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一位父親的反思與轉變:從“吼教”到陪伴,我經歷了什麼?

一位父親的反思與轉變:從“吼教”到陪伴,我經歷了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教養是爲了讓孩子更好,爲何要讓孩子感受這般恐懼?”

與孩子的相處,其實就是“陪伴”與“瞭解”這兩件事而已。

那天凌晨,睡夢中感覺一陣搖晃,恍惚之際,睜開迷濛雙眼,看到昏暗光影下,老婆捧着便便大腹,微微皺眉,搖着我說:“羊水破了!”聽到這句話讓我瞬間清醒,猛然從牀上跳起,並且喃喃自語:“要趕快去醫院了?? 要趕快去醫院了 ??”在一陣手忙腳亂的準備中,拎着待產包踏出家門,準備迎接孩子的到來。

從護士手上接到澤澤的那一刻開始,“我當爸爸了!”的聲音便在心中繚繞,我開始意識到,我除了是自己、是老公之外,還多了一個角色,那就是爸爸。

爸爸的角色對我而言,不僅僅是物質的提供者,更是孩子永遠的陪伴,陪伴他們度過無數的第一次 —— 第一次哭、第一次笑、邁開第一個步伐、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天上學 ?? 並且與他們共享每一個無可取代的回憶。

一位父親的反思與轉變:從“吼教”到陪伴,我經歷了什麼?

轉變:領悟教養的初衷

除了角色的“升級”,澤爸對於教養孩子的理念與方式,也有一百八十度的領悟與蛻變。在沒有孩子之前,我其實認爲從小接受的打罵教育並無不妥,畢竟,自己也是在父母“不打不成器”的教養框架下長大,而且一路走來,人格發展上也沒有什麼偏差,讓我誤入歧途。

有一次,當時才兩歲多的澤澤犯了錯,我對着他很兇地大吼一聲:“你這什麼態度?”澤澤先是被我的吼聲嚇到愣了一下,接着哭起來。 澤澤的哭聲對當時正處於暴怒的我而言,如同火上澆油,被哭聲更加激怒的我,就像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我帶着熊熊怒火,一手就把澤澤扛了起來往廁所裏走去。小小的空間裏,迴盪着澤澤洪亮的哭聲,我必須不斷提高訓斥的音量,才能壓過他的哭吼。

當我的怒氣再度飆到頂點時,澤澤哭着哀求:“我不要爸爸這麼兇!”

此時,我微微的擡起頭看到鏡子裏的我,漲紅着臉、面露兇相、劍拔弩張,那張臉,連我都快不認得了。

一位父親的反思與轉變:從“吼教”到陪伴,我經歷了什麼? 第2張

看着鏡中那個陌生的我,再轉頭看看澤澤充滿恐懼與驚嚇的臉龐,我心想:“我爲什麼要用如此兇狠的臉,面對我最愛的人呢?”

於是,我緩緩的推開門,從廁所走了出來,澤澤立刻奔向媽媽哭訴着:“嗚嗚嗚?? 我怕爸爸!爸爸好可怕!”伴隨着澤澤的哭聲與老婆的安撫,複雜的思緒在我腦中不斷交錯浮現。

“如果教養是爲了讓孩子更好,爲何要讓孩子感受這般恐懼?”

就在剎那間,我突然領悟了。

教養的目的,當然是爲了孩子好,然而打罵孩子這些魯莽的舉動與言語暴力,卻讓孩子充滿驚恐,而這種“驚嚇”與“恐懼”的氛圍,又如何能引導孩子正面思考,往正途前進呢?

於是我終於看清,原來父母所表現出讓孩子產生害怕與恐懼的行爲,其實只是對於無法掌控孩子的情緒宣泄,然後再用“爸爸這麼做都是爲你好”來包裝與掩飾自我的不安與愧疚。

從工程師變身親子講師

有了這層領悟之後,我開始大量吸收親子教養相關知識,將其內化成自己的方法,活用在孩子身上。慢慢地,我發現,只要用對方法與溝通技巧,其實大部分的親子衝突都是可以化解和避免的。

一位父親的反思與轉變:從“吼教”到陪伴,我經歷了什麼? 第3張

而這些反思與調整,也逐漸成爲我自己的一套理論,並且提供自身經驗在博客與粉絲團上與大家一起分享、討論與互相交流。也因此,開始有親子溝通演講的邀約,在喜愛我演講的聽衆們的互相推薦之下,演講場次與日俱增,電視、廣播等通告也隨之而來。我的身份,就此從在科技公司的上班族,轉變爲專業的親子講師。

先陪伴、瞭解孩子,再來談教養

教養從來都不是冷冰冰、死板板的理論,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有情緒、有反應、有互動,並且對其充滿愛的孩子,所以當然要以情感、陪伴與瞭解爲根基,再來談教養。

在現實生活中,在耐心的陪伴中,你將感受到親子之間的情感建立與聯繫,都是長時間一點一滴的陪伴所累積。

跟孩子聊天、幫孩子洗澡、講睡前故事、陪孩子玩遊戲 ?? 親子間的每一個互動、每一個笑容、每一個不可取代的相處時刻,都會在孩子心中,對父母產生不斷累積的信任,建立起親子之間堅不可摧的安全感與甜蜜羈絆。

如此,孩子纔會更願意敞開心胸與爸媽相處、溝通,我們也才能更瞭解孩子。

與孩子的相處,其實就是“陪伴”與“瞭解”這兩件事而已。

一位父親的反思與轉變:從“吼教”到陪伴,我經歷了什麼? 第4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