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憑什麼認定孩子注意力不夠好?

你憑什麼認定孩子注意力不夠好?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注意力對於孩子成長和未來成就的重要性,我也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強調注意力,甚至冒出了各種各樣的注意力訓練課程。而且,父母們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就如同驚弓之鳥。

你知道嗎,有時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貌似缺乏注意力狀態,其實並不是孩子真的注意力差。而是我們誤會了孩子在當下需要分散一下注意力的合理原因。

你憑什麼認定孩子注意力不夠好?

孩子注意力的優差,遠非成年人想象的那樣

▌爲了緩解焦慮,而分散注意力

作爲成年人,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處於陌生環境中,會感到些許焦慮不安,很難安定下來去專注的做一些事情。

孩子的心理穩定性不如成年人,自然更會受到來自環境對於注意力的影響。

比如,我們帶孩子外出旅行,就沒辦法要求孩子聽話、安靜、專注。當孩子感受到不夠安全時,身體會有一些本能反映,讓他隨時保持警惕,確保安全。

同樣的,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當孩子處理一些不熟悉的事情時,也會這樣。

比如,很多一年級孩子的父母跟我說,孩子上課和寫作業都很難集中注意力,導致學習效果差和作業拖延的問題。

這是因爲,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剛入學的孩子,入學以來,不僅僅是環境和幼兒園不同了,連學習節奏、狀態,以及所學的內容都大爲不同。

孩子對新學內容的陌生感;畏懼寫字;害怕沒有掌握,害怕考試等方面的緊張等等,這些因素,都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需要通過分散注意力,來緩解自己的焦慮,使得在大腦稍事休息後能夠將注意力更好的集中到當下這件事,比如聽講、作業。

遇到這樣的狀況,接納孩子暫時的焦慮和不適應,陪伴孩子度過這個階段,需要的話給予適當的引導就好。

你憑什麼認定孩子注意力不夠好? 第2張

越是陌生壞境,孩子越容易走神兒

▌爲了給大腦更多的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各種感官刺激,會讓大腦內的神經突出更多,彼此間的聯絡也會更迅捷。這就是爲什麼對於小寶寶來說,與父母的肌膚接觸,有助於開拓寶寶的感知覺系統發育和腦發育的原因了。

豐富的感知覺體驗是大腦發育的重要“營養”,因此孩子們總是喜歡能激發豐富感覺的事物。比如,這裏摸摸、那裏看看、登梯爬高,甚至滿地打滾……

美國生物學博士韓納馥在其《喚醒童心》一書中,從生物學視角分析了玩耍對於人的發育與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玩耍會激發感官的活躍狀態,讓身體和腦都進入“連貫性”,連貫性會讓孩子擁有更高的安全感,更高效的學習狀態。

因此,孩子若缺乏有效感官刺激與運動,而過早進入單一、枯燥的學習狀態,他們就會通過分散注意力來開小差。

比如你常見的,寫兩個字就要摸摸橡皮;彈一會兒琴就要上廁所。動一動,以活化感官系統,進入“連貫性”以重新啓動身腦的高效狀態。

這樣的孩子,不是注意力差,也不是多動,反而提示了父母“我的活動量不夠”。

所以,動靜結合,在想要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做事之前,請給孩子充分的活動機會,比如遊戲、運動。或者合理安排孩子的遊戲與作業相結合。

你憑什麼認定孩子注意力不夠好? 第3張

有時孩子的走神兒,反而是爲了再集中注意力

▌時間長短不是衡量注意力好不好的唯一尺度

通常,我們會認爲,孩子能夠長時間的做一件事,比如能自己一個人搭積木玩一兩個小時,就是注意力非常棒。

其實不盡然,時間只是評估注意力的其中一個維度,也就是注意的穩定性。即,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比較穩定地把注意集中於某一特定的對象與活動的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

? 注意的廣度

也就是注意的範圍有多大,它是指人們對於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清楚地覺察或認識的對象的數量。

比如連連看遊戲,相同的時間限定內,有的人可以連出8組,有的人只能連出5組。

注意廣度對於孩子將來的學習效率是很有影響的,比如閱讀速度的快慢,有的孩子可以做到一目十行,有的孩子卻只會逐字逐句的閱讀。

? 注意的分配性

注意的分配是指一個人在進行多種活動時能夠把注意力平均分配於活動當中。比如,孩子能夠一邊看書,邊做筆記;你能夠一邊炒菜,一邊聽新聞。

? 注意的轉移性

注意的轉移是指一個人能夠主動地、有目的地及時將注意從一個對象或者活動調整到另一個對象或者活動。

注意力轉移的速度是思維靈活性的體現,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斷的基本保證。

比如,孩子在看完一部動畫片,或者做完一個有趣的遊戲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寫作業、去看書,這就說明孩子的注意轉移性不錯。

tips:

每個孩子可能都會有自己的注意維度優勢部分,比如這個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沒有別人長,但是他在單位時間內會注意到更多的細節。

作爲父母,我們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必須能夠專注多長時間,而是要發現孩子的注意力優勢方面,同時接納孩子的劣勢方面,揚長避短就好,不必苛求必須要補短。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