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先繞過這些大坑再說

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先繞過這些大坑再說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在北上廣等地,國際學校(包括雙語學校),大有越來越熱的趨勢。拿Po主來說,今年5個同學的孩子在上海“幼升小”,其中3個都選擇了國際學校。這條路適合什麼樣的家庭?選之前,要規避哪些風險?

因爲職業的關係,這幾年一直在國際學校和家長圈裏面混。感觸最深的就是,外國家長和中國家長的語境對比真的很有趣。拿選學校來說吧,外國家長一般就問兩三個問題,訴求簡單,中國家長能圍着你問上半小時,恨不得列出一個五千字的清單,還不算上這之後的各種糾結。

因爲自己也是一個四歲孩子的媽,又是一個正宗中國人,對孩子的教育焦慮,自然不能免俗地間歇性發作。有時候我就想,這是不是基因關係?咱中國人就是愛沒事亂操心,自己嚇自己,孩子還沒出生,最好就能一眼看到他通往輝煌未來的終點。外國人可能天生就氣定神閒一點吧。後來發現,這個邏輯跟網上流行的“老外因爲基因好所以冬天不穿秋褲”一樣靠不住。

其實美國人(當然是精英階層),對教育的焦慮一點兒也不比中國人少。你看那些硅谷大佬們一個接一個的開闢新學校“試驗田”就知道了,誰都對現有的教育不滿。但這種焦慮顯然不是一個層級的。人家焦慮的是教育的創新,我們焦慮的是教育的選擇,顯然還停留在入門級別。

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先繞過這些大坑再說

現在孩子在入學年齡階段的,基本都是80年代的這代人,我也是其中一員。我周圍的同齡人(不敢代表全國,僅以上海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爲例)的共同特點是:

1、對應試教育的厭惡和無可奈何;

2、對西方價值觀裏尊重個體、發揮個性的認同。

再加上現在羣衆喜聞樂見的幼升小、小升初、培訓班、學區房,大家對體制內教育的競爭激烈程度和隱形成本肯定也耳熟能詳了,更何況,拼了爹,拼了娃,即便進了公立名校,還得順應應試教育那一套,你願意孩子也不願意啊。再說隨着房價在過去10年的上漲,中產家庭再不濟也有一套幾百萬的房子撐腰,負擔一年10-20萬的學費也不是那麼可怕,所以想直接走體制外教育道路的人越來越多。這裏面的邏輯,大家之前一定看過朋友圈刷屏的那篇《爲什麼孩子會取代房子,成爲新中產家庭的最大負擔》(點擊標題直接閱讀),我就不再贅述了。

退一萬步講,即便你對國內公立基礎教育信心滿滿,高等教育呢?據我所知,絕大多數的80後父母,只要有能力,對孩子去海外接受高等教育的選擇還是很一致的。大家都是本科過來人,都明白國內高校是怎麼回事,我國的教育體制之怪現象就在這裏,我在這裏胡亂猜測一下,可能是高考之前那些年壓榨太狠,“一朝過了獨木橋,千軍萬馬都躺倒”。並且很多人,這輩子都失去了學習的動力。當然,這又是另外一個巨大的話題了,在此按下不表。

話又說回來,在給孩子選擇公立還是國際學校這個問題上,和大多數國內家長不同,我從來沒有糾結過。

我是堅定的國際教育擁簇者!

先說說我記憶裏的兩個畫面吧:

第一個畫面,是十多年前(此處不情願地暴露年齡)。當時我是個剛畢業的記者,得令去上海美國學校採訪,要採訪的是副校長,一位和藹的老先生,他一邊和我聊天一邊帶我參觀校舍,我們走進中學部的時候,就像走進了美劇現場:忙碌的在Locker(更衣櫃)前拿書本、換衣服的孩子,貼滿學生作品的亂糟糟的走廊,這時候不知從哪兒衝過來一個學生,猛地撞了一下副校長,幾乎把老先生撞倒,校長一點不生氣,原來這是他跟校長打招呼的方式。那時我第一次見識到師生關係還可以到達這種境界,彼時彼景留給我的衝擊,至今難忘。

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先繞過這些大坑再說 第2張

第二個畫面,是十多年後,我還在吃寫字這碗飯,那次是去德威英國國際學校採訪。當時走到小學部,發現操場中央坐着一箇中年男性,突然周圍幾十名小學生開始向他扔吸滿了水的海綿炮彈,這位男士瞬間成了落湯雞,狼狽不堪。周圍的老師笑而不語,一問才知道,那是德威小學部的校長,當天是一個慈善活動,校長帶頭做人肉靶子,每個向他扔海綿的小學生,家長都必須捐款。

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先繞過這些大坑再說 第3張

說實話,直到把這兩個我印象深刻的畫面寫出來,我才意識到這些瞬間對我的震動有多大。

我也不是要鼓吹國際學校多好,國際學校十全十美嗎?肯定不是。學費不菲,位置一般都比較偏遠,師資不容易穩定,中文教育的薄弱,都是問題,國際學校的孩子,考試成績還不一定比得過公立名校的學霸。但跟現有的教育體系相比,我認爲國際學校不是一個完美選擇,而是一個更優選擇。它對學生的心理髮展,大腦是如何學習的,對於學習主動性的保護和培養,對於人和人關係的建立,對於視野和格局的建立,對於老師應該扮演的角色,都有更深的認識,和更科學的一個方法。我毫不懷疑在國內公立學校,一定也有這樣的教育者和研究者,但與國際學校相比,他們的努力遭到體制扭曲的風險性則要高出許多許多。

國際學校裏,你看不到每週、每月、每半年把學生按考試成績做出來的排名,學生的成績是受到保護的;

國際學校裏,老師不會在微信羣裏用“請家長只點贊不閒聊”的口吻給孩子佈置作業,你不用四處打聽是否要給老師“送紅包”;

國際學校裏,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好的資源進行體育鍛煉,而不是每天只有十分鐘的課間放風時間;

國際學校裏,老師蹲下跟孩子說話,而不是需要孩子見到老師要鞠躬問好;

國際學校裏,小學的孩子可以趴着、圍着老師上課,而不需要手都放在背後,坐得筆挺;

國際學校裏,教室可以亂糟糟,學生可以跟校長沒大沒小,但該正式的場合一樣有規有矩;

國際學校裏,孩子們有很多表達和發言的機會,而且是發自內心地想表達,不是老師提問,下面鴉雀無聲,被點名後纔開口;

國際學校裏,戴眼鏡的孩子沒那麼多……

以上我說的,是真正的貫徹國際教育理念的國際學校。有太多的細節,太多的不同,與其我告訴你,不如你自己去觀察和體會。

但邁出這一步之前,你也需要好好問問自己,不要掉進這些常見的大坑裏去:

1 盲目認爲國內公立學校就不好

不要把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對立起來,簡單的二元對立是不可取的。

正如我前面所說,國際學校不完美,公立學校也沒那麼可怕。憑心而論,往往是完美主義想法的家長,容易做出盲目的選擇。我以前見過家庭月收入2萬的家庭一門心思要給女兒報每月近1萬學費的國際小學的家長,這實在有點瘋狂。

你要做的首要任務是瞭解自己的孩子。要知道公立學校老師是亦步亦趨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的,有的家長還會覺得很省心呢。國際學校更強調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老師可不會跟在孩子屁股後面盯學習。一般來說,自律、創造性強的孩子更適合去國際學校。

2 國際學校等於貴!族!學!校!

每當我看到主流媒體“某明星女兒就讀於某貴族國際學校”這種標題就哭笑不得。不得不說,廣大羣衆按照學費“貴不貴”來劃分國際學校確實是挺容易理解的,但是要說貴族,對不起,不要多,往前看一百年,我國哪兒有貴族?請注意,貴族的反義詞可不是貧窮啊,是粗鄙啊。中國從古到今沒有經歷過一個長期穩定的,貴族和平民壁壘森嚴的時期。動不動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然後前貴族就全體跪倒,新人上位學習做貴族。幾千年下來,我大中華從來沒有形成過穩定的貴族階級和貴族意識形態。“三代出貴族”,說的就是長期、穩定,OK?沒有在這種長期穩定的文化環境裏浸潤,舉手投足,言談舉止裏,哪有那種“理所當然”“自然而發”的高貴?

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先繞過這些大坑再說 第4張

貴族傳承,對於學術(主要包括研究和高等教育)而言,有兩點特別有意義:“吃飽了沒事幹”和“精英級別的基礎教育”。這兩點分別對應着學術精神和學術能力。這種追逐獨特的自我實現的意識形態,就是貴族學術精神的本源。當然,具備貴族精神不等於富裕,一個人對物質慾望很淡泊,哪怕很窮也可以被納入“吃飽了沒事幹”行列,從而具備追逐學術的一條必要條件。(有人還說我國公立教育體系就是按照精英級別去培養普通人的,你確定?)

就算放眼世界,真正敢有底氣叫自己貴族學校的,恐怕也只有歐洲爲數不多的幾個寄宿制男校或女校了。

在這裏我絕對不是鄙視new money,錢咱們確實是有了,但跟貴族沒有半毛錢關係好不好。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想多了,以爲國際學校多麼神祕,多麼貴氣,恰恰相反,大多數國際學校信息比需要通關係的公立名校要透明得多。也請大家務必擦亮眼,如果什麼學校對外就敢宣稱自己是貴族學校的,如果考證不出個所以然,還是列入黑名單吧。

3 進國際學校等於快樂教育

哭笑不得排名第二熱詞:快樂教育。什麼叫快樂教育啊?那是不是等於默認了我們現有教育是“痛苦教育”?應試教育是人憎鬼厭沒錯,也別把應試教育的反義詞等同於快樂教育好嗎?尤其是近期的好多熱轉文章,快樂教育這詞基本也毀得差不多了。大家有沒有深入思考過,什麼是快樂教育?是不是功課少,不做題,孩子開心就是快樂?如果你沒有想明白,千萬別急着把孩子往國際學校送。要知道,國際高中階段,特別是IB學校的最後兩年,學生一樣忙到半死,而且是從體育到課外活動到申請大學寫essay,絕對沒有你想象的輕鬆。

4進國際學校等於少年“商學院”

這又說到中國特色了。爹媽混過,或者至少聽過在中國讀商學院是怎麼回事,那也別耽誤孩子,圈子從小混起,一拍腦門,一打聽就把孩子往某某熱門國際學校送。道理似乎是那個道理,但聽着真是彆扭。麻煩不要把孩子的教育這塊淨土也給用成人思維污染了好嗎?

要知道,今天的你或許用特別“中國”的方式能夠“成功”,獲得成就,但不代表十幾年後你的孩子也用同樣的中國規則能在世界的範圍能獲得成就。現在這個世界變化多快你知道吧?如果一味攀比、盲從,缺乏發展的眼光看世界,特別是看待教育問題,那麼美加地區的中國小留學生因爲種種問題被遣返的那種新聞可能也會繼續發生。

5進國際學校就是爲了學英語

這也是超級多家長的一大盲區。從一個側面也說明我國的英語教育是多麼失敗吧。我國一名大學本科的畢業生至少學習了12年的英語,但絕大多數人如果工作環境不用英語,基本無法開口和英語國家人士對話……所以大家對國際學校的第一向往就是:雙語!高大上!一定彌補我當年學英語的痛點!你要是覺得花這麼多學費只是爲了學一口地道英語,我也沒法說什麼了。

要知道國際學校除了英文教學以外,最主要的是給予學生一種批判性思維方式和探索式的學習方法。要是讀國際學校就爲學個英語,那纔是買櫝還珠呢。不是加幾個外教講講英語課就算國際學校了,國際學校首選必須有真正的國際課程項目,比如現在受中國知識階層家庭追捧的IB。因爲它是146個國家裏幾千所學校的孩子都同步在學的國際課程,世界上最頂尖的大學和企業都喜歡IB學生。

6逃避幼升小、小升初的壓力

這個可以說說了,本人遇到過的家長,起碼70%都是因爲這個原因。

大家確實感受到了應試教育那一套的壓力,但是對國際教育體系也是完全懵的狀態,同時自己還保留着我大應試教育的經典特色:盲從,聽了幾個熟人的經驗,基本沒有獨立思考,上來就問你哪個學校好的。可能也有“懶育”的心理。我大政府有“懶政”,家長有“懶育”嘛。找學校,菜小肯定不行,好的公立競爭不過,熱門民辦要各種刷題,那咋辦,要麼找個“口碑”好的國際,多花錢吧,就是這種心態。

但是你知道在國際學校學生的“全人”發展不是一句口號嗎?你知道家長需要多麼深入地參與到學校活動嗎?你知道每一項孩子參與的課外活動、體育鍛煉都需要細緻規劃,層層遞進,這都是計入成績乃至將來大學申請的砝碼嗎?毫不諱言地說,選擇去國際學校,家長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投入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果你連在公立學校那點腦子都不願意費,還是別來挑戰自己和孩子的底線了。

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先繞過這些大坑再說 第5張

“幼升小”試題難倒教育界委員

7以爲進了國際學校就一了百了

有的家長給孩子擇校,只是覺得國際學校比較寬鬆,不會限制孩子的創造力,又能感受國外教育的精華,但自己英語卻不過關。結果孩子上了學才發現,平時開家長會、期末報告之類都是英文,想問老師吧開口只能蹦單詞的水平,想看老師寫的評語吧,也只是看到老師一些鼓勵的話,根本不能瞭解孩子真實的學習水平。再加上國際學校各式各樣的需要家長參與的活動特別多。什麼慈善日義賣日運動會音樂會,如果語言不過關,去那裏也沒法很好融入各個國籍的家長圈,就傻眼了。

還有的家長覺得進了國際學校,接下來都是孩子的事情,自己可以忙事業,但你真的太天真了。我知道的真實案例是,很多媽媽在孩子去了國際學校後反而轉全職媽媽的倒是不少,因爲發現學校的活動對家長參與度要求很高。

8以爲國際學校競爭不激烈

競爭無處不在。但如果是內地的家長可能更需要調整的是那種容易傳染的焦慮感。有的家長之所以給孩子選擇讀國際學校,就是覺得以後肯定是要出國的。但偏聽偏信,說國外的教育都是玩,好像只有中國學校也會很苦很苦地做作業。真正進入這個圈子才發現,許多讀國際學校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學習,而且很多小孩非常聰明。和國內的情況其實很像,你自己不努力的話,以後出國也很難跟別人的精英學生競爭。如果你是覺得讀國際學校很輕鬆,或者只是滿足於國際學校的平時課程,我覺得可能要調整一下觀念。

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先繞過這些大坑再說 第6張

競爭可能比公辦更激烈

9 以消費者心態對待學校

我很欣賞培德書院國際學校總校長錢志龍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學校的校風,不是校長決定的,而是家長決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你選學校,也是在選和你相似價值觀的家長羣。

一個學校的辦學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由家長護持的。如果家長只會用食指說話,用指責的態度,用挑剔的口吻去質疑、挑戰學校,而不是捲起袖子,參與到學校的建設,參與到孩子們的教學活動裏去,那也不可能找到完美的學校。如果一個學校的大部分家長是愛攀比的,那些本來很淡定的,很清醒的家長也遲早會受影響。但反過來,如果這個學校大部分的家長是不焦慮的,他們對教育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理解和認識,那他們就會彼此鼓勵,彼此安慰,甚至彼此幫助,形成一種非常和諧的共享共學的狀態,那就是這個學校的最大的福氣。

10抱着試一試的心態進入國際學校

相信你也已經聽過不少業內人士苦口婆心的警告:選擇國際教育這條小衆的路,基本沒有回頭路,這不是一條可以輕易“試錯”的路,成本很高。包括孩子的學籍問題,包括回到體制內無法適應的問題等。所以假如你的家庭本身沒有做好充分的擁抱國際教育的準備,不要輕易邁出那一步,因爲沒有後悔藥可以吃。

11忘記最終影響孩子的是家庭和家長自己

一年365天,在學校的時間最多190天;一天24個小時,在學校時間也就是8個小時。這樣算起來,學校只承擔了六分之一的教育任務,真正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並不是學校,而是家長自己。

我深深覺得,我們這一代人做家長最大的挑戰在於糾正自己潛意識裏根深蒂固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有句話是“你終究會成爲你最討厭的那個人”,這句話在我30歲以後體會愈發深刻。你越討厭什麼,行爲裏越會反射什麼。就像你最討厭應試教育,集體主義那一套,但你就是會中邪一樣把這一套價值觀完整地傳承下來並且對付你的下一代。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一會兒討厭應試教育,一會兒打着雞血地送孩子去奧數班;一會兒培養孩子學“無用的”藝術,等孩子真要從事“無用的”藝術專業又反對了;一會兒說希望孩子的學習環境寬鬆,一會兒看到孩子作業少又開始嘀咕這樣不出成績怎麼行。一會兒嚮往國際學校忌諱攀比的教育理念,一會兒又對看不到孩子的排名而焦慮惶恐。這種無時不在的精神分裂狀態,真實而又普遍地存在着,其實就是功利主義的基因在骨子裏,在人羣裏。家長心很難定,總是搖擺和糾結。

所以作爲家長,也許更需要做的是,勇敢地擔負起這個責任來,勇敢地問自己這些問題,不要停止學習,把這些問題想透了,無論在什麼教育體系,都是孩子之幸,家庭之幸。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