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來自一位爸爸的反思:13歲兒子的“抑鬱”竟和我如此相像!

來自一位爸爸的反思:13歲兒子的“抑鬱”竟和我如此相像!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他曾經懷疑兒子有“抑鬱症”,多次帶兒子去醫院“看病”;也曾怎麼看孩子都不順眼。

如今,他越來越懂得欣賞、肯定孩子,孩子也越來越自信、積極。

是什麼讓一個曾高標準、很嚴厲的爸爸,搖身一變成爲細膩、體貼、智慧的“別人家的爸爸”呢?

來自一位爸爸的反思:13歲兒子的“抑鬱”竟和我如此相像!

01

震驚:兒子的“抑鬱”和我如此相像!

我家兒子13歲,初二。

持續一年多,兒子總是天天喊鬱悶、難受、不開心,還比較躁狂。我們帶兒子去看了心理科,醫生懷疑他有抑鬱症,甚至開了藥。

但是,當我放下標準,看到真實的兒子躁狂時的樣子,我被震驚了:這不就是我嗎?我不也是時不時地出現煩躁、鬱悶的情形嗎?

我才真正意識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我才相信——孩子有問題,一定是家長先有問題!

如果我作爲爸爸,總是處於煩躁的狀態,孩子怎麼可能平和、積極?

意識到問題出在我身上之後,我開始積極關注和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知識。在幸福雙翼的學習中,我才知道:兒子不是抑鬱症,而是自信心被摧毀了!

一個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一個極度渴望外界肯定和認可的孩子,當他失去了自信後,怎麼可能不煩躁?

再回顧一下兒子的日常情況,他其實還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之前,我們竟然看到他的言行就斷定他“有問題”,就帶他去看心理科,而忽略孩子內在感受,我有些慚愧,也很慶幸。

慶幸的是,自己還有思考和學習的意識,不至於一直忽略和壓抑兒子的感受。

幸福雙翼點評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孩子被診斷爲自閉症、抑鬱症,甚至有些 “專業機構”宣稱,這病是天生的。

孩子的自閉、抑鬱若是天生,父母就不必太過自責、不用改變自己;如果父母被告知,孩子之所以這樣,跟你的教育方式相關,父母就不得不跟自己固有的信念和行爲模式做“鬥爭”。

一旦孩子被貼上“病”的標籤,內心會受到再一次傷害。

這位爸爸最寶貴的是:始終保持一顆思考和學習的心。即便孩子被醫生懷疑是抑鬱症,藥都開了,爸爸也一直在反思和學習。

來自一位爸爸的反思:13歲兒子的“抑鬱”竟和我如此相像! 第2張

02

反思:我給孩子的正向感覺太少了……

在幸福雙翼一次微信輔導課程中,老師讓我們看了一集《士兵突擊》的片段,其中一段是“腹部繞槓”。

我在思考,王寶強自信心的建立,源頭是什麼?是“正向感受”嗎?

但之前周圍的人,對他都是進行全方位的打擊,弱批評更弱,陷入惡性循環。

後來,我發現其實大人與小孩的心理是不同的,大人畢竟生理、心理都更成熟,相比較孩子而言,心理地基更穩固,有時候,被打擊的太狠,也會被激發出動力。

小孩子身心正處於發展時期,對來自家庭、學校及同伴的肯定,非常在意。外在的力量對他有着很大的塑造和影響,孩子年齡越小,外在的影響越大。

所以,孩子自信心的培養,源頭在於父母、老師日常的一言一行!

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的教養方式是肯定、鼓勵,還是否定、打擊,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起着決定性的影響。

作爲如此希望兒子自信成長的爸爸,我知道,必須從我做起,從我和孩子互動的一言一行做起!

《自信心》的課程中,老師提到“正向感受”的重要性。

回想起來,我給予孩子的正向感覺實在太少——

作業慢了,馬上批評:作業不多,爲什麼這麼慢?

做事不專心,馬上批評:怎麼30分鐘都不能堅持?

多玩了遊戲、不能按時睡覺、早上起不來遲到……

幾乎每件事,我都是用“標準”要求孩子,看到孩子離我理想的標準差距,我一下子就充滿了憤怒和焦慮,開始擔心孩子的未:這以後他可怎麼生存啊?

幸福雙翼點評

有兩個孩子,是很多孩子永遠都比不過的——“別人家的孩子”和“標準的孩子”。無數孩子都活在這兩個孩子陰影下。

事實上,孩子越能感到被肯定、被欣賞,纔會更有信心迎接挑戰、面對困難。

正如這位爸爸反思的那樣:孩子年齡越小,自信的培養更多受到家庭、學校的影響,其中以家庭的影響最大。

來自一位爸爸的反思:13歲兒子的“抑鬱”竟和我如此相像! 第3張

03

實踐:好好和兒子說話

意識到我需要提升的地方後,我要求自己:學會尊重兒子,好好和兒子說話。

孩子近期對有點難度的作業,容易出現抵抗情緒。假期時,又是如此,上午剛開始做作業,他就不想做。

我就問他:是怎麼不舒服?

他說:頭疼。

我問他:是不是睡得太晚了?

兒子說:不清楚,就是難受。

換作以前,我可能會講道理、想辦法強迫他去做。

現在,我有意識地先尊重兒子的感受:頭疼就先不做作業,咱們一起出去騎車,既讓腦袋充氧,又鍛鍊身體。

兒子說,:好。

我就問他:想騎到哪裏?

他說:想去一個沒有到過的地方。

在我的推薦下,兒子決定去一個離家大概18公里的地方。他騎了大半天的車,傍晚纔回到家。

來自一位爸爸的反思:13歲兒子的“抑鬱”竟和我如此相像! 第4張

晚上,他開始做作業,數學有4頁。兒子第一反應是:好多,可能做不完。

我就鼓勵他:就像那個著名的馬拉松策略,分成4段,做完一頁,就是1/4了。

兒子做了2頁,開始有些煩躁。我拿起作業看了一會兒,剩下的兩頁,有些題目比較簡單,有些圖形題,需要畫輔助線。

我想起來,以前有次做圖形題,兒子畫的輔助線非常好。我就在那些沒有難度的題目上,畫個圓圈,然後在“輔助線”的題目上,打個勾。

接着,我跟兒子說:兒子,這些題,你現在覺得可能比較難,爸爸看了,你去試下,保證你會自信起來!還有這兩題圖形題,又是你拿手的類型,不信你試試。

結果如我所料,不難的題目他都完成了。“拿手”的兩題,他果然還是很拿手。

但是他還是有點耐心不足,我稍微再給予提示:一頁作業完成了,只留下了一個難度較大的。

考慮到他近期容易頭疼,我和他說:大部分都自己完成了,這個難的,現在暫時做不出來,後面再回頭來思考。

過了一會兒,我趁熱打鐵:兒子,你剛纔也沒想到自己能做出這麼多的題目吧?結果你做到了,說明你上課認真聽了,而且基本知識都會了。還有一頁,你再試試吧?

兒子說:好。

我又快速對題目做了標記,兒子便基本上完成了。

回頭想想,這天的作業,到晚上才做,連我都沒想到最後能順利完成,有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尊重是前提。

大人不急躁、不強迫、尊重孩子的感受。

第二,和孩子一起探索策略。

從容易的入手、多鼓勵、逐漸讓他自信。

這次作業的事情,讓我再次體會到,正向的感覺,真的是自信心的源頭。

父母必須意識到,習慣性的打擊、否定、比較,對孩子自信的建立毫無幫助,反而不斷摧毀孩子的自信。如果父母一直陷入比較、否定的模式,那是多麼的恐怖。

從我開始,從一言一行開始,這是我作爲一個父親反思和實踐的開始!

幸福雙翼點評

覺察,是所有改變的開始。

意識到孩子的煩躁、抑鬱,實際上與自己的教養方式有關,爸爸嘗試改變方式、給孩子更多正向感覺,開始在與兒子的互動中,尊重孩子的感受、一步一步悉心引導。

這位爸爸用自己的實際踐行證明了:即便兒子已經進入青春期,即便孩子已經出現各種“問題”,只要父母帶着愛和覺察不斷學習和成長,所有的改變都有可能發生。

這位爸爸的覺察和反思,帶給你怎樣的思考和啓發?歡迎在文章底端分享你的感受喲!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