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下班回家看見孩子,第一句話千萬別說它!

下班回家看見孩子,第一句話千萬別說它!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對很多人來說,下班後最溫暖的事就是回到家,聽到孩子對自己叫着爸爸媽媽,並撲向自己了。可是你知道嗎?下班回家看見孩子,第一句話千萬別說它,殺傷力十足!

昨天,孩子爸爸下了班,在門口換鞋子的時候,眼光順勢朝我家兒子一瞄,正要開口說什麼,小夥子笑了,快速說:我知道你要說什麼。

孩子爸愣了下,問:啊?什麼?

兒子煞有介事地回答:你打算問我,作業寫了嗎?(架子)鼓練了嗎?

孩子爸尬笑着撓了撓腦袋。

一家人都樂了。

這個小場景讓我覺得很有趣。

我知道,不少父母下了班,跟孩子說的第一句話都是這句。

他們心裏想的是,通過這種詢問表達對孩子的關心,以及給孩子敲敲邊鼓,不讓孩子有任何懈怠。

可惜他們錯了。

第一,這樣說孩子是收不到關心的。

孩子們心裏只會想:

你一整天沒見到我,爲什麼心裏最關心的,卻是我的作業,而不是我呢?

是的,對孩子而言,任何隱晦的表達愛的方式,他們都是聽不明白的。

第二,這樣說,無法真正督促到孩子。

面對詢問,一個早已養成學習習慣的孩子心裏想的是:

作業是我自己的事,寫沒寫完作業是我最該擔心的。你這麼問不是廢話嗎?

面對詢問,一個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心裏想的是:

作業是我爸媽的事,他們要比我擔心這個事。他們又問作業了,好,那爲了他們我還是趕緊學個習,做個作業吧……

稍微清醒的家長都知道,這樣的孩子是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主動的學習動力的。

下班回家看見孩子,第一句話千萬別說它!

我並不是說,關心孩子的學習,這件事不好。

表達關心是有技巧的。

前幾天,兒子放學一反常態,沒喊餓、找吃的,也沒寫作業,卻是獨自跑到房間,悶聲擺弄一個玩具擺弄了半天。

我本想去提醒:怎麼回來這麼半天了,還不寫作業呢?

想了想,忍住了。

我走進他房間,摸了摸他的腦袋,問:今天在學校裏過得怎麼樣?

哪知兒子沒回答。

我一低頭,發現他情緒不對,眼眶溼溼的。

我攬過他,上下撫摸他的背。

感覺到小傢伙的後背由僵硬變得柔軟,揣摩着他應該是願意說了,於是問:

你看着挺難過的,願意跟媽媽說說怎麼了嗎?

小傢伙這纔開口了。

原來是跟一個要好的朋友玩,打鬧的過程中兒子的一隻心愛的筆被弄壞了。

兒子很生氣,打了對方一拳。

對方被打了也很生氣,結果就是倆人莫名其妙扭作一團。

還是老師去了才把倆人分開。

瞭解了事情的緣由後,我不擔心了。

我相信他能自己處理好這一次的衝突,便沒急着給任何的建議,或者做任何的引導。

就那樣靜靜地聽他說。

終於,他整個人平靜了下來,轉過頭衝我笑:

我知道,他不是故意弄壞我東西的。明天我再去買一隻一模一樣的那個筆。

說完,掏出本子寫起了作業。

下班回家看見孩子,第一句話千萬別說它! 第2張

兒子身上的這件小事,讓我想到蝸牛。

不知你觀察過蝸牛嗎?

它爬得很慢,很慢。

每當它覺察到外界敵意,

都會停下來,緊繃身體,停止行進。

如若還覺得不安,

他們會乾脆縮回到殼裏。

小貓小狗也是如此。

當感覺到危險,或者面對一個陌生人的時候,小貓會立刻停止嬉鬧,直直地豎起尾巴,喉嚨裏還會發出充滿敵意的呼嚕聲。

不止小動物,孩子也如此。

當外界有危險,有緊張,有不安全因素,他們無法放心地去探索世界。

就像我家的小傢伙,他的腦袋裏被情緒佔滿的時候,他是焦躁不安的,不快樂的。

他的心理環境是不舒適的。

所以,他沒辦法像往常一樣安心寫作業。

學習是個複雜的探索過程。

它需要我們在一個安全的、不緊張的、放鬆的、愉悅的環境下,纔可以慢慢地伸出觸角,接觸新知識。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有很多的不安全感的時候,學習就會低效。

下班回家看見孩子,第一句話千萬別說它! 第3張

什麼會給孩子帶去不安全感呢?

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

這個陪伴,不是說你帶孩子去遊樂場然後你在旁邊守着;或者你帶孩子去上補習班而你在門口看着。

這個陪伴少指的是你跟孩子缺乏一對一的互動和交流,孩子感受不到被關注、被理解、被愛。

父母陪伴少,孩子可能會通過“作”的方式去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所謂作,就是情緒化表現呀,喜怒無常呀,各種不聽話呀,等等。

一個忙着吸引你關注的小孩,他哪有精力好好學習呢?

所以,建議是,在跟孩子談學習之前,請先談愛。

怎麼個談法呢?

每天花哪怕5分鐘的時間,坐下來,拋開手機和所有雜務,問問孩子:

你今天開心嗎?有什麼好玩的事情發生嗎?

甚至你自己不開心的事,都可以拿出來跟孩子講一講。

孩子不會因此喪失了對你的“好印象”。

恰恰相反,他們會因此感覺到被信賴,感受到和父母之間緊密的鏈接感。

你當然可以什麼都不說,只是去摸摸孩子,抱抱孩子。

這些行爲都能滋養到孩子的心。

心靈吃飽了,身體纔有幹勁。

給孩子的限制太多。

給孩子立規矩是必要的。父母有義務向孩子申明自己的底線,制定一些必要的行爲規範。

怕就怕父母過於專制,給孩子設定的條條框框太多,或者定規矩的時候完全是“一言堂”,刻板僵硬,孩子卻沒有任何發言表決的機會。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被忽視,行爲被過分限制,自然會生出大量的憤怒和不滿。

這些孩子往往會用逆反去跟父母表達對抗。

他們把大半的時間都花在跟父母的戰鬥中,哪裏有時間去做真正對他們重要的事呢。

所以,建議是,父母只定最要緊的那幾樣規矩。

怎麼衡量和判斷這個必要性呢?所謂必要,就是涉及到孩子自身的安危,以及涉及到他人和別人物品的安全。這些情況下,規則是父母需要強勢強調的。

但是,很多涉及孩子自身的規矩,比如吃多少飯,何時睡覺,怎麼做家務,多長時間完成作業等等,這些最好都跟孩子一起商量着來。

也就是說,父母在對孩子的學習提要求之前,請先滿足孩子獨立自主的需要。

給孩子訂立任何規矩、機會之時,都留給孩子選擇權和說“不”的機會。

父母關係出了問題。

如果一個家庭裏,父母經常吵架,或者父母過得不開心,人際關係緊張,

再或者,這個家庭隨時可能解體,抑或只是一個空殼,不過是爲了孩子在維持它的完整,

那麼孩子就很難好好學習。

父母可能會說,你學習你的,我們的問題我們會解決的。但是,話雖如此,但是孩子能不被你們的問題牽動嗎?雖然孩子可能已經長大了,父母仍然會像繩子,拉扯孩子的心。讓孩子感覺到強烈的不安。

當孩子變得不安,學習就一定會變成不那麼重要的、第二位的事情。

所以,建議是,當孩子的學習出了問題,第一時間做一個覺察:是否我們近期的狀態導致了孩子內心的不安?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以爲我們把自己的問題掩蓋住就OK了。

兒子班上的一個孩子。

他的父母偷偷離婚了,但是仍然假裝沒有。

前些天孩子不好好上課被老師批評。

媽媽問:你爲什麼不聽老師話?

孩子沒吭聲。

過了半晌,他憋紅了臉問:媽媽,你爲什麼不和爸爸住一起?

孩子們對情緒非常敏感。

他們不僅能感覺到被表達出的情緒,

還能感覺你拼命要隱藏的情緒。

而被情緒填滿的小孩,他沒有能力做別的。

總之,如果可以,請爲孩子做到以下三件事:

1.談學習之前先談愛;

2.提學習要求之前先聽孩子的要求;

3.探討學習上的問題之前,先搞定自己的問題。

我們管好自己的事,孩子才能真正管好他們的事。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