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能用“深度陪伴”治癒!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能用“深度陪伴”治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些媽媽問,說自己不懂孩子,對孩子的問題束手無策,詳細一問。要麼是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管孩子;要麼是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沒帶幾天;要麼是自己天天帶着,但是也從沒有認真和孩子做過傾心地交談。

孩子才四歲多,可是脾氣很大,而且容易發怒、暴躁,或者長時間不和周圍人說話。
仔細詢問之後,原來孩子剛剛從鄉下外婆家接回自己身邊,孩子對爸媽非常的對抗,說往東他偏偏往西,要他吃飯他就悶頭不說話,打也沒用,還學會了跑,說要離家出走。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能用“深度陪伴”治癒!

幼兒園裏的小霸王
陪伴是個複雜的概念,並不是父母在孩子的身邊就是陪伴,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得他在想什麼,需要什麼,自己能變小,能夠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去,纔是有效陪伴。
有一個3歲的孩子,因爲跟着父母來到一座新的城市,就換了一所幼兒園,爲了讓他儘快適應新環境,老師開始對他很關心,但是隨着新的小朋友的陸續入園,老師的長按度逐漸減少。後來,他就動不動就打小朋友,還搶奪別人的玩具。
父母一直找不到原因,打罵無果,教育沒有任何的效果,後來去了心理諮詢,才發現是因爲環境改變了,孩子爲了得到老師更多的長按和誇獎纔不斷地這樣搞一些反常的事。
這個種情況其實不僅僅出現在幼兒園,在小學,甚至在家裏常常出現。在小學,孩子們也會爭“寵”,引起老師的注意,特別是男孩子,爲了得到一些自己喜歡的老師的注意,喜歡搞一些惡作劇,覺得這樣就能讓老師多看幾眼自己,或者對自己的行爲做出一些反應,那就是他想要的——得到迴應!
而在家庭也會出現,從一種生活環境變成另一種生活環境,比如孩子從爺爺奶奶照顧的鄉下家裏回到城裏。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能用“深度陪伴”治癒! 第2張

3年的分離,3年的修復
“留守兒童”四個字,不一定是說農村的留守孩子,在很多時候,那些將自己的時間全部交給網絡,奉獻給工作,而讓自己成爲了孩子心裏一個虛擬的父母。於是,就算陪在孩子身邊,也將孩子給“留守兒童化”了,千萬不要以爲在TA身邊就是盡職盡責,而當下很多父母正在不自覺犯着這個錯誤。
曾經有一個朋友跟魚爸說,他的孩子三歲才接到身邊,自己花了至少3年的時間才讓孩子和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剛開始,孩子大都是配合的,因爲很久沒在一起生活,彼此間甚至有一點小生疏,在彼此觀察着對方,慢慢就熟悉了。但是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孩子身上的那些小毛病就全部爆發了出來,顯得格格不入,怎麼看都不順眼,母子之間吵過很多,每次都讓她覺得失敗,特別是自己吼了孩子自己,常常要內疚一整天,甚至深夜一個人默默流淚,因爲覺得自己生的孩子,竟然像一個陌生人。
我當時跟她說,那你有沒有想過,在孩子的眼裏,你是不是也是陌生的?因爲你們這幾年都是分離的,聚少離多,孩子覺得你就是一個“媽媽”,但是少肌膚的觸摸,少臨睡前的故事,少開心時的擁抱,少甜蜜時的親親,少熱被窩的溫暖……你們之間過去的幾年裏,缺失太多太多,現在需要的是時間,需要慢慢地融合,讓親情沉澱積累,而不是彼此間對抗消耗,你越吼,教育的效果越差。建議你試着從他那小小的瞳孔去想象他的內心,他渴望什麼?他真正需求什麼呢?小小的他每個不同的時期需要父母做點什麼呢?
試問,你是有效父母嗎?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能用“深度陪伴”治癒! 第3張


分離焦慮與父母的修行
當我們在決定改變一個環境前,一定要提前跟孩子說好,並且給他們一個過渡的時間。比如孩子要去一所新的幼兒園了,可以跟孩子說:“假如你到了新幼兒園。你會怎麼做?如果你覺得老師不夠關心你,你要及時告訴媽媽,媽媽會和老師說。”
而在準備給孩子換一個生活環境,那要做的功夫就需要更多了。
3歲開始到入學前正是孩子對家長產生依戀關係的最重要時期,這段時間家長的長按度少了,會影響孩子的很多情緒和行爲。
這個時期,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應該在孩子的世界裏經常的出現陪伴,今天聽到一個媽媽說,孩子幼兒園親子活動很多,每次都要自己去參加,經常請假真的麻煩,但是自己還是去了。
因爲她有一次看到一個孩子在活動的現場大哭,原因是孩子的爸媽因爲工作太忙沒有參加活動,孩子覺得自己太委屈了,嚎啕大哭,讓現場的媽媽們爲之動容,心裏酸酸的。
真正的深度陪伴,需要父母的用心,要有代入感,並且能夠設身處地,把自己當成一個同齡甚至更小的孩子,這樣才能感同身受,感受到孩子的各種焦慮與渴望;更需要的還有耐心,耐心地等待自己終於被接受,等待各種奇蹟發生。總之,真正的陪伴,考驗的,是爲人父母的綜合實力。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能用“深度陪伴”治癒! 第4張


父母和孩子本來就是一體的
有很多人,長大之後,在言談舉止中,還是會帶着一些童年時留下的痕跡,那些恐懼、憂傷與懷疑從內心深處涌出,那些童年痛苦的遭遇如同一個黑洞,在那裏,那些痛苦過的靈魂,還是在無盡的黑暗裏打轉,終生痛苦。
幼兒期的孩子最需要家庭的關愛,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要關心,尤其在孩子有一些不尋常表現時,要及時轉換思路,不要死扛。
智慧的父母可以像水一樣,遇到大山繞着走,但是柔弱的水卻又是天下間最剛強的東西,老子說的”天下至柔,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就是這個道理,和孩子在一起一定不要“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狀態,因爲父母和孩子本來就是一體的,只是慢慢地被這個世界剝離了。而你仔細的深思,會發現,孩子身上有自己的許多影子,你會覺得,原來彼此根本就不曾分離,只是我們的心被蒙塵包裹住了。
怎樣瞭解孩子的內心,那就要儘量增長自己在育兒不同層面的知識和見聞,擴大對孩子的認識範圍,讓孩子能夠順利適應,健康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