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生你養你,憑什麼我不能管你?

生你養你,憑什麼我不能管你?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大意就是說做父母的沒有不對的,子女都應該接受。

我們也經常聽到有些家長對孩子呼來喝去,教育孩子的時候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孩子非打即罵。

還有經典語錄

“我是你爸/媽,生你養你,你就該聽我的”;

“我是爲了你好,你就該聽我的”。

這似乎是很多中國家長慣用的一種思維模式。

在抨擊“巨嬰”現象的時候,大部分人都義正言辭。

可能是孩子習慣了或是被迫接受父母做好大部分的決定,才逐漸成長成“巨嬰”。

生你養你,憑什麼我不能管你?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孩子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而家長需要做的是引導孩子,然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大家初爲人父母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體會,你讓剛出生的嬰兒不要哭,它還是要哭,你讓它往東爬,它可能偏偏要往南。

美式教育認可,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爲。

他們始終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無論他未成年還是成年,都把他們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去思考,去對話。

這種平等性體現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生活中的很多小細節上。

蹲下來和孩子談話

有一次,蘭蘭媽的兒子凱凱邀請幾個小夥伴來家裏玩,男孩子比較頑皮,幾個男孩子玩在一起又特別嗨,從房子這頭跑到那頭,毫無顧忌。

當時我覺得凱凱玩得有點過火了,就跟孩子們說:“各位男士打擾了,阿姨有事情要找凱凱商量,你們先玩,我們一會兒就回來。”

我把凱凱帶進他自己的房間,蹲下來保持眼睛跟他平視,讓他看着我的眼睛。

跟他講道理說剛纔你這樣做,我覺得有點過火,可能會傷到小夥伴,是不是可以收斂一點。

凱凱聽了之後表示接受,他會剋制一些。那天孩子們玩得也很盡興。

生你養你,憑什麼我不能管你? 第2張

美式教育當中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即使是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也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態蹲下來,眼睛和孩子平視,和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孩子放在很高的椅子上,讓孩子俯視家長,家長試着仰視着孩子和他說話,經過一段時間家長就會感受到壓抑。

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在家裏做這個實驗,就會體會到,站着和孩子說話與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蘭蘭媽認爲這也是自己做的最好的一點,在我孩子剛出生沒多久,還很小的時候,我每一次跟他說話都是蹲下來,保持和他眼睛平視。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於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只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夠在說話的時候看着對方的眼睛。

生你養你,憑什麼我不能管你? 第3張

一開始我的孩子和我說話的時候眼神也很容易東張西望,我告訴他說,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看着對方是對別人的尊重,同時也更能夠通過眼神來傳達更多的信息。

其實在美國還有一些訓練方法,專門鍛鍊孩子能夠自信地看着對方的眼睛。

比如,如果孩子不自信,對話的時候眼神總是飄忽不定,家長可以在額頭貼上類似眼睛的貼紙,讓孩子看着額頭上的“眼睛”對話,習慣之後再看着對方的眼睛。

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逐漸增強他的自信心,直到孩子可以很自信地看着別人的眼睛說話。

不使用命令的語氣

蹲下來說話,和孩子維持平等的姿態之後,家長還要非常注意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應該保持一種非常平等的態度,這也是平等性的一個體現。

中國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常常是比較居高臨下地用命令的語氣說你應該怎麼做。

在這種狀況下孩子的第一反應是牴觸。

從心理學上來講,處於劣勢的人總是會增加防備的心理。

有時候即便是家長說的話是有道理的,但因爲家長溝通時用了命令的語氣,讓孩子處於防備、逆反的心理,就不情願地去接受。

生你養你,憑什麼我不能管你? 第4張

除此之外,家長也需要考慮跟孩子說話時的措辭。

在美式教育裏,通常不會有像某些中國家長對孩子說話時的“你應該/需要怎麼做”這樣的狀況發生。

平時蘭蘭媽跟孩子們溝通,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建議你要怎麼做。只是“建議”簡單的兩個字,就能把家長跟孩子的距離拉近了。

因爲建議並不代表父母在幫助孩子做決定,代表着父母跟孩子是平等的,就像朋友一樣,只是提出建議引導他,但主動權仍然在孩子。

家長的語氣對了,措辭對了,孩子能感覺到跟父母是平等的,沒有強弱之分,那麼遇到任何的問題孩子會主動地積極地跟家長溝通,接受家長給的意見。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看過蘭蘭媽的書的人都知道,我們家的孩子買玩具是需要攢星星的。

先強調一點,攢星星的表格是我和孩子一起制定的。

在平等的溝通下,孩子認爲哪些是他自己可以實施的日常作息,我們一起決定製作出來一張表格。

表格上做得好的會打勾,多少勾就可以兌換一個星星,星星攢到一定的數量之後就可以用來買玩具。

記得有一次我帶孩子去買玩具,因爲星星數量有限只能買一個玩具,他在樂高和nerf gun(美國的一種玩具槍)當中猶豫不決。

當孩子糾結的時候,我說,媽媽建議你可以買樂高,因爲你已經有兩把nerf gun,槍的差別不大,但是這個樂高是你以前沒有的形態,所以樂高對你來說可能更有意義。

我特別強調說這只是我給你一定的建議,最後要買哪一個玩具由你自己來決定,這個最終的決定權是你自己的。

生你養你,憑什麼我不能管你? 第5張

有家長朋友問我,不給孩子買玩具,孩子就在店裏賴着不走怎麼辦?

至今爲止,我兒子從來沒有出現過因爲不給買玩具就賴着不走或者撒潑的情況。一般他聽了我的建議之後會告訴我他決定要買哪個玩具。

萬一碰到他特別糾結的情況,我會給他限定時間去做最後決定:

“現在倒計時十分鐘,你告訴我決定,然後媽媽幫你買,但時間到了之後你還沒有決定好,就說明你放棄了今天買玩具,我們也得離開商店。”

就算孩子年紀很小,家長跟他講道理,他也是懂的。前提是家長一定要養成跟孩子平等溝通的習慣,放低自己的姿態蹲下來跟孩子說話,注意語氣和措辭,在一定限度以內,給孩子無限的尊重,尊重他們做的每一個決定。

長此以往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象的更加懂事,更加能做出明確的決定。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