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不會玩的孩子難以擁有好的人生,家長如何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不會玩的孩子難以擁有好的人生,家長如何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貴州的大數據峯會上,馬雲爸爸發表了這樣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論:

“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

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因爲他們無法競爭過機器、智能”。

不會玩的孩子難以擁有好的人生,家長如何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扎心了。因爲大數據和機器會把人類知識領域的工作全部承擔,人類和機器競爭的關鍵在於智慧和體驗。機器可以學會知識,但是智慧和體驗,它們學不來;看來,玩,真的很重要。

會玩很重要

孩子通過玩來發現世界

孩子天性愛玩,別把這當成“不務正業”。遊戲是兒童學習的一種手段,孩子是通過玩來發現世界的。這裏的“玩”可不一定指玩具,對於寶寶來說,家裏的一切都可以是TA的玩具。

小嬰兒愛吃手,愛玩自己的小手小腳,這是TA在認識自己的身體呢!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當小寶寶第一次把手放進嘴巴里,TA的發現可能比盤古開天闢地更加震撼:啊,原來小手可以放在嘴巴里,小手居然是這個味道!

我還記得米粒第一次抓起一把小石子,然後撒手揚出去,簡單的動作他能重複好多次;每次看到石子落地,他都哈哈大笑——也是從這次開始,他懂了只要自己一撒手,東西就會掉在地上。這不就是孩子認識世界和發現世界的過程嗎?

米粒喜歡玩樂高。他每天有固定的樂高時間。只要他嘟囔着:“玩積木”,米粒爸就把整套樂高拿出來,讓米粒隨便玩。

在大人眼裏,樂高可能只是一塊積木。但是在孩子的眼裏,這些積木通過拼接的方式,成了坦克、高樓、飛機、輪船,甚至他們想要的一切。你看,這不就是鍛鍊孩子想象力的過程嗎?

給米粒看動畫片,有個小雨傘他很喜歡,記住了;回頭就用一塊拱形的積木,下面拼接了一根傘柄,然後舉着它得意洋洋地衝米粒爸喊:雨傘!雨傘!那個時候他25個月。後來只要他記得住形狀的東西,都用積木塑造一遍。

孩子的“玩”,也正是在“學”。愛玩兒的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出色。

說句題外話,我高中同學,女生,酷愛打遊戲,曾經打出過某項比賽的世界冠軍,就是憑藉這個冠軍技術移民美國。現在是一家教育公司CEO,上過各種創業真人秀,跟地產大鱷和創業導師稱兄道妹,是現實版的安迪。她從小就是能玩出花樣兒,學習還能拔尖兒的孩子。

不會玩的孩子難以擁有好的人生,家長如何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第2張

陪玩很重要

家長能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現在早期啓蒙的重要性不斷被強調。家長如何給孩子做早期啓蒙?陪玩啊!

1、陪玩能增強親子關係

我和米粒爸陪娃有條原則:哪怕米粒不需要我們,我們也堅決不玩手機,陪伴就是要專心;米粒在壘積木,米粒爸也在旁邊壘積木。米粒不召喚,他纔不打擾。(PS:爲了防止他倆搶積木,我們家積木都是2套或者多套買)米粒悶頭搭他大高樓,米粒爸就自顧自地建大輪船。偶爾米粒扭頭一看,呦,老爸造的大輪船真氣派,父子倆人就開始交流心得;倆人經常聊得熱火朝天。

陪玩最能增強親子關係,尤其老爸。那些總是抱怨孩子跟自己不親的老爸,你們要檢討一下了:平時有沒有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有沒有陪孩子搭積木,掏沙子?有沒有在陪孩子玩的時候,你在刷手機?

2、陪玩能避免孩子的短板

有的孩子愛動,恨不得整天在外面瘋跑撒歡兒;有的孩子喜靜,更喜歡安安靜靜讀繪本,玩拼圖。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質,父母陪玩的目的之一,是有意識地均衡孩子的活動:多帶喜靜的孩子戶外活動,多陪好動的孩子玩會兒拼圖和積木;可別因爲父母的喜好人爲地給孩子製造短板。

我家米粒是個淘小子,喜歡爬高,蹦跳和奔跑。要是整天由着他的性子肆無忌憚瘋跑,估計十個米粒媽都吃不消。我和米粒爸有意識讓他玩積木和拼圖,給他買了不少花花綠綠,稀奇古怪的玩具,就是希望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有靜心坐一會兒的時間。

給孩子多樣化的選擇,儘可能多去嘗試不同類型的玩法,動靜結合;孩子本身性格會有偏好,正因爲如此,父母的陪伴能有意識地進行平衡。

3、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上幼兒園就會發現,有的孩子情商特別高,跟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相處得特別好;有的孩子卻不願意跟其他小朋友交流。情商高是天生的嗎?不是。情商高的孩子,一方面父母也是情商高的人,父母爲人處世待人接物的耳濡目染;另一方面,父母會刻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一開始都是各玩各的,突然有一天,當孩子意識到同齡孩子的存在,他們特別願意靠近其他孩子,甚至有跟他們一起玩的願望。我們趁着這個機會,創造讓孩子跟其他人相處很舒服的感覺;只有孩子感覺舒服,他們才願意進一步跟其他人接觸。所以舒適的感覺是孩子社交能力發展的第一步。

我給米粒準備過一個小小的籃框,叫上鄰居家的孩子們,一起在院子裏玩球。我在籃框下面放了一個紙箱,孩子們拿到球,投進籃筐,球掉落在紙箱裏;孩子們必須依次投籃,投完的孩子把球撿起來,遞給下一個孩子,依次類推。

這是最簡單的教孩子合作、相處、規則的遊戲。米粒玩這個小遊戲,結識了他人生中第一個好朋友:隔壁家的小姐姐,她是一羣小朋友裏最漂亮的小姑娘啦。

4、跟孩子平等交流,別老是訓話

大人對着孩子總有優越感,迫不及待想把自己懂得的一股腦兒教給自家寶貝。一味要求孩子的,灌輸式的對話,都是單方面的信息輸入,孩子們也許一時會記得,卻不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發散思維的好方式。

就拿陪孩子畫畫來說吧。教孩子繪畫最好的時期是6歲以後,在這之前,別給孩子教授任何形狀、畫法、簡筆畫。因爲這些都不是孩子的畫,這會阻礙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覺和意願自由表達的快樂。

陪孩子玩的宗旨就是快樂。遊戲沒有好壞之分,玩具沒有貴賤的區別,一切能讓你和孩子哈哈大笑的遊戲都是好遊戲。別讓嘮嘮叨叨的教導破壞了孩子游戲的興趣。陪玩就像我們去孩子的世界做客,孩子信任我們,喜歡我們,願意邀請我們進入,我們才能陪伴和引導孩子。

媽媽不累,寶貝嗨皮

如何讓陪玩高效省力

陪玩比上班還辛苦。如果加班和陪孩子玩讓我選,我肯定選加班啊,絕對不會猶豫。不用花上一整天,每天讓我陪熊孩子三四個小時,我就已經耗盡洪荒之力,等米粒一睡着,我的眼皮也睜不開了。沒錯,走心的陪伴就是這麼酸爽。

既然這麼痛苦,怎樣堅持下去呢?我來給大家支幾招。

1、拉老公上陪孩子玩這條賊船

我和米粒爸有分工:他不是數學系的嗎,自詡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比我強;我虛心地承認了,並且時常恭維他,代價就是督促他陪米粒玩積木;

我更喜歡文藝類活動,米粒讀繪本,畫畫都是我在陪着。米粒爸陪孩子的時候,等於把我解放出來,可以稍稍喘一口氣;我陪米粒的時候,米粒爸也能抽身出來;爸爸+媽媽的人力車輪大戰,總能耗得過一個精力旺盛的熊孩子吧。

2、動靜結合,搭配不累

小寶寶最喜歡的遊戲就是跑,跳,蹦,外加我跑你追的抓人遊戲。米粒最喜歡在前邊跑,嘴裏喊着“媽媽媽媽”,讓我追。要麼就是上躥下跳,爬上桌子,爬到牀上,再跳下來;或者玩抓妖怪的遊戲(當然我扮演妖怪),被他手裏拿着的靠墊襲擊……

不會玩的孩子難以擁有好的人生,家長如何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第3張

這一套下來簡直要了親命。怎麼辦呢?想辦法讓寶貝玩點能坐下來安靜一會兒的遊戲唄。拼圖,積木,沙子,繪畫,讀繪本,講故事,都可以。對班媽來說,忙了一整天回到家,寶寶看到你會非常興奮,跟你瘋啊鬧啊;等鬧累了,瘋夠了,不妨拿出繪本或者玩具,媽媽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寶寶也能玩得很開心。

3、量化陪伴,善於利用碎片時間

我一直想寫一篇利用碎片時間給孩子讀書的文章。其實我們每天當中的碎片時間有不少,合理利用時間,哪怕只有15分鐘,也能做好多事兒呢。況且把陪孩子的時間量化,也能減輕家長負擔。

坐車之前塞幾本繪本;送孩子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可以唱唱兒歌;臨睡之前玩會拼圖……給自己設定個目標,每天陪孩子多長時間,然後把這個時間量化拆解,陪孩子玩兒也就沒那麼累了。

讓孩子玩很重要;陪孩子玩更重要。高質量的陪伴不是無條件滿足孩子需求,風雨兼程隨時待命;而是在有限的之間內把陪伴的質量濃縮得更高;

在生命的最初階段,一切技能都源於生活。我們經常思考如何把孩子培養得更優秀,不如從生活中好好陪孩子玩個痛快開始吧。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