭和父母疼愛的郭靜,由於父母突發意外身亡變成了孤兒。沒有父母陪伴的成長過程,成了郭靜最初的重大心理創傷。這種幼年的心理創傷,導致郭靜的內心缺乏安全感、對父母與子女之間親暱關係的過分依戀渴求、對分離的過分焦慮恐慌等特點。所以,在衆多的追求者中,唯一打動郭靜的,是有着相似成長背景的李先生,這樣的伴侶會讓她有熟悉感,讓她覺得安全,也許在兩人的相處過程中,可能會有更多的機會讓她通過撫慰同類者來撫慰自己的內心。兒子的出生,讓郭靜有了更好的補償和表達對象。在兒子身上,郭靜可以直接實現她對母子之間親暱關係的渴求。但同時,缺乏安全感的特點也表露無疑,甚至變本加厲。兒子該交給誰帶才最安全?想來想去只有自己,只有兒子隨時出現在自己的視線裏纔是最安全的,更有甚者,除了自己別人都不能抱兒子,連老公想要抱兒子也要徵求自己的同意。爲了實現這一點,寧願放棄辛辛苦苦奮鬥得來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放棄自己的事業和理想,做家庭主婦。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卻心甘情願,理由很簡單,就是想把自己過往在家庭關係中的遺憾在兒子身上完完全全地進行補償。母愛,從此變得狹隘和佔有。7歲的兒子也因爲只喜歡和媽媽相處而得了戀母綜合症。 
      母親節,白天跟母親通了好久的電話,談起爲人母的苦與樂,也談到不爲人父母難理解父母心。晚上,卻看到這則新聞,不免有些唏噓。 
      但,這樣的母愛,是否真的如郭靜所願,給了兒子更好的生活,讓他不再有任何遺憾呢?答案是否定的。 
      創傷、補償、安全、依戀、分離、焦慮,或許這些關鍵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整個事件。 
      7歲左右的正常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逐漸得到實現,主要表現在逐漸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並在與同伴的交往中促進社會化的發展。 
      我們通常認爲,1歲以後的嬰兒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2~3歲時能在關於自己表象的基礎上,通過言語交際掌握“我的”和“我”,這是自我意識的出現。此後,幼兒對自我開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並開始學習如何初步掌握自己的心理活動。到了7歲左右,正常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逐漸得到實現,主要表現在逐漸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並在與同伴的交往中促進社會化的發展。一個人,尤其是男性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和同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換句話說,父親就是男孩的榜樣,是男孩模仿的對象,而同伴是他理解外界社會的重要來源,是獲得認同、學習與人交往的重要途徑。但在郭靜兒子這個7歲男 孩的眼中和心中,母親是至高無上的,擁有無限大權力的,與母親在一起就是安全的,除此以外都是不熟悉的,也是不安全的。在他看來,“我”的概念有些模糊,或者說“我”其實是“我們”,即“媽媽和我”,“我”就像是媽媽的影子一樣,是一體的、不可分的,而所謂的社會生活和同伴交往,其實就是“媽媽和我”的生活和交往。如此一來,與媽媽分離的情景和後果簡直無法想象。 
      結果,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個7歲男孩:生活自理能力差;“膽子非常小,一點不像別的男孩有股闖勁兒”;一刻也離不開媽媽,一旦看不到媽媽,即刻感到極度不安與焦慮,“像丟了魂似的不吃不喝”、“大喊大叫,拼命地哭鬧”,但只要媽媽一出現,馬上恢復正常;不得不上學的時候,也是一到下課就往外跑找媽媽,有時上課時也要請假出來看媽媽,甚至爲了能和媽媽多待一會,連廁所都不去,一直忍到放學。 
      在這個病例中,母親是關鍵,母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是她應該思考的問題。   
      新聞中說,孩子患了“戀母綜合徵”,需要住院治療,卻未提到郭靜是否也得到了相應的治療。但在我看來,這對母子的問題中,母親是關鍵,更加需要治療。從小到大,除了自己別人不能輕易碰兒子,丈夫抱兒子要徵求自己同意,兒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在家抱着兒子的玩具坐在地上不言不語,送兒子上學後就一直守在校門口,等着課間透着圍牆的柵欄和孩子說話……很顯然,這位可憐的母親的精神狀態已經出現問題,又怎能接受兒子有病需要住院的現實!我所擔心的是,如果母親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會不會有悲劇發生。或者萬幸,能夠平安等到兒子出院,但之後呢?暫且不去討論住院治療的效果,單就出院以後母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會演變成什麼樣子,幼年的這些創傷性體驗對成年後的心理和人生又有怎樣的影響,諸如此類的問題,可能也不得不引起有關人員的關注才行。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