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問題小孩的根源,製造“問題小孩”的辦法,很多父母都在用

問題小孩的根源,製造“問題小孩”的辦法,很多父母都在用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認識一個全職媽媽,她的精力幾乎全部都投注在3歲半的兒子身上。她常常會找到我,問,我兒子這樣是不是有問題;我兒子那樣是不是有問題。

孩子入園一陣子後,她焦慮地問老師:老師,我的孩子有沒有什麼不好的毛病呀?老師爲難地搖頭,說:孩子挺好呀。

可是這位媽媽隔一段時間又追問過幾次。最後老師告訴她:你的孩子有時候脾氣有點大。

於是,媽媽這纔不再繼續問老師那個問題。

3歲左右的小孩自我意識強、脾氣大,看起來叛逆,難道不是這個年紀正常發展都會有的特徵嗎?可是,那麼長時間,全部精力都在孩子身上的全職媽媽,無法接受孩子入園、變得更加獨立的現實。

她需要孩子,勝過孩子需要她。如果媽媽的注意力不能找到其他投注點,那麼她的兒子,一定會在媽媽的持續誘導下,出現越來越多的毛病。

這裏頭的邏輯有些可怕。挖掘出孩子的毛病,然後實施干預。放大孩子的毛病,再實施更多的干預。只要孩子有“問題”,就意味着父母依舊是被需要的。

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就是爲了配合父母而存在。下面我要講的另外一個故事,裏頭的邏輯如出一轍。

一位父親,他的女兒從小基本由老人帶大。老人養孩子的方式,就是物質上無原則滿足,不聽話了一頓揍。隨着陪伴孩子的時間增多,做父親的很快發現,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兒,有一身的毛病。比如,夜裏無法自己獨睡,怕黑;生活習慣很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上很粗心;凡事都以自我爲中心;遇事愛生悶氣等等。

總之,在最初的一個月裏頭,做父親的在女兒身上成功地找到一堆毛病。抱着要拯救女兒的的想法,父親開始很用力地琢磨女兒的問題以及尋找對策。於是更大的問題來了。父女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僵,孩子的行爲則一切照舊。

可以看到的是,這原本就是一個缺愛的小孩。缺愛的小孩都不能太乖,太乖就更沒人看見他們了。

問題小孩的根源,製造“問題小孩”的辦法,很多父母都在用

顯然,不乖的女兒,成功引起了父親的注意力投注。父親“拯救”女兒是個有意思的事。拯救的企圖背後,隱藏了一個前提,那就是:我認定,這是一個“問題孩子”。持有這樣的信念後,我們就很容易、而且是不斷地蒐集到孩子有問題的證據,這無形中誇大了孩子的問題。

當父母判定孩子有問題,潛臺詞是,你是有毛病的孩子,你得聽話。你聽我的話,你才能好。你要不聽,實在對不住我的良苦用心。這跟很多父母的那句“我都是爲你好”一個邏輯。這個邏輯,是製造親子衝突的一個快捷方式。因爲這個邏輯會很容易讓孩子感到不舒服。稍有自我意志的孩子,都會進行言語或行爲上的反抗。

我給這位父親的建議是:減少他做過的很多努力。包括,不再去關注女兒身上的問題。發現女兒犯錯,不急着去提醒。看女兒寫作業潦草,忍住批評。當看到她的很多行爲問題時,我都停一停,不着急去提醒。

能做的是什麼呢?第一個,帶女兒出去玩兒,陪她玩到哈哈大笑。第二,看到女兒哪裏做得好,趕緊抓住機會表揚,還得是切合實際的具體表揚。比如:

你的字寫得挺工整;

你喜歡做手工啊,很精緻!

小朋友們好像很喜歡跟你一起玩呀。

你自己搭配的衣服,顏色很協調哦

……

這樣持續了幾個月後,變化慢慢發生了。

女孩的學習和生活逐漸變得更有主動性。父親誇過她的事,她會再次去做。她還在某一次聊天中說道:爸爸,其實我挺喜歡你的。

回過頭看,這個孩子之所以有那麼多行爲問題,根源就是缺愛。當她感受到愛和接納,她自己體內的自主感、自我力量就逐漸被喚醒了。然後,不用大人催逼,孩子自己就有能力去變得更好。

問題小孩的根源,製造“問題小孩”的辦法,很多父母都在用 第2張

分享上面兩個案例,是想說:很多時候,父母該學會的,不是對孩子做什麼,而是不做什麼。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做太多了。

尤其孩子越大,自我意識越強,習慣做的很多、很用力的父母,就非常容易碰壁。因爲長大了的孩子,他們完全有能力、有籌碼去跟父母抗爭。比如不好好學習,在關鍵的升學考試上放棄努力,逃學,早戀,交不合適的朋友,打架惹事等等。

譬如就說孩子學習這個事。有多少父母爲了孩子的學習而焦慮。因爲學習與孩子各種鬥智鬥勇。但是往往父母越是關注孩子的學習,孩子越容易出現厭學、成績平庸、學習習慣拖沓等情況

這些父母不瞭解的是,心理學上有一個定律,那就是:要破壞一個人對什麼東西的興趣,有個辦法,就是不斷地對他強調這個事情的重要性。我們常常會把自然而然的東西賦予一些非自然的意義,把來自個人內心的天然動力,變成來自外在的強加。

說實在的,做父母的能夠爲孩子做些什麼呢?

我們能做的真的很有限啊。

除了好好愛他們,陪伴他們;

除了尊重他們,並且時刻準備着,有朝一日,離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