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親子教育不是花錢補課,而是父母的身體力行

親子教育不是花錢補課,而是父母的身體力行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要想孩子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父母首先就要成爲那種人。因爲孩子在很多時候都會模仿大人,將大人作爲自己的參照物。所以說,親子教育還得父母身體力行纔可以。

1、家庭教育的的誤區

家庭教育是什麼?就是家長對孩子的言傳身教,但遺憾的是,家長們對此幾乎沒有太多的重視,更談不上正確的教育理念、人才觀念。

一談到家教,就變成了花錢請老師補課,而不是家長的身體力行。中國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捨得花錢,不惜砸鍋賣鐵,卻忘記了自己的責任與付出。

而且很多父母,其實並不知道怎麼進行家庭教育,還延續着傳統學校教育的那些標準,把成功限定在一個特別狹小的範圍之內,對孩子們來說考高分,成績好就是標準。孩子五六歲會彈鋼琴,就會得到獎賞。

但其實,孩子的成長有很多標準,比如說人品是否高潔是一個標準,個性是否健康是一個標準,做事是否有創造力、想象力是一個標準,遇到困難有沒有很好的情緒處理能力也是一個標準。

而這些標準,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很難實現的,正是需要家庭教育去彌補的。

親子教育不是花錢補課,而是父母的身體力行

2、好的家庭教育應該包括哪些

我們成年以後,除非是進行專門的學術研究,不然在學校學的知識大部分都會遺忘,但是,好的人品和情緒控制力等,最終會沉澱下來,成爲一輩子的財富。而在這些教育方面,家長可以也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首先是人品教育。

人品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頭等大事。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很多能成大事的人,不一定要高出常人的才華,但人品一定是過關的。

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大學的時候每天幫同學們打水,大家都很喜歡他。後來他在創業初期最艱難的時候,很多朋友心甘情願地回國來幫他忙,就是信得過他的人品。

真正能把孩子一輩子距離拉大的,不是幾分的差距,也不是掌握多少技能,更重要的是與他爲人處事有關係的人品問題。人品的樹立來自於榜樣的力量,父母作爲孩子的榜樣是不能逃避的。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人品,就時看家教好不好。在人品的培養上,孩子是複印件,父母是原件,家庭就是複印機。只有人品過硬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家教良好的孩子。作爲父母,你爲人刻薄,就不要指望培養出寬容的孩子;你愛貪小便宜,也不要怪孩子不大方。

要從小事上多對孩子進行耳濡目染,不要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你要知道,你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裏,學在心裏。

情緒教育也不能忽略。

相比較人品教育,情緒教育是更容易被父母們忽略的了。其實,很多成年人都沒有很好的情緒處理能力,我們的成長中壓根就沒有情緒教育這一環。

沒有人告訴我們,當失戀的時候或是被人劈腿了,如何處理心中的憤怒情緒?當自己受到挫折時,要如何平撫情緒,激勵自己重新站起來?甚至是當自己感到孤獨無助時,如何排解心中負面的情緒,避免一場遺憾的悲劇?

情緒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良好的情緒處理能力是快樂生活的關鍵。沒錯,在我看來,快樂就是我對孩子最大的期待了。那麼如何彌補孩子缺席的情緒教育呢?

首先,父母的情緒穩定很重要,要儘量少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者發泄一些負面的情緒,試想想,一對經常暴怒或者杞人憂天的父母,如何培養得出情緒健康穩定的孩子呢?

還有就是當孩子的情緒出現一些波動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引導。你要保證孩子得第一名高興,得最後一名也高興,既能督促孩子進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傷害。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長大後出問題,一定是父母種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息息相關。

作爲父母,身體力行地爲孩子做好榜樣。在分數和知識之餘,更多地關注孩子的生命成長,關注孩子的心靈變化,這纔是我們爲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