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D1歲的時候,在家還在嘰嘰喳喳火星語,一出家門,馬上就不說話了,更不要說見人打招呼了;14個月的時候,在公園看到其他孩子在玩沙,明明想加入的,但就是在一旁看了好久好久,不肯跨出這第一步;

18個月的時候,帶她去參加一個新的早教班,她總是遠遠地看着,完全不參與,回家倒是會把早教班發生的一些事情,自己又重複出來;

2歲了,第一次去參加朋友孩子的生日聚會,她站在門口,時不時偷偷看一眼裏面熱鬧的人羣,卻遲遲不肯進門。

這樣的孩子,我們都會說,是個內向害羞的寶寶。關於這個話題,我以前就寫過兩篇文章。隨着帶小D的工齡慢慢增長,隨着自己接觸的老師越來越多,我對於她的性格脾性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也找到了一些新的方法,希望給你們也能有所借鑑。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不是內向,只是慢熱

爲什麼非要較真來區別這兩個概念呢?因爲這會影響到我們看待這件事的視角。儘管性格沒有好壞,但相信很多人,一談到“內向”,還是潛意識把它當成了一個“負面”的標籤,總覺得內向的孩子容易吃虧。而且也會讓我們父母覺得,這就是孩子的性格了,被定型了。

而“慢熱”不同,“慢熱”告訴我們的是她脾性裏的某個特徵。但“慢熱”是有方法可以去幫助孩子提前“熱身”的。這也是爲什麼,小D接觸了那麼多的老師(認知老師、早教課的老師、幼兒園的老師),所有人都沒用"Introvert"(內向),而是異口同聲地用了"slow-to-warm-up"。

這樣的一個思路轉變也是影響了我看待小D很多慢熱行爲的角度。以前,看到她開頭的這些行爲,我第一反應就是“哦,她內向,很害羞”(其實就是在貼標籤);但現在我會告訴自己,“嗯,她比較慢熱,看看我有什麼方式帶着她熱身一下”。

如果你也是個內向的人,你應該會體會到面對人羣時的侷促不安甚至很焦慮。這樣的情緒孩子也有,而且一點都不會少。我們要做的不是改變孩子的性格(況且性格也是改變不了的),而是教會孩子一些方法,讓她可以疏導這些緊張焦慮的情緒。這些方法學會後,孩子成人後也可以自我熱身,這纔是最關鍵的。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第2張

熱身成功的中心思想

“無條件接納”,這個詞組雖然已經被用濫了,但這真的是讓慢熱孩子儘快熱身的最重要的基礎。看着別人家孩子一到新的環境馬上就又蹦又跳,有的甚至就是儼然自帶光環的社交寶寶,自己的孩子卻還躲在我們身體後面,懂再多道理的家長估計也會表示羨慕。

這些最表層的“虛榮心”每個人都會有,於是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在幫助孩子,而是打着幫助的旗幟,其實是爲了自己的“面子”。於是,常常看到在公園,媽媽一個勁地拽着孩子往其他孩子堆裏去,“去玩呀,幹嘛不去啊”;常常看到在早教課上,奶奶一個勁地把搖鈴往孩子手上塞,“搖啊,你看他在唱歌,你也這樣做啊”。更不要提好多負面的標籤了,“沒出息”、“好慫”、“成不了大事”等等。

心平氣和地想,我們都清楚,這些不是幫助,而是傷害。只不過我們很多時候不敢面對,也不願意面對。因此,最容易卻也是最考驗我們的,就是要時刻記住,“無條件接納”,我愛我的孩子,我愛她的全部,我愛她本來的樣子,這份堅定的愛不會因爲他人的評價、參照物的改變而改變。

雙管齊下之一:提前給予通知

慢熱型的孩子接受新事物很慢,也不容易適應新的環境。因爲慢熱型的孩子需要有個全局觀,他們要了解清楚新的事物和環境後,自己才行動。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慢熱型的孩子都是非常好的“思考者”,不容易衝動。

基於這類孩子的特點,提前給予通知,提前告訴他們接下來要發生什麼,有什麼變化,會遇到誰,可以讓他們有一種掌控感,就會減少焦慮,更加容易融入。

對於只是發生一次的活動,比如去其他小朋友家的生日聚會,我就會提前給小D看小朋友的照片,“這是Deena,她是我們的鄰居,也是小D的朋友。記得嗎,上週你們在公園一起玩盪鞦韆,上去~下來~,你們都玩的好開心。”(提醒小D,她是誰;同時也提醒她們之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比如去朋友家,我會把以前同事和我的合影給小D看,“這是Jose,這是媽媽的朋友,就像Dorothy和Lucie一樣,都是好朋友,可以一起玩。”(幫助她建立聯繫,孩子是不理解同事的概念的,我就用類比幫助她理解)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第3張

對於經常發生的新活動,比如小D去幼兒園,我做過一本書,把她在幼兒園會發生的場景都去實地用照片拍下來,還讓老師拍了自拍。這樣,我每天都會拿出來和她回顧,她在幼兒園做了什麼,幫她熟悉這些新環境。

我拿其中兩張照片舉例,希望給大家有個更加直觀的感覺

“小D到了幼兒園後,第一件事就是和朋友們去操場玩。小D最喜歡玩這個滑滑梯了,小D和同學一起排隊爬上去,Judy老師會在一旁說,up,up,up!然後小D就自己坐下來,這時Judy就會說,one,two, three!噓~~~小D就滑下來了!你的同學Jesse就會在下面和你說,high five!”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第4張

“操場玩好了,我們就要回到教室去了。小D的教室在二樓,大家就排好隊走樓梯。Ruth老師會唱歌,This is the way we climb the stairs~然後大家就爬啊爬啊,爬上了樓。”

小D上幼兒園的第一週,面對這個樓梯硬是愣在那半小時沒動靜,因爲從小到大沒見過這麼長的樓梯啊,所以我特地拍了照片給她看,現在她完全可以跟上大部隊節奏了。很多事情千萬不要想當然,多從孩子角度去思考。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第5張

創造機會讓孩子體會與人相處是舒服的

對於慢熱的孩子需要讓他們多多體驗“和其他人在一起也挺舒服啊,也沒什麼不好”的感受。因此,有意識地多在自己家裏邀請朋友、小孩子一起玩是個很好的選擇。

新環境加上陌生的人,對於慢熱型孩子來說,這兩個因素都是新的,她們的接受程度就會更加困難。因此,幫助他們降低“難度”,先從自己舒服的環境裏去接觸他們不是那麼熟悉的人,會有助於他們的熱身。但這整個過程,我們需要掌握一些要點,一個大原則就是儘量保證整個經歷都是正向的,孩子是舒服的。

1、之前

和上面的方法相同,提前告知孩子,和她說,下午誰要來,她是誰,來幹嘛。

2、之中

父母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讓孩子感受到這是開心輕鬆的事情。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融入(這裏的融入也包括了打招呼,不要強迫),仍然不能強迫。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我們千萬不要輕易受挫,一兩次以後覺得沒效果就放棄了,我就是典型“越挫越勇”型的。

如果孩子開始有點點放鬆了,我這時就會抓住機會讓她體驗成功。比如,小D玩“廚房”的過家家遊戲特別在行,也是她很喜歡的遊戲之一。我就會引導小朋友們都玩這個,這時小D就有機會帶着其他小朋友做一些事,這就會增強她的自信。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第6張

3、之後

要和孩子回顧發生了什麼。這是我很多文章裏都運用過的技巧,及時回顧,可以讓孩子加深記憶,同時也可以把我們的“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強化孩子正面的體驗。舉兩個例子,供大家參考

“今天Evan和Ashley來我們家玩了。你們一起玩了什麼啊?哦,玩了煮飯呢,小D給他們煮了麪條,他們可喜歡吃了,一個勁地說好吃。你後來告訴他們,麪條很燙,要怎麼做啊?對的,小D帶着他們一起吹吹。大家都好開心啊。”

-儘量說的詳細,特別是小D主動做的一些行爲,要特別突出,比如這裏我就強調了是她教其他孩子一起吹麪條,這就是在強化她正面的體驗。

“今天Jennifer來我們家玩了,小D不認識她,不想和她玩。小D就在旁邊一直看着她搭積木,心裏在想,這個人是誰啊?慢慢地,小D發現其實Jennifer很友好,她的父母也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呢。這次沒一起玩,我們下次可以再找機會玩。”

-試着幫助小D說出她的內心感受,但不要添加我們的個人情緒,比如“小D不喜歡和她玩”這類的話,只是說事實。最後可以給予一個開放式的提議,也就是告訴孩子,不要有壓力,我們下次再試試。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TA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第7張

我就是一個內向的人,但每次大庭廣衆演講我都表現得還可以,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是內向的。其實,每次演講前我都會去熟悉場地,瞭解聽衆是誰,前一個晚上還會閉目想象我演講的情景。有時臨上臺緊張時,我還會回想上一次我成功的經歷,越生動越好。

我小時候沒人教我,也曾經被貼上“沒出息”的標籤,這些都是成年後自己花了很長時間和代價摸索出來。因此現在我特別想告訴小D,性格沒有好壞,性格也不需要改變。但因爲性格引起的負面情緒,我們需要管理和疏導。

最後,想引用我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裏的話,送給所有慢熱的大人和小孩們:

我是第一次做母親,但我也曾經是孩子,那個害羞的小女孩。

我曾經是那麼希望當我面紅耳赤時,媽媽的溫柔擁抱告訴我沒有關係的;

我曾經是那麼希望有人告訴我,不是隻有外向的人才是受歡迎的;

我曾經多麼希望當外人評價我的時候,我媽媽可以告訴我,她愛我不管我是怎麼樣的。

願每個害羞的孩子都可以被溫柔地對待;

願每個成人都可以尊重與生俱來的個性與不同;

願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運用自己的力量,在這個世界馳聘。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