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不是熊孩子不懂規矩,而是你們不懂Ta的心!

不是熊孩子不懂規矩,而是你們不懂Ta的心!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五個月的時候,我第一次帶他去坐飛機。全程一個小時,他都是在飛機上嚎啕大哭,怎麼哄都停不下來。其中有好幾段哭得實在是撕心裂肺,把空姐都吸引過來,紛紛詢問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當時我真是鬱悶至極,心想我就成了大家眼裏的“沒有熊孩子,只有熊父母”。

不是熊孩子不懂規矩,而是你們不懂Ta的心!

回程起飛沒多久,孩子毫無意外又開始哭了。周圍的乘客紛紛看過來,我一臉尷尬又無奈,想着這又將是惡夢的一小時。

這個時候,坐在後排的一位乘客,透過座椅間的縫隙,細聲慢語地同孩子說:“寶寶,是不是害怕?媽媽抱着你,沒關係的。我們是在坐飛機……”她說話的聲音很輕柔、很慢,我懷裏的孩子慢慢安靜了。接下來的整個航程,只要孩子一有什麼負面的情緒,她就慢慢地同他說話,和他玩一些小遊戲。孩子再也沒有嚎啕大哭,我們很順利地到達目的地。

那位乘客是一名幼兒園的老師。一路上,她同我分享了很多養育孩子的經驗。比如當孩子坐飛機時候,會對氣壓變化感到不適,需要逗他們開口,讓他們咀嚼活動緩解不適,或者玩小遊戲分散注意力;同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要一直喋喋不休,而要儘量輕柔,他們不一定能聽懂說話的內容,但是能感受到說話的態度。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突然意識雖然是孩子的媽媽,但不代表天生就能瞭解他。孩子是獨立的生命體,有他們的天性,需求沒被滿足,誰有那份閒心去守規矩?即使頭頂“熊孩子他娘”的皇冠,也要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再去溝通互動,才能達到效果。

不是熊孩子不懂規矩,而是你們不懂Ta的心! 第2張

反思第一次飛行,我有很努力去哄他,去抱他,和他講不要哭,叫他安靜。這是覺得他破壞了機艙裏的規矩,給大家造成麻煩,只想着讓他安靜下來。並沒有瞭解他的不適應和害怕。他的問題沒有解決,就只能一路哭到底,搞到最後大人小孩都很疲憊和無助。

孩子一有問題,我們就認爲他們是違反了規矩的事情經常發生。比如總會聽到家長抱怨:

“孩子總是愛亂咬東西甚至咬人,怎麼都阻止不了。”

“孩子精力太旺盛了,什麼東西都愛搬來搬去,往地上丟,一教他幾十遍不要亂搬東西、亂扔東西,他就是不聽。”

“我家的孩子開口就是臭爸爸、臭媽媽、臭蛋,一出口都是很難聽的話,打了,罵了、各種教育也是沒折了……”

其實這些看似破壞規矩的行爲背後,都隱藏着孩子自生髮展的邏輯和內在需求。孩子愛咬東西愛咬人,是兒童到了口的敏感期,他們需要用口和牙齒來認識事物。這和成人有意使用牙齒攻擊有本質的區別。這時候需要我們提供一些可啃咬的東西,滿足他們的需求,等這個階段過去了,他們愛咬東西的行爲也就會慢慢消失了。

不是熊孩子不懂規矩,而是你們不懂Ta的心! 第3張

孩子很愛扔東西,那是到了空間的敏感期,他們通過拋撒、移動物體來探索空間,感知他和物品、和空間之間的關係。等到大一點,他們還會喜歡攀爬、反覆走樓梯等等,用自己的身體來探索空間。成人可能會認爲這個過程很煩人、很危險,但是對空間的探索,是孩子自我創造、突破極限的過程,也是孩子智能發展的關鍵所在。如果只是因爲煩人而阻止他們的探索行爲,就會影響到他們未來對世界探索的能力。

孩子很愛罵人,是他們到了詛咒的敏感期。他們發現語言有特殊的力量。當他們說出罵人的話,成人的反應很強烈。他們覺得這種反應覺得有趣,而不是成心去詛咒別人。只要我們淡化自己的反應,孩子很快會這種說話的方式失去興趣,轉而關注別的東西。

不要隨隨便便給孩子扣上“熊孩子”的帽子。當孩子出現不合規矩的行爲,很有可能是他們在表達,在尋求幫助,在實現自我發展。耐心一點,仔細瞭解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才能解決問題。

和“熊孩子他娘”的稱號撇清關係的有效方法,並不是當衆對孩子發狠責罵;而是先把他和人羣隔離開,然後關起門來疏導他的內心需求。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